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雪蕴梅香 琴传妙韵

——记无锡市惠山区民进会员、民营企业家沈雪琴

发布时间:2013-04-08  来源:《惠山民进》编辑部

放大

缩小

alt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女企业家,她爽朗热情,可以让初次见面的人很快消除陌生感,她的真诚笑容,会让与她接触的人心情很快被同化,与她交流是一种享受。没有距离感,不用设防,心与心的碰撞很真切,在她身上体现了现代女性的阳光、自信和魅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自行设计研制,并开发出利用余热废气的蒸汽发生器、废热换热器等一系列高效率,低能耗产品。在压力容器行业中独领风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她的技术路线,节能效率都是一流的,在节能减排中,作出了骄人的业绩,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令世人瞩目。她就是惠山区民进会员、民营女企业家、无锡市沈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沈雪琴。

  她,1964年出生于江南鱼米之乡——江苏无锡洛社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她刚刚懂事的时候,在破旧的农屋里受到的启蒙教育,至今沈雪琴还清晰的记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因为是女孩子,所以奶奶对她更有特别的家教:待人接物要和善,心要细手要勤言要轻,要学纺织裁剪,描花绣彩。一提到她奶奶,她深情的说,奶奶出生在当时洛社地界上颇有名望和身家的丁家,和同时代的无锡荣氏家族一样,在上海开设工厂生产的“大无畏”牌电池,电筒产品曾誉满江浙沪。她奶奶年轻时乐于助人,经常慷慨解囊,接济乡邻。对着这个长着一对大眼睛的毛丫头,奶奶总觉得这个丫头有许多显眼的地方,手脚勤,能吃苦,脾气倔,脑子灵,点子不少,主意很多,人缘也很好!当然,当时奶奶不会奢望有多大的出息,也不过希望她能本本份份地过一个女人过的一辈子。谁能料到,二十年后的一个毛丫头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她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总在前列,挂上了红领巾,加入了共青团,在党的教育下,知道了雷锋,张思德,刘胡兰等光辉名字和事迹。如果说家庭对她的人品,人性有影响的话,那么学校和社会教育使她更深层次的确立了她的人生观。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国家建设事业。

  1980年,一个黄毛丫头已经成为容光焕发,风华正茂,广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的毕业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党校,成为一名政治经济学的老师,长长的辫子,大大的眼睛,散发着青春的气息,站在讲台上虽有几分羞涩,仍从容自信的把政治经济学讲的头头是道。

  她站在讲台上,其实已经站在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前沿的舞台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苏南乡镇工业已经如火如荼,尤其是原无锡县,经济发展如巨浪翻滚,GDP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被誉为华夏第一县,一度被认为苏南发展模式的典型。坐在课堂里的那些学生,就是掀起乡村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也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践者;站在讲台上的她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传播者,是改革开放乡村经济的观察者,这位老师眼见乡镇企业热火朝天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到商海中搏击,显露一下身手。她下海了!究竟是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大潮把她卷进来的呢!还是祖辈“大无畏”的创业精神,在她的细胞基因中被激活出来扑进去的;这已无从解释或者兼而有之,这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对她来说,是很自然和必然的结果。

  从讲台走向搏击的舞台,就像军事学校的教官放下教鞭去带兵指挥作战一样,所不同的是教官有现成的连队等着他去指挥,而她没有一兵一卒,也没有既定的目标,有的只是在茫茫大海中自己美好的理想。这时,一群中小学生嘻嘻哈哈打着雨伞在家门口走过。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情景,背着书包打着油布伞,赤着脚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行走,东倒西歪,左右摇摆,一不小心滑一跤,满屁股污泥,当时多么渴望有一双防滑的雨鞋!她突然好象想到了什么,心中思忖,谁还穿套鞋,球鞋,晴雨两用,孩子们太需要了。运动鞋既实用又时髦,突然眼睛一亮,“奇安特”!何不从这里下手。

  经过市场需求调研,让沈雪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也是自己能投身从事的行业。她毅然决定告别讲台,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回到故乡办起了鞋厂,如一只展翅高飞的海燕,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商海搏击。 从技术,设备,资金全方位的运作起来,她特地去鞋厂拜师学艺,从小心灵手巧的她,很快掌握了运动鞋生产的整个流程。回锡 办厂初期,沈雪琴家把家搬到了厂里,每天吃饭、睡觉都在企业,以女性特有的坚韧投身到企业的管理中。她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员工。大伙儿知道,跟着这样的女强人干事,不可能没出息的。在沈雪琴的管理下,全厂上下把产品质量视为头等大事,道道环节严格把关,出品的运动鞋每个批次都达到优等品率标准。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很快就得到客户认可,一张张订单接踵而至就是最好的明证。 产品打进上海南京等大百货商店,居然供不应求。企业投产几个月就有了不错的效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她笑在心里,喜上眉梢,原来老板是这么做的,钱是这么赚的,眼看着钱包一点点鼓起来,捧着沉甸甸的钱袋,喜极而泣。泪花未干,脸上绽放出快乐的笑容。

  这是她掘得的第一桶金。

  商场如战场,商海深不可测,社会是复杂的,生意场上一个老客户在鞋厂产销两旺之时,一下卷走了她37万的货后,销声匿迹,人去楼空......现实生活中的一落千丈对她来说,简直是当头一闷棍,37万,意味着她即刻倾家荡产;37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成果化为乌有。眼前一片漆黑,跌坐在卧榻上。她呜咽抽泣,真想哭天喊地的大哭一场,但她不敢也不会,因为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更不想把失败的面容展露在别人面前,因为她好强!

  面对现实,她也曾忽闪过一丝了却此生的念头,她最后冷静一想,难道我的命就只值37万吗?泪眼模糊的她,隐约看到墙角上一只蜘蛛,正在忙碌的编织着它赖以生存的网,看来它的网一生不知被破坏了多少次,一生又不知编织了多少只,它却不会因为网破而自甘灭亡,这是它的生存法则和方式。她突然领悟到一条哲理,人不能不如蜘蛛,世上绝没有不经过失败洗礼而成功的先例,失败是必然的,失败是痛苦的,但失败是成功之母。

  只见她捋了下额前的散发,头一甩,把凌乱的想法抛向后背。一个刚毅,倔强,不畏艰难的沈雪琴迎着风夺门而出......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她在这里作了最好的诠释。百折不挠,迎风搏浪这是成大事之人的可贵品格。

  她决定用私房作为抵押继续干。但是她太天真了,太书生气了。政治经济学是书本上的东西,是讲台上讲的内容,竞争激烈的市场,残酷斗争的商战,她看的太简单。当她又一次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的时候,她想了很多很多。几年来的拼搏,甜酸苦辣都尝遍,老板的梦破碎了,但人还得活下去,饭总得要吃的吧!

  此时,有人请她去钢材公司打工,她无言以答,想当年,大小也是个女老板,现在要做打工者,面子问题,尤其是女孩子,更看重这一点,但肚子是不讲面子的。她转念一想,我何不趁帮工的时候,向别人学一点经验,冷眼看市场,偷偷找商机,这不是蛮好的带薪学习班吗?这就是沈雪琴的风格,是她睿智和聪慧,如果换一个人,也就消沉下去。

  她的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推销员,把建材向建筑业推销,把板材向企业制造业,尤其是向生产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厂家推销。 为人热心、干练、沉稳、守信,这是许多客户对沈雪琴的评价。正是凭借这一点,沈雪琴的钢材销售客户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大。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她边打工边刻苦攻读,自学完成工商经济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这对于一个生意场上失意的人,尤其是一个年轻的女性,是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意志。或许“志当存高远”古训,培养着她高瞻远瞩的精神。她还搜寻阅读大量信息参考资料,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政策变化,经济走势,科技动态,国际金融等等,使她眼界更为宽广,思维更为深邃,像鹰一样俯视着大地细微的变化,捕捉有利的时机,机遇终于来了。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多年钢材销售经历,不仅让沈雪琴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更让她把眼光从钢材流通领域转向生产前端,经过市场历练的沈雪琴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具备创办实体的经济后盾。 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了对小锅炉的封杀令,这对于江浙一带大量的必须使用那些高能耗高污染小型锅炉的印染,纺织,制药,化工等厂家面临着停产的危险。她知道,小锅炉因为环保不符合要求,二氧化碳等超标排放,那么能否改造锅炉结构呢?她翻阅资料,几十年来无人问津,国外因为没有同类产品,因此也无从借鉴。不能等待,因为需要这样设备的厂家太多了,仅绍兴一地,印染行业就有477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机遇只给那些能抓住机遇的人,她决定成立无锡市沈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自己动手改造设备,大家没想到吧?一个文科政治经济学学士,工商管理学硕士竟然敢闯理科机械工程设备的难关!这恐怕又是“大无畏”精神在激发她敢于挑战的勇气的智慧。

  超标排放的锅炉关键是煤耗量大和热效率低,两者相互制约,如果能降低煤耗量,提高热效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当然这要比做件衬衣或奇安特鞋要困难的多了,但她抓住了牛鼻子,首先研制成功了新型蒸汽发生器,使10.0T/H蒸汽锅炉由常规每小时8吨提高到11吨。她又着手设计利用烟囱中排出的高温烟气,导入到她的废热换热器中,从而产生效能。同时,使污染物排放降低到最低限度。不仅解决了热能充分利用,而且还同时解决了向大气层排污的根本问题。

  对于使用厂方来说,利润最能吸引客户。上海强拓印染厂生产所需热能原来需用五台老式锅炉供给,通过沈能节能公司的设备改造,现用一台锅炉加两台蒸汽发生器就能满足全厂生产之用。煤耗由改造前85吨/天,降至目前50吨/天,每天省下35吨煤,仅这一项,上海强拓公司每年就可降低生产成本830万元,同时排放也达到环保要求。据预测,厂方投资50万元,进一套沈能节能设备,仅需四个月就可回收全部投资,每年可节省煤耗费用300万元,难怪老板们笑得合不拢嘴。

  但是,有些挑剔的客户在商谈中提出非常刁难古怪的问题,沈雪琴总能从容应对,以坦诚的心回答所有问题。客户们怀着惊疑的目光说“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她淡然一笑“这些设备都是我自己设计的,自己的孩子每一根汗毛都清楚,是吗?”即使生意场上的老手面对这位女强人,也惊得目瞪口呆,然后佩服的五体投地,翘起拇指连声说“佩服佩服”。于是,签单,付款,发货......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作为在长期在市场一线搏击的沈雪琴,同样感受到这场金融海啸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对老客户订单减少、新客户很少上门的残酷现实,沈雪琴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利用企业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采取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战略,迎战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业务下滑态势。公司技术人员针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需求趋势,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成功开发出一批节能减排环保系列产品。由于这些产品迎合市场需求,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2008年,沈能节能公司巧度难关,全年销售额同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增长。今年下半年,再传佳音,总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20%以上。 当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的时刻,沈雪琴的公司却红红火火,蓬蓬勃勃地发展着。

  现在,订货单源源不断,产品已誉满钱塘江畔,响彻太湖之滨,逐步辐射全国。单单绍兴一地,477家印染厂90%都用上了沈能节能公司的产品。这些高性能的节能减排产品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引起各级地方政府、行业专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国家有关部委在通过严格的考核审查后,为无锡市沈能节能设备和限公司正式颁发了生产许可证,一个更大的发展就在眼前。 随着企业产品线日益扩展、生产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现有的厂区规模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沈雪琴又在前洲 经济开发区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扩建了新厂区,高大宽敞的厂房内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化加工设备。厂区门口由原国家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题写的“沈能节能”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金光闪闪。

  当人们请教这位工商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管理这现代化大企业有何体会。她笑笑伸出两个手指,说出两个字“仁”“诚”。她说“仁”对员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做老总固然不易,当员工也不容易,凑到一起是缘分,应该协力同心,同舟共济,企业好,大家都好。“诚”,做生意要诚,对客户要讲诚信,诚和信是企业立于商海中不败之地的要义。谁要是动摇了这两个字,就是动摇了自己企业的根基。

  管理科学说到底就是管人,管人的根本就是管心。现在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展开来讲就是要“以人心为本,以人情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随便和几个员工交谈,他们笑着说“我们待遇是本地同类企业中最高的,伙食也是最好的。”一个插嘴说“沈总开会回来还带鱼给员工们吃。”细微之处显真情,鱼轻情重,一条鱼可抵得上一打规章制度,这是最“节能”的管理。沈总把节能做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你佩服吗?

  正当我们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传来了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召开的消息。我们注意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重视节能减排产品的开发,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巨大推动力的利好信息,,现在公司上下正积极部署明年的生产安排。他们计划拿出三大类二十多种型号的产品供应市场,满足需求。

  那一年,无锡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大地一片银妆“梅花欢喜漫天雪”窗外几枝红梅,殷红的花苞竞相绽放,散发着丝丝幽香,红梅映雪,雪映梅香,相得益彰。远处传来动人的音乐声,时而粗犷豪迈,似巨浪翻滚,一泻千里;时而委婉细腻,似行云流水,轻风拂柳,使人陶醉,令人神怡。这简直是沈雪琴性格的写照,在她身上有刚毅的气概,又不失一个女性温柔的品性,刚柔相济,柔中有刚,才使她在商海中自由遨游。

  一个企业家、一名民进会员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践行者。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始终是一个公民的道德义务,更是一名民进会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沈雪琴没有忘记奉献社会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她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自己的成功得益于时代,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财富来自社会,理应回报社会;在民进惠山区委的协调下,多年来,她积极参与扶贫助学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微薄之力,在为无锡市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也为共创美好、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她 先后扶持贫困学生60多位,2007年赞助贵州黄平县学校教学楼15万元,2008年捐款四川地震30万元,2009年为民进惠山区委《广西民进营养工程》捐资10万元,2010年捐款玉树地震10万元,2011年向无锡市前洲小学百年庆典捐款7万元,2012年向新疆霍城 民族双语学校捐资5万元。  

  沈雪琴,一位从农村天地中走出来的女性,凭着特有的勤奋与执着,靠一双勤劳的手,开始了一份属于她自己的事业,把青春和欢乐融化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她也从成长过渡到成熟,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其实,做生意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能吃苦、不满足、有诚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支持。在创业的天地里,男人能办到的事,我相信自己也能办到。”这是沈雪琴对自己20多年来走过的创业历程的最大感悟。

  是的,她正在节能环保的另一座山峰上攀登。沈雪琴从事的是一项充满阳光的产业,我们祝愿她的事业永远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     责任编辑:zhangru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