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下身子干事 真诚坦荡为人
——民进通化市委主委、通化市副市长张书局
十一大代表风采系列之十三
作为一名非党干部,他能把握政治方向,拥护党的主张,真诚和党合作。
作为一名市级领导干部,他能牢记职责,肩上担着担子,心里装着人民。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在出色完成政府分管工作的同时,及时反映民意,谏言献策,履行参政议政职责。
张书局,198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辉南县副县长,集安市副市长。现任通化市副市长,民进通化市委主委、民进吉林省委副主委,省政协八、九届委员、常委。作为一名非党干部,他能把握政治方向,拥护党的主张,真诚和党合作;作为一名市级领导干部,他能牢记职责,肩上担着担子,心里装着人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在出色完成政府分管工作的同时,及时反映民意,谏言献策,履行参政议政职责。
谏言献策,反映民意,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责
张书局自当选省政协八、九届委员、常委以来,肩上又多了一副沉甸甸的重担,身上又多了一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将人民给予的荣誉和信任转化为热情和力量,并毫不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从工作大局出发,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经济建设进言献策,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具有独到见解性文章40余篇。其中,《县域经济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加快吉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加快“非农化”进程》、《坚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对进一步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文章刊发后,还被分别编入《全国首届青年管理者学术论文集》、《全国理论创新奖学术成果选萃》、《中国特色理论发展奖经典文库》、《决策、研究、发展-和谐社会与小康建设文集》等多部大型文集丛书,2006年撰写的《坚持从实际出发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文,荣获“年度(全国)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实践成果”一等奖。他本人被授予“全国人文科学专家学者称号”,在2000年全国“基本国策、人口论坛”学术研讨会上受到彭佩云副委员长的亲切接见。2004年8月担任通化市民进主委后,他着实抓好组织队伍建设,制定了《民进通化市委员会全体会议、市委委员会议、主任委员会议制度》、《民进通化市委员会基层组织工作细则》、《民进通化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职责》等各项制度、细则,使民进通化市委会的各项工作步入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为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建立了参政议政部,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协商议政活动,先后对城市建设、葡萄酒城建设、职业教育、环境保护、再就业、新农村建设等备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讨论,共提出议案、提案、社情民意90余份,先后有十几分提案(建议)被列为优秀提案、重点提案或督办提案。其中《关于规范通化市葡萄酒市场的建议》提出后,市有关部门切实加大了整治力度,取缔了50多户不具生产资质的小葡萄酒厂,促进了其产业的健康发展。担任省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建言献策,2007年撰写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案》、2008年撰写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案》,被省政协分别评为当年优秀提案。
张书局待人坦坦荡荡,真心相处。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分管部门的同志说:“一个人无论走向何种高端,却能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平凡行为,这才是有着良好修养和高尚品质的表现。”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不论是在科长、副镇长、副县长,还是副市长的岗位,他都始终保持着这种待人处事的良好方式。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直言不讳;针对给予自己的意见,他欣然接受;能够给予他人帮助的,他竭尽全力予以支持,从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领导干部而自傲。因此,周围的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书局副市长”。
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对工作,他总是铺下身子,真抓实干。从2004年7月至今任通化市副市长以来,在分管农业、农村和国土资源等方面工作期间,围绕“农民增收”,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安全、畜牧业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抗旱防汛、森林防火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等工作。为了全面掌握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全市70多个乡镇、900多个行政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并先后撰写调研报告 20余篇,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性依据和建议30多项,在新农村建设和以撤乡并镇为中心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上,他提出要整合农村资源,避免造成新的资源浪费,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力求创新,提升层次,稳步推进,建一个成一个”的意见,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包保方案》以及《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意见》,确定了4个省级试点镇、14个试点村和71个市级试点村,并及时召开各类调度会议和工作会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得以稳步推进。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 201 1年达到39亿斤,同比增长4亿斤, 农村经济总收入173.7亿元,同比 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50 元,跃居全省第一。积极争取协调资金,启动 实施了浑江干流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国储粮库异地改造、国家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坚果加工贸易园区、现代牧业园区、菜篮子工程等 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项目565个,总投资近58亿元 。建立县级工业集中区7个。以粮改、林改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撤并乡镇34个。积极推进县域突破战略,各县(市、区)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都得到升级晋位, 有3个县进入全省前十名行列。全省首次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人参产业推进工作现场会、棚膜经济现场会、牧业经济现场会、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林业种苗工作现场会等先后在 在通化召开,总结推广了通化一些经验做法 。
在分管科技信息、旅游环保、工商质监、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期间,全力抓好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实施了以污水、垃圾、医废处理为主的环保重点项目36项,总投资30.4亿元,结束了全市没有污水处理的历史。加强环境整治,市区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比十五初期增加130天,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突出抓好“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57个各类旅游项目建设工作,旅游收入增速位于全省前列。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全市中国驰名商标达1 2件,位居全省第二位。全面落实质量兴市战略,建成了国家级石油机械检验中心。认真贯彻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工作受到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7年来,所分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通化市先后被授予中国人参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中国十佳宜游城市、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单位、全省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先进单位,县域突破工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组织推进奖”,通化医药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区被批准为省级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泥河湿地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人被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先进个人”等荣誉。
回首以往,成绩催人奋进;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民进会员、一名领导干部、一名政协委员,必将如他自己所讲的“铺下身子干事,坦坦荡荡为人。”一样,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实现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