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红:人生处处是起点
1997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的胡晓红,1999年参加遂昌妇联副主席岗位竞考,在近50名竞争者中胜出;2002年,经公开选拔,成为一名市管后备干部;2004年,在全市副处级领导干部公开竞聘中,再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任用为市妇联副主席,现任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被民进丽水市委会评为民进工作先进个人。
自从走上“赛场相马”这一选拨干部的平台以来,她过关斩将,一路顺风,五年间从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起步走上了副科、副处级领导岗位。
考场屡胜的胡晓红对此却很坦然。她始终把考场的成功和新的岗位作为人生的新起点。无论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还是公务员,都始终怀着一颗平常心,踏实做事,老实做人,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展示了务实为民,有实力竞考,也有能力干事的新时期女干部新形象。
胡晓红的人生态度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老家在一个不到十户人烟的小山村,父亲是个百艺通,拿笔能设计公路桥梁,扛锄头能挣足公分养活一家人。父亲疼爱子女总是放在内心深处。哥哥中专没考上,父亲不安慰,也不责骂。他平静地说:“去砍担松树枝回来”。从早上忙到晌午,哥哥扎了两捆松树枝,挑起前头掉了后头,挑起后头又栽了前头。父亲不停地抽烟,始终没去帮一把。回头对她说:不读书,没出息,就像你哥一样吃苦头去。哥哥后来成为了浙江大学的教授。父亲崇尚知识、做人要吃苦耐劳、懂得进取的教育理念,一直铭记在胡晓红的心里:人生要收获就得拼搏!
1987年8月,松阳师范学校毕业后,胡晓红分配在遂昌县妙高镇中心小学教了十年书。任教期间,以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刻苦钻研业务,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培养出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当组织上调胡晓红到另一所学校工作时,很多家长说啥也不让走,工资由全体家长负担也要留住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十几年间,在省、市、县组织的各种演讲比赛、书画比赛中多次获奖;论文多次在国家、省级等获奖并发表;曾两次被评为市教坛新秀,三次被评为县教坛新秀,并获得年度先进工作者、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老师,提拨为学校中层干部,在当地成为影响较大的优秀教师。
正当在三尺讲台上的事业如日初升之时,胡晓红渐渐感到身体不适,胃痛日益严重,一查原来得了胃下垂。医生说胃下垂这么严重的人很少见,是久站所致,当教师不太合适。考虑到自己的身体不再合适站讲台,更考虑到老在教育一线工作,社会接触面、知识面狭窄,1999年,她参加了县妇联副主席岗位的公开选拔,并因此离开了心爱的讲台。
成为国家公务员以来,胡晓红把每个新岗位都作为人生的新起点,时常有“唯恐不知”的忧虑。多年来,她从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出发,不断地调整和充实着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努力实践,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妇联是群团组织,工作面广,弹性大,工作内容和对象时常处于变化之中。胡晓红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力求与时俱进,分管工作做出了许多亮点。2001年,她分管的巾帼建功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2002年,她被评为市级家教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8月,胡晓红调任县教育局副局长,分管招生、自考、成职教工作和职教园区工程建设。她高度重视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双证制”培训,参训人数排在全市前列。管理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改革,使本县职成教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成为全市的典型。胡晓红开拓性的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肯定和鼓励。
在丽水市妇联任职期间,她努力推进当地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同时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妇女服务,全力推动来料加工业在丽水的发展,使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赚钱。2006年,丽水市来料加工队伍达8万余人,全年加工费达到2亿多元。此外,“美德在农家”、组织家教讲师团巡回讲座、在《丽水日报》上开设家教专版等工作也有较大社会影响。2006年10月到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后,她深入开展调研,很快就适应新的岗位。
加入民进后,不论职务怎样变化,胡晓红始终以一名普通会员来要求自己,并利用岗位优势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挤时间服务社会。
关注并研究农村成人教育问题,为妇女儿童的健康与发展鼓与呼。五年来,她在政协大会上作了3次大会发言,两次被评为优秀,提出提案10多个,仅2006年,她就撰写了《关于加强我市女性生殖健康工作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妇保院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等3个提案;有3篇理论文章获省、市奖励。她参与多次的政协专题调研,积极参加党政部门有关工作的协商、座谈与讨论,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2003年11月,在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六个单位举办的全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主题演讲中,获全市一等奖之后,再获全省二等奖。
几年来,胡晓红还利用业余时间和其他民进会员一道服务社会。送课下乡,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送文化下乡,编创排练文艺节目;坐大篷车到偏远乡镇演出,直忙到半夜才回家主持各种各样的联欢活动;临近春节,与会员们一起,慰问老同志,赠送春联……用她的话说:忙着但快乐着!
胡晓红曾作为松阳师范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母校做过专场报告。她那《人生处处是起点》,“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也许我们没有机会选择起点,但有机会,更有责任在每一个起点上努力向前,不断实现自身新的跨越。”的精彩演讲博得阵阵掌声。这既是对学弟学妹的勉励,也是胡晓红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