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刘敬东与东英学校的风雨十年

发布时间:2012-11-08  来源:民进深圳市委会罗湖七支部

放大

缩小

  民进深圳罗湖第七支部会员刘敬东,1969年出生,1991年7月毕业于青岛大学,研究生学历,工程师职称。祖籍山东省邹城市,曾在山东省济宁市劳动局与深圳市有线电视公安110台任职。曾于1997年—2002年合资举办深圳市福田区福星学校,2002年创办深圳市罗湖区东英学校,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2011年7月加入民主促进会。

  还在110台任记者的时候,由于工作关系,刘敬东经常深入社区采访,有机会接触到深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实际问题。他看到一个个在深打工的农民工家庭,由于父母都来到了深圳,孩子丢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很不放心,无法安心工作。可是,贸然将孩子接到深圳来,又解决不了孩子读书的问题,进公办学校不够条件,进私立的贵族学校又拿不出钱。刘敬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时候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办一所能够让普通农民工子女读得起的民办学校。几经周折,深圳市福田区福星学校宣布成立。然而,由于场地与校舍原因,福星学校并未能够完全解决学校周边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

  这之后,刘敬东又开始了四处访问,继续联系更加合适的办学场地。2002年上半年,由朋友介绍,并经过多次商谈后,终于选定爱国路碧波一街8号为办学新址。同年7月,学校正式创办。2003年1月17日,学校正式获批《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校名定为“罗湖区东英学校。”3月份首次招生,在校学生就达到了500人,开设了12个教学班级。到2003年秋季招生时,在校学生突破了800人。一路走来,发展到2004年上学期,就读学生人数突破1200人,有26个教学班级,其中有6个初中班级。 2005年7月,经上级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现校名“深圳市罗湖区东英学校”。2007年秋季招生,在校学生突破1500人,共开设30个班级。这是东英学校办学史上的鼎盛时期,学校周边农民工子女读书难的问题终于基本上得到了缓解。

  东英学校办起来后,刘敬东先生高瞻远瞩,特别关心党团组织与工会组织的建设。由于他的直接过问与明确支持,2003年12月1日,东英学校党支部成立,东英学校也成为罗湖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第一批独立的试点单位。学校建立党的组织后,有力地加强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大批优秀教师被吸引到党组织身边,教职工的精神面貌与主人翁责任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党支部还先后被黄贝街道党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一批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党员被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党员和模范党员。2006年10月,党支部书记田平友当选为中共罗湖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2011年11月,支部委员张志武当选为中共罗湖区第六届党代会代表。

  安全稳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刘敬东日夜牵挂全校千余师生的人身安全。在他的指示下,2004年7月1日,学校与黄贝派出所组建“警校共建单位”。这是罗湖区民办教育系统第一批警校共建单位。与此同时,刘敬东经常定期找教职工谈心,了解教职工的工作情况与生活困难,勉励教职工安心工作,立志岗位成才。在他的敦促下,2005年12月2日东英学校工会成立,学校工会同年还被评为罗湖民办学校十有达标单位。

  在党支部和工会的领导下,学校的职工文化活动成为了董事会领导与全体教职工沟通心灵、增进友谊的桥梁。2006年教师节,董事会组织全校教职工去珠海旅游观光;2009年9月,学校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到惠州巽寮湾风景区度假;2011年6月,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到清远市参加“红色之旅”主题活动。党团组织与工会建设又促进了学生团体的发展与进步, 2005年11月,学校《碧波园》文学社正式成立并出版创刊号,成为罗湖区民办教育系统唯一的纯学生文学组织。在编辑人员紧缺、办刊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由于刘敬东的理解与扶持,文学社刊物《碧波园》从创刊到现在,走过了不平凡的七年历程,刊物坚持按质按量出版发行,登载优秀的学生作品,将一大批心怡文学的少年聚集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大家庭。七年间,文学社累计发表学生文学作品超过1000篇,发表师生书画美术作品超过500篇,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学生因为《碧波园》这个小小的刊物而相识、相知,成为了朋友。

  刘敬东先生办民办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他多次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岗位,了解家校联系的情况,了解教师个别辅导学生的情况,并指示学校一定要千方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做人,做好人。2006年3月,我校四年级学生官子皓被医院确诊为白血病患者,官子皓的父母悲痛欲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敬东带头捐款,领着行政班子成员亲自前往医院看望学生,慰问家长。在他的倡议下,学校少先队组织了为官子皓同学捐款的活动,陆续为官子皓同学募集到医药费近10000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刘敬东立即向全校师生发出为灾区捐款的倡议,并在5月19日组织现场捐款活动,在他的带动下,仅一天时间我校师生为灾区捐款达50000元。2010年4月,刘敬东再次组织全校师生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5000元。除此外,刘敬东还通过各种渠道资助贫困学生就读,仅每年减免困难家庭的学杂费,就超过30万元,惠及数十个农民工家庭。

  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出于对刘敬东的感激,往往品学兼优,表现出众。2006年4月在少先队组织的书画百米长卷表演中,参加活动的120名书画爱好者中就有近30人来自刘敬东给予资助的农民工家庭。刘敬东说,孩子们的懂事上进就是送给他的最为珍贵的礼物。2007年5月15日,中华全国小记者协会东英小记者站成立;2007年5月23日,学校团总支、少先队与碧波小学联办“六、一”大型文艺汇演;2007年11月20日,在第八届深圳读书月“新华杯”中小学生现场书法大赛中张寰宇同学获得一等奖;2009年9月28日,学校党支部、团总支、少先队联办建国60周年大型庆祝活动; 2010年1月1日,学校参加弘法寺新年祈福大型诗文朗诵表演全国现场直播活动;2011年10月,深圳市武工队确定我校为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并开展现场教学观摩……一项项活动的开展,一次次成绩的取得,一个个孩子的进步,无不使作为办学人的刘敬东倍感欣慰。

  2007年4月17日,刘敬东参加深圳市教育系统赴外省考察团赴山西考察,山西的民办教育模式让刘敬东深有感触,管理班子的建设成为了他思考民办教育竞争力的核心。对于学校的行政班子建设,刘敬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2008年11月,他将东英学校校长派往北京大学深造;2009年3月,他将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派到广州参加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2009年5月,他将安全主任安排到北大教育学院进修;2009年5月和12月,他分别将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派往华东师大学习;2011年10月,又将德育主任派往北京学习新的管理经验。由于刘敬东对行政班子建设的重视,学校行政班子的正规化、专业化为东英学校的日常管理与工作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回顾东英学校创办至今走过的十年,刘敬东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和场景。2006年3月6日,学校行政班子和碧波小学领导班子举行联谊活动;2006年4月19日,水库小学20位教师到学校集中听课评课指导教学;2008年3月底,学校严控流感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安全管理办公室表彰;2011年5月10日,学校图书室完成改造并添置新图书12000册;2011年3月底,全校25个班级全部实行多媒体教学;2011年11月1日,罗湖区“民校教师讲师团”18位专家莅临学校现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想到自己为民办教育事业所做的点点滴滴,想到来罗湖的农民工的子女有可以放心就读的民办学校,刘敬东倍感欣慰。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     责任编辑:zhangru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