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融会 雅俗相谐
——《文化参考报》刊登文艺总支会员何兆雄特刊
何兆雄先生,广州人, 原广东科技报社社长,1984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文艺总支委员 。曾任香港国际书画研究会顾问,广东老干部大学、暨南大学老人进修学院、岭海老人大学国画教师。
他自幼便喜涂鸦,八岁时有幸得到李寿庵、黄达真的启蒙,使其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艺圃里耕耘几十年。
李寿庵受教于伍德彝,伍氏与居廉同门。李寿庵的山水造诣甚高,在三、四十年代曾设馆授徒,门徒曾有数百之众。黄达真随李寿庵数十年,且收藏甚丰,兆雄兄在十年间追随左右,耳濡目染,在黄氏的指导下专攻山水,临摹了不少明清作品,对传统山水的点、染、皴、擦甚有心得,受益良多,对于其日后的学习影响极大。
七十年代始,他已不满足于古典造型艺术的学习而改学西画,水彩是其主项。在这期间,兆雄兄经常与一批曾在美术院校受训的人士交往,汲取营养,苦练素描、水彩。其造型能力、色彩感觉得到进一步加强。八十年代他主要从事美术设计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的创作经验。开始确立了尚真写实的主攻方向。
我七十年代中便与兆雄兄交往,其对艺术的热爱与痴迷令人难忘。他十分勤奋,即使担任工作繁重的广东科技报社社长期间仍笔耕不辍。由于其传统技法深厚,造型基础扎实,所以画路较广——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猎。
最难得的是,他为了将两画的造型手段与传统的笔墨功夫有机融会贯通,一直在艰苦地进行探索,甘于寂寞、处事低调。从他的近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良苦用心——画面色彩丰富、形象优美,构图丰满充实,笔墨秀丽凝重,豪放与稳健相谐,逼真而传神!题材虽然平凡,但却给人一种愉悦、积极向上、优美而生机盎然的感受。有一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写牡丹,层次分明,色调和谐,将牡丹雍容华贵的美尽力表现出来;写锦鲤,尤其写金鱼,将其体积、结构、色彩表露得唯妙唯肖、水灵鲜活;写葡萄,晶莹剔透、体积感强;梅花是传统题材,在他的笔下,显得苍劲潇洒、生机盎然 ……
他的山水作品,近年来以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为前提,在平淡的画面中注入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运用西画的空间结构和光与色,加上熟练的笔墨功夫和对诗词的修养,把诗意的美感融会于作品之中,使人平易亲近,力求达到雅俗共赏的视觉效果!
在长期的交往中,我感到兆雄兄头脑清醒,十分清楚自己在艺术上的定位,没有沾沾自喜于一功之得和一孔之见,用平常的心态、平凡的题材,绘画普通人喜闻乐见的作品。
兆雄兄的作品近年来不时在报刊发表,亦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对他的作品,当然会见仁见智。但事实上,他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欢迎!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