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事业 无私奉献
——记民进西安交通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丰镇平教授
丰镇平,1956年11 月生,浙江桐乡人,工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曾任叶轮机械研究所所长、热动力工程系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2009年11月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丰镇平教授2001年9 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为民进中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委员会常委、西安交大基层委员会主委。
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丰镇平教授是一个温厚沉静、埋头做事的典型学者,从其外表看来是一个态度谦和、温儒尔雅的翩翩绅士,但在行政工作中则是一个雷厉风行、果敢魄力的管理者。正是这样一个有魅力有作为的学人、绅士、管理者,率领着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走在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教育事业的前列,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创造了一个个重要成果,为中国能源动力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责任成就事业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元·范梈
人生在世凡事都要努力去做,只有踏实不懈才能有丰厚收获。丰镇平教授便是这样一个踏实又坚韧的践行者。作为 50后的一代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事业路程颇具风采。
丰镇平1973年7 月高中毕业,1975年7月作为知青下乡, 1978年2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 作为文革后第一批恢复高考的77级大学生,丰镇平学习刻苦,学业优秀,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 1984年12月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师后勤奋工作,一路走来脚踏实地,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 1998年12月聘为博导,先后出任叶轮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热动力工程系主任,主管过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在此期间,他还在北京语言学院培训部进行德语强化学习,获中级德语证书, 1993年作为国家教委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航天系统研究所进修,1998 年获DAAD高访学者资助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2000年10月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和院办工作,同时负责其专业所在的“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的“ 211工程”与“985工程”学科建设工作, 2001年组织了该学科的重点学科申报工作并亲赴北京答辩,成功获评国家重点学科。在担任教学副院长期间,他作为第二负责人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对“热能动力工程”大类专业提出并实施模块化教学思想,获得兄弟院校及同行的高度认可并采纳, 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丰镇平教授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成就,同样在学校职能部门及管理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2003 年3月,具有丰厚学术背景、留学经历和管理经验的他,被学校任命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任国际处处长期间,他在做好学校对外宣传“窗口”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先后参与了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筹办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前期申报准备工作,与美国内布拉斯加 -林肯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分别合作筹办孔子学院,作为教育部专家组成员负责执笔完成了我国首个留学生本科教育质量控制标准 —《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申报获准3 个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等,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国际交流业绩,得到了上级下属及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和认可,先后获得教育部国际司、国家外专局和陕西省外办的多次表彰。
2009年11月,丰镇平受命出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对能源动力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他,充分发挥其优秀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依靠基层组织,团结教职员工,凝聚人心,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发展势头强劲。三年来,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 人才培养方面,高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授课质量得到提升,本科毕业设计优良率达 88.6%,研究生培养始终保持较高质量,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 篇、提名奖2篇,获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专业,2本教材评为 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本为特等奖),并先后申报成功能源与动力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 科学研究方面,科研到款连续突破亿元,以第一单位获国家级奖4 项、教育部一等奖3项,获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获973首席项目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17项,继续在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发表SCI 论文800余篇,特别是工程领域ESI (Top 1%)论文达19 篇,为学校在工程领域国际排名第85位奠定了基础,举办国际会议 10余次,其中2010年承办的第 18届国际核工程大会(ICONE18)参会人数和发表论文数均创历史记录,提升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在 队伍建设方面,获聘千人计划A类2 人、青年千人2人,杰青4人,长江学者 2人,获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2个;在学科建设方面,完成学院“985三期工程”学科建设规划,其中丰镇平负责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批拟建国际一流学科,建设经费 1亿,目前进展顺利。
一路走来,无论是院长、处长还是教授,丰镇平在担任任何一个职务期间都是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他常说,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任职,一定要全心全意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在他的字典里拒绝懈怠、拒绝平庸。他处处以身作则,对所领导的部门和团队也是高标准、严要求,在他的带领下,教职员工讲理想、讲奉献,勤恳踏实中又有股干劲儿,相互竞争中但不乏团队精神,形成了“人才济济、成绩斐然”的良好局面。
潜心科研 不懈追求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对科研的强烈兴趣一直推动着丰镇平教授在充满艰辛与挑战的科研道路上坚持前行,“持之以恒,必有作为”,他经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也一直以身作则,不倦努力,不懈追求。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飞瀑之下,必有深潭。丰镇平教授深爱着自己从事的教学与科研事业,潜心教学、科研与研究生培养二十八载,在热力叶轮机械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他在 2000年率先在国内倡导开展微型燃气轮机技术研究,于2002 年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他先后负责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及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 30余项,包括973计划燃机课题、 863计划微型燃机专项课题、发动机喷管冷却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预研、中航基础科研、航天预研及型号课题、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 在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设计优化、湿蒸汽两相流、航天涡轮泵设计、微型燃气轮机技术方面取得了若干国内领先的创新成果,近年来在重型燃气轮机及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开展了新的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国际系列学术会议、国内核心期刊合作发表论文 150余篇(EI收录),SCI 收录30余篇,参编手册3 本,获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项。同时,他建立的TurboAero 研究团队,在国际叶轮机械顶尖学术会议ASME Turbo Expo 上持续发表论文45篇,至今西安交大是我国参加该会议人数和发表论文最多的高校之一,特别是他领导的团队近三年在本领域顶尖学术期刊 Transactions of ASME发表论文14 篇,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11年丰镇平教授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邀请,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的调研和研讨活动。同时,还应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邀请,作为核电汽轮机专家,参与了核电重大专项 CAP1400常规岛关键设备自主化研制工作研讨和评审活动。
此外,丰教授还担任着一些专业委员会、期刊编委等学术兼职,如: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兼透平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陕西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委会理事,全国燃气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ASME会员及IGTI蒸汽轮机分会委员,《工程热物理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热科学与技术》、《热力发电》、《东方汽轮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委,《热力透平》编委会副主任等。同时,他还是国家外国专家局 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他为推进本领域的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一直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
教书育人 桃李芬芳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丰镇平教授热爱教师工作,对于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以及能源动力行业,他用一颗虔诚之心作着不懈的努力。从教二十八载的他如今是桃李满天下,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包括 硕士35名、博士20名、博士后 3名,其中已有多人成为教授、博导,还有新世纪人才、青年千人等,他们奋战在祖国各地,奉献于国家的能源动力事业。他经常对学生说,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作为,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这样才无愧于一生 。这也是他一直奉行的做人做事的标准,并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实践着这一信条。
丰镇平教授严谨治学、关爱学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从教以来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干部,还获得过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他是热力叶轮机械专业学术带头人、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负责人, 200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
过去十多年中,丰镇平教授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中,虽身兼行政职务,但仍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坚持指导研究生,并尽可能讲授课程或讲座,从来不敢懈怠。因此,在他的生活里已然没有了节假日和周末的概念,即便是国庆长假或春节期间,也能在办公室看到他的身影。他的敬业精神令所有了解他的人感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用坚稳的实干精神为青年教师和年轻学生树立了好榜样。
正由于这样,在同事、学生眼中的丰教授,似乎是一个工作狂,经常是非办公时间还能收到他关于工作或科研的邮件或电话,晚上都两三点了给他发邮件竟然还可以收到他的在线回复。在教职工眼中的丰院长,上班时间忙碌于处理学院各种事务、参加校内外各种会议,中午没有午休习惯,到了晚上下班时间他还会呆在办公室继续工作,就连出差也经常选择晚上的航班,可以“不误事”。周围老师们和学生们经常劝他多休息,他总是和蔼的笑一笑说没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潜心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一名基层学院负责人敬业工作的崇高精神。
情系民进 快乐工作
人生至善,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愉快,对事业兴奋。——布兰登
作为西安交大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丰镇平主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带领民进交大基层组织广大会员,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职能,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组织开展调研和课题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服务,在学校事业发展和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也赢得了学校有关部门的肯定。“有为才能有位”,民进交大组织一步一个脚印,2006年从总支升格为当时省直工委唯一一个基层委员会,会员人数达到65人。
丰镇平教授作为校管干部,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重大会议,同时作为民主党派主委,经常参加学校通报会、列席校长办公会等。他立足本职,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积极工作。 2007年9月在学校统战工作座谈会上,时任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的丰镇平主委结合管理工作和党派工作实际,作了“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作好新时期我校的对台统战工作”的交流发言,对进一步推进学校统战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2010年丰镇平作为院长牵头与彭康书院负责人合作主持了学校统战部立项的《推进“双院制”,提高育人质量》的课题研究。同时,他带领民进交大基层委员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2007年8月陕西省部分地区遭受暴雨和特大暴雨袭击,积极组织广大会员捐款捐物,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积极组织会员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在纪念“五一口号”发表60 周年征文活动中,积极组织撰写纪念文章,许多会员表示要“继承传统,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多党合作事业发扬光大,薪火相传,开创未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伟大贡献!”
今天的民进交大基层委员会的影响和凝聚力,也彰显了丰镇平主委的人格魅力。在担任民进陕西省直属工作委员会主任、省委会常委和民进中央委员期间,他更是心系民进,在百忙的本职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参加民进各级组织的活动,为民进事业的长远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没有过多的惊人之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作为民进大家庭的一员,丰镇平教授情系民进,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交大、报效国家、快乐工作、服务师生的心,忠诚事业,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这正是一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教书育人事业的忠诚和挚爱!更是一位教育界民进会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无悔追求!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