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风采 >> 本周人物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江西梅国平:为实现“学者梦、师大梦和强国梦”而砥砺前行
——访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师大校长梅国平教授

  梅国平,1962年10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首批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常委,江西师范大学校长。

作为一名学者,在教学科研路上砥砺前行

  梅国平出生于素有“华夏笔都”之称的千年古县——江西进贤县,是一个喝着赣江水、闻着笔墨香长大的“老表”博士。自踏入小学课堂的那一天起,梅国平就奔走在求学的路上,先后获得江西师范大学数学学士、吉林大学统计专业硕士和南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并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进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学有所成后,他谢绝了各地“求贤”开出的优惠条件,回到养育他的赣鄱大地,始终扎根教学科研一线,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梅国平多年坚守在教学一线,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近年来先后主讲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课程《金融工程---无套利均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实证会计》、《金融数学》、《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第一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管理决策与决策支持教学团队”第一负责人,曾多次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09年,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维六化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梅国平深知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余,潜心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重大社会招标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软科学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课题2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课题1项、国家软科学课题1项、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在《科学通报》、《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元胞自动机理论》(英文,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版)、《基于统计方法的上市会计信息失真研究》(华夏英才基金资助出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多部专著其中,专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识别问题,从监督视角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失真度,并对提高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效率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荣获2009年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正因为他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梅国平当选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为“赣鄱英才555工程”首批人选。

作为一名校长,在师大发展路上砥砺前行

  2010年,梅国平再次回到母校——江西师范大学工作,此番归来,他已经从一名母校培养的学子,变成了这所有着70多年本科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校长。正如他说言:“我心中满怀着敬畏,每天都想着尽最大努力把这份事业干好”,在他的车上始终放着一本《江西师范大学校史》,他说,江西师大的先贤们为学校的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每一次翻开校史,他都为当年仁人志士的教育兴省梦而感动。

  作为一所拥有四万余名师生的大学管理者,梅国平和班子成员一道,汇聚全校师生智慧,组织编制江西师范大学“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一所地方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实现学校“十二五”期间“保二争一”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五大核心战略”实践路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体强院战略、进位赶超战略、管理创新战略、开放办学战略,为江西师范大学今后五年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开启了学校发展新一轮的“追赶之旅”和“圆梦之行”。在学科建设上,力主对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性调整,推出了学科年度考核评估制度,积极探索学科特区建设,确立了递进发展的学科结构体系;在人才工作上,探索开展人才特区制度,实施百万年薪引进领军人才政策,构建资深教授、首席教授、青年英才梯度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人才梯度转移的理想乐园、人才发挥作用的创业田园和人才心向神往的美好家园;在人才培养上,着重加强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塑,对学校核心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进行革新,组织开展“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实施本科生自由转换专业政策。在科学研究上,全面修订《科研管理制度》,研究出台突出成果奖励办法、专职科研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办法》,开展科研标兵、科研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奖项和高水平成果的配套资助和奖励力度,有效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在梅国平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项办学指标不断攀升,继2011年拿下全国师范院校第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后,2012年成功成为全国第2所省部共建的地方师范大学,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获批全国师范院校第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分别位居全国师范院校第8位和第5位,并与世界一流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合作共建学校第2所孔子学院。2013年刚刚过半,学校又引进了1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收获了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拿下了一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00名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工作获批正式招生,化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成功进入了ESI全球前1%学科。

作为一名代表,在教育强国路上砥砺前行

  2003年,梅国平当选第十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所有委员、代表一样,梅国平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过去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现在不同了,工作之余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还要关心社情民意,为民鼓与呼,为百姓办实事”。

  从全国政协委员到全国人大代表,梅国平为江西经济建设积极参政议政,做了大量工作。在他担任民进江西省委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期间,围绕“科技兴赣”主题展开省情调查。在江西日报社主办的第七届《泰豪论坛》主讲嘉宾席上,他结合江西省情实际,纵论科教兴赣的“两个备忘录”和“五个金点子”,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广泛好评。江西日报以《科教兴赣路在脚下》的通栏标题全文刊发,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作为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梅国平心中总是怀揣着一个教育强国梦,并始终如一地为国家和地区教育事业的进位赶超尽职尽责。他在江西省第十届人大会议上提出《将省无线电学校并入江西财经大学》的提案,经江西省人大转到江西省政府相关部门考察论证后被批准采纳实施;他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教育部重点支持江西师范大学发展》的提案,以学校与海峡对岸的台湾中正大学同根共源这一特殊文化景观为出发点,从支持两岸同根共源“双胞大学”发展,助推两岸文化认同、政治和解和统一大业的角度,提出省部共建江西师范大学的请求,得到了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台办的理解和肯定。此后,经过多番努力奔走,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全校上下的共同争取和知名校友的鼎力帮助下,学校最终成功成为全国第2所省部共建的地方师范大学,圆了几代师大人的梦想。

  谈及未来,梅国平说:“如今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一如既往地为实现‘学者梦、师大梦和强国梦而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赵天雪)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