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用信任编织温暖纽带

——记荆州市工商联主席、市委副主委罗中平

发布时间:2012-10-31  来源:《江汉商报》

放大

缩小

alt

  “用信任编温暖纽带。” 起上任一年的心得,荆州市工商联主席罗中平如是说。去年11月,罗中平当选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兼会长 

  作为市委市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市工商联把创新服务作为第一要务。 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当老大”的理念,营造“亲商、重商”的文化氛围,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首责,把关注、解决企业发展困难作为天职。真心、贴心、暖心的服务在广大非公有企业中赢得了好评。  

  作为实施壮腰工程 的重要力量,市工商联坚持内外两手抓。对内抓发展,团结广大会员树立“思进取、抓机遇、求发展、争一流”的发展理念;对外抓招商,充分利用工商联的资源优势,做实做活做好“联”字文章,把工商联打造成招商引资、推介荆州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  

  紧扣工商联的宣传引导职责,引导会员企业践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树立“致富思源、感恩社会”的价值观,积极投身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活动。  

  “和民营企业打交道,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更是不能懈怠的责任,也为我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从敏锐、坚毅的担当中我们看到了罗中平的另一种优雅与美丽。  

  产业第一、企业家当老大 

  在荆州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罗中平强调要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当老大”的理念,坚持在思想上尊重企业家、感情上贴近企业家、工作上依靠企业家、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让那些有市场意识、有经济头脑、有开拓精神,懂管理、善经营的民营企业家不断成长起来,让那些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企业家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政治上有地位。  

  罗中平同志过去在区政府工作期间,涉及到一些企业方面的工作。去年组织安排到市工商联,和企业打交道成了专职工作。 她说“一年来,最大的感受是感动和责任  

  感动的,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当老大”的发展理念,切实转变观念,“抓大扶小”支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 ;是各会员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彰显“致富思源、感恩社会”的责任感。  

  她认识到:如果把工商联比作树干,那么企业就是根和叶,根深叶茂离不开树干的支撑。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如何履行“团结、教育、引导、服务”的八字方针,用信任去编绘温暖的纽带,是我作为牵头人的最大责任。  

  立足本职、创新服务 

  罗中平她在工作中一直强调,服务是天职,立足本职、创新服务是市工商联责无旁贷的追求 。我们看到一年来市工商联在服务方面做了突破性的有益探索 

  首先是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亲商、重商”的文化氛围。在全市开展“进千家民企大调研”活动,市工商联和市纪委、优经办、行政服务中心一道,建立100家经济环境监测点。二是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首责,以筹建行业商会和区域商会为重点,助推产业抱团发展。三是针对当前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用工难、项目推进难、管理人才引进难等普遍问题,市工商联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  

  融资难依然是当前中小企业和非公有企业的发展瓶颈,民间金融成为这些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罗中平提出 :目前,荆州市中小企业约有1/3强的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民间金融已经成为现有金融体系之外的重要补充,但同时,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与银行协作尚欠紧密、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因素,制约了民间金融发展,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她建议:对于推进民间金融发展,政府部门进行正确引导,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并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投资市场,让“草根金融”服务“草根企业”。一些小微企业虽然没有抵押物、没有担保,但它们有技术、有活力、有订单,如何满足它们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贷款,这应该留给“草根金融”通过制度设计来解决。  

  致富思源,引导会员企业践行社会责任

  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市工商联在服务壮腰工程中积极引导会员企业融入 地方发展。 

  罗中平坚信市工商联作为实施壮腰工程的重要力量, 必须坚持内外两手抓。市工商联对内抓发展,团结广大会员树立“思进取、抓机遇、求发展、争一流”的发展理念;对外抓招商,充分利用工商联的资源优势,做实做活做好“联”字文章,把工商联打造成招商引资、推介荆州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

  在去年年底的市工商联换届大会中,罗中平组织落实创新型融入招商推介、精英聚会等元素,现场签订投资意向金额达65亿元。加大对本埠企业家以及外来投资在荆企业家的“安商”、“亲商”工作,发挥“以商招商”的优势,让他们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中。

  市工商联还积极引导会员企业践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树立“ 致富思源.感恩社会”的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三万”活动中,捐助支农惠农资金达600多万元,捐赠物资计1800多万元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     责任编辑:daime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