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中医是越老越好

——记民进建德市委会原主委王行健

发布时间:2012-03-29  来源:民进建德市委会

放大

缩小

  

alt

   王行健,男,今年已75岁,1956年参加工作,2003年退休,但至今仍在工作岗位,为卫生事业一干就是56年。

   王行健1956年杭卫(杭医高专前身)毕业由浙江省厅分配到寿昌县李村卫生所工作,后来因错划右派下放过农村、农场(兼医务工作)3年,1962年重新分配工作到最偏僻的山区-姚村公社卫生院工作。这期间他独档一面,刻苦钻研业务,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最信赖的医生,就在这时,他开始通过函授、自学和临床实践学会了中医药诊治疾病的技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调到杭护建德分校,建德市卫生进修学校成立后又是首批进入卫校的教师之一,后又担任教导主任职务,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工作,他是我市参加杭州市中西医学会最早的会员(原称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后来成为该学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1993年调至建德市中医院,任市中医医院副院长,1987年起担任民进建德市委主委,时任建德市政协副主席。在繁忙的行政、社会工作中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业务,坚持抽出时间为群众诊治,在西医基础上学习中医,注意西医辩病与中医辩证的结合,医学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又有长期临床实践经验,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病人,具有更广的思路和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慢性病、心血管、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疑难杂症方面更为擅长,深受病人的欢迎。2003年王行健从民进建德市委主委,建德中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至今已有十年了,这十年中他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继续为人民健康事业努力工作着。体现了一种退而不休,乐于奉献社会的民进精神,坚持每周一、三、五上午坐诊,每周为病人诊治100人左右。由于他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是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他诊治的病人多数为各科疑难杂症和慢性病,对待这些病人他总是认真、细致,通过西医辩病和中医辩证的手段分析病情,对症下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建德马目的一位患者,因患功能性子宫出血合并子宫肌瘤,浦江县医院动员其手术切除,经王行健治疗两个多月后痊愈,之后并B超复查显示子宫肌瘤消失;建德大洋的一位患者,因长期消瘦经过不少医生的诊治不见效,王行健接诊后,仔细查找原因发现为甲亢,给予治疗后很快控制了病情,现已痊愈;建德姚村的一位患者,患酒精性肝硬化腹水,经王行健中西医结合治疗至今已7年仍能从事轻度劳动,等等不一一例举。其它如脂肪肝、尿路结石、溃疡病、脑梗后遗症等疗效显著的病人很多,这些疗效明显和痊愈的状况都是西医所不及的,因此有不少病人总是慕名远道前来就诊或电话向他医疗咨询。

   在中医门诊坐诊的同时,王行健还一直担任老年大学保健班的教师,利用曾在卫校十年的教学经验和讲课水平,讲课内容侧重于老年养生保健和慢性病防治,有西医的基础、中医的理论,并广泛收集资料,自编讲义,深入浅出的讲课,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很受老年朋友的欢迎。老年朋友们平时还经常打电话给他询问相关知识,王行健都是十分热心耐心的给予答复。2006-2011年期间还担任了社区老年协会会长,接受邀请到过杨村桥镇及新安江多个社区及退教协会等多个协会讲老年养生保健课。

   因为王行健在中医、保健方面的专长,退休伊始恰逢建德市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市,他积极参加浙江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活动,指导创建并做了大量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的相关工作,承担了中医特色产业的技术指导,2005年,建德市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也就在那时,王行健和中医特色的企业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结识企业,江南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程找王行健担任该公司医药顾问,从事名贵中药材的种植研发,一干已是十年,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建德市十大农业产业项目之一。

   他非常欣赏作家毕淑敏的一句话:“人生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偶然,要想使之变得精彩,就需要我们自己为它确定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人生的目标。”

   他说工作着是快乐的,只要身体健康允许,他会一直干下去。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郑小云     责任编辑:zhangru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