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的红烛
——记民进杭州市模范会员、著名演讲家蔡象临同志
成功的演讲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娓娓道来,款款深情,像清泉一样沁润着每一块干渴的心田;成功的演讲是冬天的太阳,让人们有了深深的期盼与惦念,温暖着每一颗希望的心灵;成功的演讲是号角,让沉睡在战壕里的战士能一跃而起,振奋精神,冲锋陷阵;成功的演讲是路灯,能照亮别人前行的道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原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离休高级讲师蔡象临老师的演讲就有这样的魅力。
演讲的魅力
蔡象临老师是河北省盐山县蔡家庄人,出生于1930年。他14岁就参加革命,1958年,从杭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建德教书,1992年从建德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岗位上离休。
都说北方人会侃大山,而真要能侃出水平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蔡象临老师能说会道,每一次演讲中,都能体现出他高度的政治素质、广博的文史知识和高超的演讲技巧。
蔡象临老师像大多数北方人一样,具有能说会道的口才,但真正引起他对演讲的兴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时,全国掀起了学习决议的高潮。学校领导希望他准备一下,给学生进行辅导。这次演讲非常成功,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欢迎,使蔡老师尝到了甜头,增添了信心。
1984年,蔡象临老师积极报名参加了为支援边远贫困地区的浙江赴宁夏讲师团并担任副团长。到了那里他发现当地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对政治时事不敏感。于是,他在空暇时就有意识地收集国内外重大事件等资料,抽空给学生宣讲。那一年中央发表了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蔡象临老师听后,心情特别激动,浮想联翩。联想到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凌辱。香港的割让,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如今,中国政府要收回脱离祖国怀抱多年的香港,这是一件多么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大好事情。情绪亢奋的蔡老师,晚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走着。他有太多的话要给学生讲,要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回顾,让学生树立为祖国强盛而读书的信念,要大讲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为此,蔡老师作了精心准备,对学生进行了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他的演讲深入浅出,朴实无华,效果出乎意外地好。在宁夏的三年中,他应邀到各地演讲,《宁夏日报》和宁夏电视台记者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从此,蔡象临老师的演讲名气越来越高。
从宁夏支教回建德后,有许多单位慕名前来邀请蔡老师去演讲,他安排好课务,总是精神饱满,满怀激情前去演讲。1992年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在建德新安江水泥制品厂一座陈旧的小礼堂里,坐着许多党员干部,此刻,他们正聚精会神地倾听蔡象临老师作题为“解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形势报告。随着演讲内容的逐渐深入,蔡老师的身心和感情已完全融入到整个演讲中去,这些事都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他讲的特别挥洒自如,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手舞足蹈。那仿佛不是从嘴里说出来的,而是渗透着演讲者的满腔热血,从心灵深处喷发出来的演讲。妙语连珠,掷地有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生动的例子,朴素的感情,严密的逻辑,强烈地震撼着并深深地感染了台下每一位听众。当他讲到慷慨激昂处,听众便会流露出欢呼雀跃的神情,而说到沉痛时,每位听众的脸上无不露出伤心的表情,整个演讲现场的气氛就变得庄严肃穆,十分安静,甚至地上掉下一枚小针也能听得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整个礼堂已被挤得水泄不通,门口甚至走廊上都站满了听众,这些未曾通知的职工闻讯后,都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赶紧做好手上的工作赶来听蔡老师的演讲了。
蔡象临老师的演讲确实抓住了职工的心,讲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他讲了足足五个小时,干部职工们就安安静静地听了五个小时。早已超过了吃饭时间,人们还要坚持听完。是这般的神奇,这样具有吸引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广大听众。在演讲结尾时,蔡象临老师挥舞着手臂,斩钉截铁,铿锵有力地说到:“总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时,整个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听众们眼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这场面这情景实在令人惊讶,也难怪厂党委书记会后感慨地说:“这真有些不可思议,平时听报告有许多人经常借故不来,今天却不请自到,来了还不走,而且纪律还特别好。这个现象值得我们这些搞政工的人好好深思和反省啊。”
像这样的演讲奇迹,一直发生在蔡象临老师的身上,一直演绎着蔡象临老师的演讲故事。有一次,蔡象临老师给建德市交通局组织的一个由各站站长和支部书记参加的学习班演讲,有几位老同志听了演讲以后非常激动。上午演讲结束后,局长黎绵和同志对蔡象临老师说:“你的课讲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听了都非常感动,这样好的演讲最好让全市老百姓都听听。”
老兵的心愿
人们都说,老师是一支红烛,他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蔡象临无论是当老师,还是离休在家,他都把自己当作一支燃烧的红烛,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温暖别人。1992年离休后,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然而,他却不是这样想的。他想的是,人可以离休,但心不能离休。要为社会多作贡献,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要像红烛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直到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于蔡老师来说,演讲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而是为社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他一直这样去做。蔡象临老师14岁参加革命工作,受党的教育多年,当年的老八路,在新的时代中,他依然是一名好汉不减当年勇的老兵。只要党的召唤,时代的号角在吹响,一个永不退伍的老兵就依然奋力前行。
20余年来,蔡象临老师不论严寒酷暑,不分春夏秋冬,四处奔走,为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乐此不疲。听众最多时有3000多人,最少时只有6人,他也照样认真讲一个晚上。他演讲的时间根据邀请单位的需要来定,长则可以演讲两天,短则可以是几十分钟。他演讲不为名,不为利,坚持不吃宴请,不计报酬,不计条件。只要有单位邀请,即使是交通不便的地方他也去,连不通汽车的偏僻山区,他也翻山越岭,步行而去。1985年5月,离建德市区有24公里的山区童家乡邀请他去演讲,童家乡当时不通公交车,有人劝蔡象临老师别去了。可蔡老师却觉得越是偏僻的山区消息就越闭塞,作为党的义务宣讲员就更应该到那里去演讲。那天下午他足足走了10多公里路,赶到童家乡已是傍晚时分。当天晚上他不顾疲劳就先给学校老师演讲,第二天上午又给全校师生演讲。考虑到天黑前必须赶回家,他演讲结束后,未吃中饭就徒步回家了。
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而且长期患有高血压病症,要经常外出演讲,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还一天讲两场、三场,白天晚上连轴转。这对身体好的年轻人都已经是够累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呢?最后,他终于积劳成疾,身体每况愈下,有好几次,蔡老师都昏倒在讲台上。1992年,他为桐庐离退休干部演讲邓小平南巡讲话课题时,因过于激动,讲着讲着就突发脑溢血,猝然昏倒在讲台上。在医院昏迷一天多才醒过来。许多人惋惜地说:蔡老师今后可能不能上台演讲了。可他经过三个月治疗与修养,身体感觉可以了,他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讲台上。1996年6月,蔡象临老师应邀到省建筑设计院演讲,讲到一半时,他感到腹痛难忍,捂着肚子坚持讲完。下午他又给杭州市劳动局讲课。晚上,人实在坚持不住了,才被送进医院急诊室治疗,最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住了半个月的院,他又站到讲台上了。他就是这样,生命不息,演讲不止。老伴跟他说,你年纪大了,演讲到75岁就休息好了。他不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生命不息演讲不止”。他说他今生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建党100周年,自己90岁的时候,能够上台演讲《辉煌的100年》。孩子们也劝他早点收手,好好安度晚年。蔡老师对老伴和孩子们说,我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们不要阻拦我。由于蔡象临老师的杰出表现,民进杭州市委员会授予蔡象临老师“模范会员”荣誉称号,这也是杭州民进历史上第一个被授予如此崇高荣誉的会员。蔡象临为自己是一名民进会员感到自豪,他非常希望能够多为民进组织争光,演讲的热情和兴趣更加高涨。就这样,他一直演讲到79岁,一场大病,完全不能上台演讲为止。他把自己最好的时间都贡献给了他喜欢的演讲事业。在20多年的演讲生涯中,他的足迹遍及宁波、绍兴、丽水、金华等地,上至省级机关,下至偏远乡村,总计演讲2000余场,听众达90余万。
成功演讲的奥秘
1995年6月,蔡象临老师应邀给桐庐县卫生局所属单位党员干部作题为《坚定信念,再创辉煌》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一位老党员给蔡老师写信说,“我听了你的报告后,激动的哭了。这几年我听到社会上的人对党的非议,我很伤心,仿佛连我这样的老党员都感到脸上无光,抬不起头来。今天听了你的演讲,我重新看到了党的光辉成就,看到了希望,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为我们伟大的党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建德市三河初中一位青年教师听了演讲后给蔡老师写信说:“我在听你演讲时激动的热泪直流,我有许多话不知从那里说起,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我一定要安心山区工作,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成绩。蔡老师,请等我的好消息吧!”
蔡象临老师的演讲每次都很成功,很受欢迎,这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是他对演讲事业非常热爱,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每年订阅了多种学习宣传资料,如《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等。他每到一地,都要到当地新华书店去看看,有什么用得到的资料书籍,有适合的就买一些。他每天还认真收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电台,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不断收集整理资料,像这样的备忘录本子,他记下几十本。有时,他在看书看报,碰到师母叫他,他就说,请不要打搅我,我在备课。他就是这样专心致志,呕心沥血。
其次是蔡象临老师的演讲能做到情真意切,以情感人。蔡老师十四岁就参加革命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把他这个穷人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从内心感谢共产党,感谢新社会。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是新旧社会发展变化的见证人。因此,他对共产党,对新社会特别有感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变化最有发言权。为此,他的演讲就特别生动,特别具有感染力。
第三是蔡象临老师的演讲特别注重演讲的艺术技巧。演讲是一门语言表达艺术。同样的内容,通过不同人的嘴来演讲,每个人的演讲技巧不一样,效果也就很不一样。蔡老师演讲全凭记忆,不用书稿。不论内容多少,时间长短,他都认真准备,反复默记,烂熟于心。一上台就进入角色,从容不迫,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在语言表达上,他用了大量的成语、谚语、俚语、歇后语,还引用一些诗词歌赋,力求语言准确生动、清晰幽默、文明高雅。在语速语音上尽量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噪,低而不咽,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演讲中还要有针对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能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第四是民进会员的情怀和荣誉让他的演讲发自肺腑,有情有感。蔡老师以一个参政党成员的身份,用自己的智力和智慧来发挥作用服务社会,为组织争得荣誉和地位,他感到自己非常有价值,为此感到自豪。演讲之余,他也会抽空找会员们聊聊天,他特别关心年轻的会员,经常给予鼓励。支部开会或搞活动,也是蔡老师最高兴最开心的时候。2003年秋天,是蔡老师最幸福最自豪的时候,当时他已经73岁了,杭州市委统战部的领导亲自登门拜访,邀请他到杭州市政府大楼报告厅作一场有关民主党派建设的演讲,杭州市各民主党派成员300余人聆听演讲,蔡老师演讲效果非常好。
蔡老师病了,再也不能走上他心爱的演讲台。了解他的人都说,蔡老师是由于用脑过度,精力严重透支才累病的。这就是一位民进老会员的情怀,为了他喜欢的事业,用自己的智慧照亮别人,自己累倒了又何所惜?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