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追梦九天尽显巾帼本色

——记“长江学者”高正红博士

发布时间:2012-12-10  来源:民进陕西省委会宣传部

放大

缩小

十一大代表风采系列之三十三

  高正红,女,1960年5月出生,工学博士,1996年4月加入民进。1989年11月任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工程系讲师、副教授;1992年10月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任流体力学研究所洪堡学者;1994年6月在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工作,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计划飞行器设计学科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陕西省九届、十届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空气动力学学报》副主编,《航空学报》常务编委,《飞行力学》编委,国际航空科学大会(ICAS)学术委员会委员。

  众所周知,航空航天历来是男性主宰的世界。高正红——一位优雅温情、天生丽质的女性却以非凡的毅力、勇气和自信,成为我国声名显赫的“飞行器设计”专家,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追梦九天 无怨无悔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 天。这一年,梦想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白衣天使的高正红考入了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学习高正红戏称自己与航空航天领域结下的缘分是“先结婚后恋爱”。 “选择了航空就意味着奉献,无论多苦多累多难,值啊!事实上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是很幸福的,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从中获得了难以言喻的快乐。”她深水静流、娓娓道来。高正红在不经意间闯进了这个领域,却深深为之吸引,追梦九天。

  1988年,高正红获得了博士学位,留校从事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2年,她获得了世界著名的德国洪堡基金会的科研基金资助,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高正红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全身心地扑在研究工作上。在慕尼黑的两年间,她对这座闻名遐迩的欧洲历史名城了解甚少,但她所从事的有关非定常气动力特性的研究,却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外同行的交口称赞。前国际航空学会主席、国际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拉什卡教授称这位东方女子为“高水平的非定常动力专家”。 

  在德国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结束后,高正红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毅然返回祖国,返回培养她的母校。“西工大既是我的母校又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是它给了我梦的翅膀、飞的力量,让我在航空领域自由飞翔……”在高正红的心目中,这里有着难以割舍、血浓于水的亲情,有着充满理解和信任的氛围,更有着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声声召唤。高正红坚信,这里是她事业发展的最佳土壤。如果离开了它,即使飞得再高,也将无所依附。1994年回国后不久的高正红被破格提拔为教授,当时她年仅34岁。1999年10月,被教育部授予长江计划飞行器设计学科特聘教授(长江学者),2007年7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人皆知,“翼型及机翼的气动设计”技术是国外对我国实行严格封锁的核心科学技术,封锁排行仅次于核技术,其“核心级别”可见一斑。操纵如此核心技术的专家,竟是洪堡女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正红。她带领的团队,采用新的机翼设计理念及翼型精细化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6付翼型的设计。高正红还先后负责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973 项目、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预研等多项研究项目。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利用NS/EULER方程计算跨音速非定常流场及气动力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数值解方法,解决了跨音速气动弹性问题涉及的非定常气动力关键基础问题。针对现代飞行器外形设计涉及学科内容广、变量多约束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Pareto的系统分解法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首次建立了可以满足现代飞行器外形布局设计要求多学科、多目标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提出了实现飞机多系统综合飞行仿真的飞机多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与数学模型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面向现代飞机总体综合设计与评估需求的地面飞行仿真软硬件系统,这些研究成果为现代飞行器总体及外形设计提供先进的设计手段。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先后在多项大型工程研究项目中得到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

  2011年9月,高正红率领“灵龙”无人机研制团队,参加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共同指导,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的“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经过国内外专家答辩与飞行演示两轮评比,研究团队在国内外近百个参赛队伍中,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大奖赛“创意组”唯一特等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参赛无人机“灵龙”团队得到空军许其亮司令员赞扬与鼓励,同时受到了专家的高度重视。

  高正红谈起支撑她干了半辈子航空的蓝天梦和强国梦,让人感受到她心中绽放着一朵绚丽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触摸到她静若止水的生命中潜藏着的“千磨万击还坚韧”的风骨。透过敞开的心扉,高正红宁静而明净的心空,犹如蓝天般辽阔而高远。“飞机是靠机翼飞上蓝天的,而不是靠动力推上蓝天的,它与火箭有本质的区别。飞机要飞得安全、经济、舒适、环保,关键就在于机翼,对大客的机翼要求更高,这就是机翼的设计为什么占据飞机设计的核心所在了。”高正红平静地说,“有人说机翼决定了飞机的灵魂和气质,因此机翼的设计是技术也是艺术,永远处在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中,对它的追求永无止境 。” 

  在高正红柔弱的外表下蕴藏着一颗坚强的心。她执着的人生态度令她永不言弃,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从不低头。多年来,高正红获得了多项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1项、国防科工委、教育部等颁发的科技进步1、2、3等奖6项。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一项。此外还获得中国航空宇航基金会颁发的航空、宇航科研教学二等奖一项。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1998年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作为负责任,领导的研究团队分别获得教育部优和国防科工委创新团队。2002年高正红教授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立足岗位 默默奉献

  在承担了繁忙的科研工作的同时,高正红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天职,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首要的工作,抓住教育学生爱学、会学、和做人三个方面毫不放松,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做好所承担的每一项教学工作。作为知名的专家学者,她坚持承担本科生的教学。无论科研工作多么繁忙,每次上课前都保证认真备课,不仅仅使学生学习到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提高科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爱好。从简单的知识入手,训练高深的科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现阶段的不同程度,因材施教,将统一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针对他们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到心中有数,有准备、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方法,最后达到师生共同探讨的境界。尽管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高正红从点拨、指路、启迪、升华上入手,不仅给知识、给方法,更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科学视野。除了讨论学术研究问题外,更主要在思想上、在思路上引导、启发和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开拓能力和求异思维。提倡学生多种途径、多种观点,支持学生“标新立异”。在指导研究生论文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而且将自己的研究经验倾囊相授。她还注重对学生治学态度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力求将每个学生的研究与具体科研工作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并为之献身的精神,成功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内在的研究动力以及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她常常对学生们说,虽然这门学科很难,便只要你们有恒心、有毅力,你们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多年来,她先后 指导了74名硕士研究生、38名博士研究,目前已有65名硕士研究生毕业,21名博士研究生毕业。这些毕业的研究生大都成为国家航空工业重要骨干,其中有国家级试飞英雄3人,航空飞机设计院所总设计师1人、副总设计师5人。

  耐得住寂寞,默默耕耘,执着进取,才能前进。这就是高正红对自己事业的态度。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高正红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真正做到了教学、科研比翼齐飞。

  不辱使命 建言献策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陕西省委会两届副主委,高正红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她 以学者的独特思维和智慧积极进行调研,建言献策。在历年全国政协大会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提案和建议,内容涉及科教兴国、高等教育改革、“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先后领衔提出了十余项委员提案,参加多项联名政协委员提案。其中,关于“关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的建议”、“加强公民身份信息安全管理”、“关于加强高校课程科学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加快推进低空空域开放,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关于大飞机工程相关建议”等提案,得到了教育部、公安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 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她还积极关注民生,积极关注教育发展。《中国教育报》头版以《关注生活在城市周边的孩子》为题对高正红的提案进行了报道。她建议政府应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增加廉租房建设比重,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租得到、住得起的房子,改善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生活条件,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作为民进陕西省第九届、十届副主委,她挤出时间、拿出精力从事民进工作,始终坚持传承民进的优良传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她为人低调,平易近人,朴实无华,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真实的感知到民进人的高尚风骨和优秀品质。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与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     责任编辑:zhangru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