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一把剪子 剪出农技新天地

——记民进会员吴璀福

发布时间:2012-03-29  来源:民进建德市委会

放大

缩小

  

alt

吴璀福(中)与美国专家一起现场探讨薄壳山核桃苗木培育问题

   民进会员吴璀福:1999年在建德市航头镇小塘源村创办了建德市首家民营科研企业“建德市桃源水果研究所”,2001年与建德市科技局共同研制出优质鲜桃品种“桃源仙桃1号”,2004年《桃源仙桃一号品种选育栽培初报》一文在“中华科技学报”出版并荣获一等奖,同年12月桃源仙桃一号的推广荣获杭州市2002-2003年度“金桥工程”二等奖,2005-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级科技示范户,2010年成立建德市薄壳山核桃研究所,2012年连续第三届当选为建德市政协委员。

只身来建德  剪出一片天

   吴璀福1984年应建德市林业局邀请只身从义乌来建嫁接板栗,没想到这一待,就待了28年。他在建德开创自己的种植事业,在建德娶妻生子,成为了一名新建德人。

   当吴璀福还在义乌的时候,因为喜欢苗木嫁接,技术也好,于是他在自己的村里搞起了花果山,漫山遍野的水果着实让他尝到了甜头。但他并不满足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耕耘,他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更多的人,于是他的足迹开始延伸到义乌以外的地方。建德,成了他常来的地方。在帮建德人搞水果嫁接,进行技术指导的时候。他来到了更楼镇的石码头村,在那里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和她结婚生子,在建德扎下了根。

   小塘源村支书饶永康一直准备在村里发展水果生产。当他获悉吴璀福的技能后,就将吴璀福请到了小塘源村。两人经过商讨,开山挖地将小塘源村变成了“桃花源”。仅仅一年时间,小塘源村桃源基地当时的品种“迎庆桃”就喜获丰收。当地村民都说是吴师傅的带动与指导,让自己种上了这种长相好、价位高的“迎庆桃”。

桃源种仙桃  造福一片地

    研究桃、栽培桃、推广桃、卖桃,吴璀福这辈子和桃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建德人看来,他更像是一个桃仙,是他给建德带来了“桃源仙桃一号”,他让航头镇的桃园增加了3000余亩的规模,是他的仙桃让航头农民每年人均增收了200元,小塘源村更是人均增收了1000元。这个来自义乌的汉子,用他的仙桃,在建德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
 
   吴璀福与桃结缘,源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位农艺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父在自留地里种了一些水果数,这些树都是吴父自己嫁接的。耳濡目染之下,年幼的吴璀福渐渐的迷上了这一行,从此之后就一直在父亲后头做小帮手,没想到一来二去,他嫁接的水果苗成活率比父亲还高,嫁接自他手的水果树都能长出又大品质又好的果子。
 
   来到建德后,吴璀福并不仅仅满足于种桃,他还要研究桃,种出更好的桃。在他的努力下,建德市第一家民营科研机构——桃源水果研究所诞生了。研究所成立后,在他和市科技局共同努力下,终于嫁接研发出了桃源仙桃一号,专家鉴定该品种糖度高、口感好、果实丰富、外型美观,在水果淡季上市,是迟熟优质的产品。

   研发出了如此优质的品种,吴璀福立刻将这种优质水果苗供应给当地村民。为了更好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研究所还在市科协、市科技局指导下,编印相关书籍免费提供给农户,免费为果农举办果树栽培、修剪、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当农民遇到操作困难时,吴璀福经常上现场开“小灶”指导果农操作,直到成功嫁接才回家。

薄壳山核桃  开创大未来

   就在吴璀福忙着拓广他的水果王国的时候,浙江省林业科学院看中了他的嫁接技术,找上门想和吴璀福合作研究薄壳山核桃嫁接问题。2010年,为了培育、壮大薄壳山核桃产业,解决生产上存在的产量低而且不稳定、干果品质差等问题,吴璀福和浙江省林科院合作申报了948“项目”,引进薄壳山核桃优质授粉品种和配置技术。2011年,吴璀福又和浙江省林科院合作了“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技术示范推广”与“薄壳山核桃与桃树混交模式研究”项目。吴璀福的薄壳山核桃已经套种了200余亩地,从国内外引进120多个品种,他希望从不同的品种嫁接删选实验中,攻克技术难关,最终繁育出一种结果多、授粉率高、产量稳定的薄壳山核桃品种,为建德农林业增效,为农民增收带来更多实惠。        

民进“人情味”  扎根在建德

   不少外地老板看重吴璀福的技术和能力,想花重金“挖”走他,但是吴璀福不为所动。他觉得建德有他事业发展的最好环境和氛围,他说是建德民进的“人情味”让他心里感到温暖和踏实。民进组织和会员们从来没把他当外人,象兄弟一样亲切,有困难时,总是能得到安慰和帮助,苦与乐都一起担当了。他的鲜桃种植基地由于灌溉设施不全,连续二年干旱损失惨重。民进建德市委会得知这个信息后,及时与水利等部门联系,邀请人员到现场踏勘,反复论证,为他争取到我省的“节水灌溉”扶持项目,已经安装完毕,旱灾的问题得到解决。作为连续三届政协委员,他的履职也是顶呱呱的。平时为人低调的他,在“两会”期间却成为媒体的焦点,积极为“三农”发展振臂呼吁。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竺昊南 郑伟林     责任编辑:lixiao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