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让教育科研真正走进中小学
——记民进中央委员、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国韬
十一大代表风采系列之十二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在2007年10月12日以《培育健康心灵》为题报导了长春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民进中央委员、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国韬在接受采访时讲到,长春市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后以能够开展起来,是因为“通过科研、通过课题、通过实验校的研究,拿出了成果,然后进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长春市教育科研的一项成果,也是主抓教育科研工作的周国韬副局长求真务实、使教育科研真正在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明确科研目标 探索有效研究策略
周国韬曾在高校从事教育研究多年,从1989年开始,他先后担任了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中心副主任等行政职务,还兼任了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在繁忙的教学、科研、指导研究生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他一直在中小学指导教育科研工作,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这些都是他指导过的实验学校。但是,当年萦绕他心头的一个愿望就是如何把更多的把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到更多的学校中去。
1997年,周国韬调任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分管的工作之一就是教育科研,这无疑为他实现心中的愿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这时他所思考的并不仅仅是如何将现有的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到中小学去,而是重新审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和有效的研究策略。经过认真的调研和分析,他明确指出,要实现“用教育的科学实施科学的教育”的理念,就必须搞清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殊性,就如他在《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与研究设计》一文中所讲的那样,“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所要解决的是中小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目标,他又提出了符合中小学实际的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边辐射的研究方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主导课题研究带动区域与学校整体教育改革的研究策略,长春市的教育科研从此走上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之路。
主导课题所探索的是区域内重大教育改革中的问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部门牵头,带动一批实验学校,及时总结成果推广。这种研究策略使教育科研与中小学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周国韬带头开展主导课题的研究,《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就是他从“十五”期间就牵头负责的全市主导课题。现在,长春地区各个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都牵头负责了区域性主导课题,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1年4月,在吉林省第五次教育科研工作会上,长春市教育局四位局长获奖的课题都是十一五期间的主导课题成果。
在长春的很多中小学,教育科研不再神秘,不再是装饰,它真正进入到学校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科研兴校示范工程办公室在长春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科研兴校成果交流会,长春全面展示了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科研成果和成效。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代表对长春市“问题就是课题”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目标定位、对“主导课题”的研究策略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拓展心理研究 培育学生健康心灵
心理学研究是周国韬的本行。1982年,他作为文革后首批国家公派出国研究生的一员,去日本攻读的就是教育心理学博士课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所从事的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域,他所研发的《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成为国内研究学生心理广为使用的测量工具。
但是,他所承担的全市主导课题、也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并不是简单地将已有的心理学成果应用到中小学,而是针对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单一,实效不强的问题进行了探索。课题确定了三个县(市)区为实验区、近百所学校为实验校,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明确了开设心理课、开展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的结合是培育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保证。这一课题对长春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长春地区农村中心校以上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课,课题组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编写的实验教材不仅在长春地区使用,在吉林省的其他地区和新疆等地的学校也广为使用。
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由学生来担当小咨询员,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心理安慰、鼓励、劝导、支持等同伴心理互助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会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自助和互助能力。课题组还发现,校园心理剧既能促进同伴心理互助,又能使教师、家长、学生等所有心理剧活动的参与者意识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学会解决心理冲突的应对策略。因此,长春市教育局在课题成果的基础上下发文件推动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周国韬撰写了指导性论文《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导引》,澄清了概念与操作上的一些误区,保证了这项活动的健康开展。2007年3月,长春市委宣传部和长春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校园心理剧的展示活动。长春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9年5月,中央文明办在长春市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长春市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的经验。2011年12月,长春市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的课题成果受到了教育部的表彰。
为了推动吉林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周国韬作为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多次到吉林、松原等地进行辅导。在2006年政协吉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专题论坛中,周国韬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并提出了《关于深入开展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等议案。
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导课题的成效也充分地表现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为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素质。正如中央文明办所评价的那样:“长春市几年来普遍开展的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教育,如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生在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时,都能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勇敢的面对。”
引领叙事研究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周国韬在政协吉林省委员会会议专题论坛几次发言中强调的一个观点是通过探索学校中所存在的真实问题的过程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也说是说通过教育科研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但是,如何使广大教师把自己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一直是困扰中小学教师的一个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周国韬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开展教师叙事研究,来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探索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即由教师以叙事的形式来记叙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
《中国教师报》在2007年10月24日整版的篇幅登载了以《需要专业引领,也需要行政推动— 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国韬谈教师叙事研究》为题的深度访谈报导,他们提炼的长春市开展教师叙事研究的经验就是专业引领和行政推动相结合。首先,周国韬在《长春教育》上发表了《且思且行开展教师叙事研究,渐行渐进实现教师专业提升》的指导性文章,阐述了“为什么”和“怎么样”开展教师叙事研究等一系列问题。其次,他亲自起草并签发了《关于开展教师叙事研究的意见》的教育局文件,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和中小学校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再次,多次召开现场会和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开展教师叙事研究的问题,使这项工作一步一步深入。
经过几年的探索整个长春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都参与到教师叙事研究之中,他们已经撰写了大量的叙事文章和报告,他们感受到科研并非游离于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工作并研究着应该并能够成为现实。2007年7月3日,《中国教育报》登载了《倡导“且思且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大篇幅报导,总结了长春市教师叙事研究给教师带来的五大变化:“教育观念更新了,处理问题更理智了,科研信心增强了,洞察力提高了,笔耕习惯养成了”。周国韬用于指导长春地区开展教师叙事研究的部分成果在《民主》上发表(《教师叙事研究: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民主》,2009年第3期)。
2012年,长春市召开了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展,展示了十一五以来长春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这次展会也显现了周国韬在长春市根据中小学实际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成果。让教育科研真正走进中小学,这已不再仅仅是他的愿望,通过教育科研,使教师能够“且思且行”、使学校能够“用教育的科学实施科学的教育”这些理念在长春市的中小学正在一步步地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