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情系基层群众 尽展党派风采

——记越秀区派驻增城小楼镇扶贫开发工作组组长邓玲

发布时间:2013-01-16  来源:《增城日报》

放大

缩小

困难群众心中的天使

  增城市小楼镇,乃至增城市,如果有人提起“扶贫天使”、“小楼扶贫仙姑”,很多人都会翘起大拇指。这个“扶贫天使”、“扶贫仙姑”是谁呢?原来就是越秀区派驻增城市小楼镇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小组组长 、越秀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民进市委委员、民进越秀总支副主任邓玲。

扶贫战线上的带头人

  邓玲现任越秀区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2011年3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精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强广州市北部山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并派出工作队、工作组和驻村干部。邓玲 会员听到消息后,主动申请加入北部山区农村扶贫开发的队伍,并被越秀区选为派驻增城市小楼镇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组组长,成为屈指可数的女派驻干部之一,承担了越秀区对口帮扶小楼镇1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管理的任务,同时对市直机关帮扶的6个贫困村进行归口管理。

  自任工作组组长以来, 邓玲处处率先带头,克服各种困难,带领小楼镇全体驻村干部全身投入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通过项目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等一系列扶贫措施,扎实、稳定、有序、有效地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提前一年达到广州市提出的脱贫标准。2011年,小楼镇701户1827人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截止今年3月21日, 由越秀区与富力地产集团共同帮扶小楼镇总投资1.9亿元的8个扶贫开发项目(何仙姑文化旅游商业街、小楼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小楼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小正公路小楼段升级改造项目、小楼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和整饰工程、仙姑文化广场建设、仙藤园景观改造、东西境旅游示范村建设)已有5个项目竣工, 3个项目加快推进中。

驻村干部的“大家姐”

  作为越秀区派驻小楼镇工作组组长,不仅要负责小楼镇扶贫开发建设项目和越秀区帮扶11个村的驻村干部的管理工作,还要统筹协调市直部门帮扶的6个贫困村,任务非常艰巨。考虑到小楼镇的扶贫工作是一项整体工作,事关广州市委市政府扶贫精神的落实,事关小楼镇扶贫工作的全面推进,邓玲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提出了“一个都不落下”的口号。无论是工作会议、收发材料、交流考察、开展文体活动,对17位驻村干部都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有效地保证了扶贫工作的整体推进。

  邓玲常常以一个女同志特有的真心、细心和爱心,关心爱护驻村干部,关心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为了改善驻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多次找越秀区领导和各派出单位领导协调落实。刚开始时,市直机关的一名年轻驻村干部由于刚到单位时间不长就被派来驻村,不熟悉本单位情况,不敢向单位申请配备工作和生活设施。夏日来临,由于居住条件有限,酷热难当。当邓玲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帮忙向该单位领导申请空调,得到派出单位领导的支持,马上给予解决。

  驻村干部离开温暖的家庭,投身到扶贫开发工作,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孤独寂寞在所难免。为了缓解驻村工作压力,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邓玲经常与驻村干部谈心,组织他们开展打篮球、骑单车等活动,为当月过生日的干部聚餐庆祝生日,逢节假日给大家节日问候。驻村干部们都觉得,虽然离开了温馨的小家庭,却来到了一个温暖的、情同手足的大家庭。

舍小家为大家的巾帼须眉

  在小家和大家的利益一时不可兼得的时候,你将选择哪一个呢?邓玲义无反顾地选择大家的利益。这种选择,要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更要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去年5月的一天,时值邓玲的女儿期中考试,上午学校打来电话通知邓玲说她女儿肚子痛,希望家长带去看病。刚好那天邓玲的丈夫出差在外,而她下午又安排了重要的工作会议,邓玲就在电话中安慰了一下女儿,要她坚持一下,晚上再带她去看病。没想到下午学校又再次打来电话,说是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去医院。由于会议还没结束,邓玲只好拜托年迈的母亲坐车赶到学校送女儿去医院。等到晚上赶回广州看到女儿时,邓玲满心愧疚,乐观的女儿反过来安慰母亲说:“妈妈您不用担心了,医生说不用开刀住院,挺幸运的。”

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邓玲自担任越秀区派驻小楼镇扶贫开发工作组组长的一年来,心里时刻装着贫困百姓,经常深入各条贫困村实地进行调查研究,踏遍了全镇的村社,走访贫困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并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当了解到小楼镇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生活困难时,邓玲立即动员政协委员奉献爱心,在短短的一周内,迅速筹集到了十万元爱心助学款,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资助小楼镇100名贫困学生每人1000元助学金;她还动员所在的越秀区政协港澳委员捐赠65万元,建设江坳村老人集中安置点。

  除了动员社会力量帮忙外,邓玲还身体力行,带头帮扶贫困户梁伙成,想方设法帮助他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贫困户梁伙成家住江坳村樟村社,家中有4口人,妻子患精神病,两个小孩均在读书。为照顾妻子和小孩,梁伙成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耕种,年收入不足1600元,而供两个小孩读书和生活费用每年就需要近5000元,四口人住在昏暗的泥砖房中,小孩读书连写字桌都没有。在入户调查过程中知道这个情况后,邓玲非常揪心,于是,她利用空暇时间到梁伙成家中慰问,送上现金1000元和书包、文具用品等,并专程到商场挑选写字桌椅和护眼保健台灯送给梁伙成。当听说梁伙成家的的老母鸡被偷后,又在百忙中抽时间购买了10只鸡送给他家,让他们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能够吃上鸡。由于白天工作繁忙,她多次利用夜晚时间,上门探望梁伙成一家,详细询问其女儿的学习、生活情况,送上新棉衣、学习和生活用品、慰问金等。

  扶贫开发是一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综合性工程,是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建设“幸福广东”的要求。在扶贫开发的热潮中,涌现出了一批“扶贫天使”邓玲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情系基层群众,无私的 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扶贫开发工作中。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陈剑婷 刘靖战     责任编辑:zhangru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