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故乡情 中国梦

——记河南省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河南泓皓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现

发布时间:2013-05-17  来源:民进河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林州市历史悠久,早在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就已置县。而让林州闻名于世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有着人造天河美誉的红旗渠。在修渠过程中孕育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林州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继“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之后,进入新世纪的林州人又勾画了“美太行”的蓝图。在林州“美太行”建设的热潮中,在献策出力的民营企业家的队伍里,我们注意到一个复员军人的身影,他正在书写着当代林州人的一段新传奇。他就是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河南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河南泓皓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州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文现慈善基金的创立者和出资人刘文现。

追寻梦想

  刘文现,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后白璧村。后白璧村地处一个叫皂角岭的地方,自洪武四年,刘氏先祖千里迢迢择此而居,图的是后山坡那一大片如白玉一般的大石壁,遂起名为后白璧。

  1986年刘文现怀揣着梦想参军入伍,在一二八师三八二团服役三年。退役后的刘文现,心中的梦想也得到升华,除了改变个人的命运之外,在有能力和条件时要造福桑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但家乡贫困落后的现状,实在不具备让他的梦想起飞的条件。于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开始追寻梦想的征程。

  他刚开始一贫如洗,做小买卖赔了不敢回村里,就在县城水泥厂人家煤球房里借住。熬一锅稀饭吃好几顿。一次有个小孩吃了半包方便面就扔了,他饿得不行,捡起来就铬渣铬渣吃了。后来跟人去天津打工挣了几个钱,听说开矿来钱快就直奔信阳去了。“开矿是个无底洞,挣点投点,挣得快投得快。后来矿的行情也不好,再加上开矿有污染,良心上过意不去,就赔钱卖了,手里还是没落下钱”。“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个时候信阳开发羊山区,凭着军人的果敢睿智、坚定沉着的个性,凭着林州人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格,赢得了大项目。化蛹成蝶,蛇蜕龙变。五年,一座新城信阳羊山新区正在崛起;五年,对于刘文现来说却在凤凰涅槃中完成了浴火重生!

  他现在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河南泓皓置业有限公司,如今已由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手工业社发展成为河南省房地产业重点骨干企业和规模企业。 公司历年承建工程的合格率为100%,优良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先后摘取了省、市级优质工程奖50多项。刘文现先后被评为省建筑业优秀经理、省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信阳市经济发展优秀人才、信阳市优秀企业经理,并多次得到政府特别奖等多项荣誉。

  复员军人、民进会员刘文现,不仅有很深的民进情结,而且拥护共产党,对祖国无比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无论在哪里、在任何场合,他都保持军人本色,恪尽民进会员职守,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只要是民进组织的活动,他一定参加,只要是民进组织的捐款他一定慷慨解囊。四川汶川地震他踊跃捐款,云南贫困地区孩子上学他给予资助。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他又讯即拿出10万元通过民进中央开明基金会,赈济灾区,奉献爱心。

  他作为民进安阳市委委员,他常常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履行职能、建言献策中去。在今年召开的安阳市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他提出的《关于加快示范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安阳市新型工业化的建议》被列为安阳市人大重点督办提案。

  他作为民进河南省委经济界会员联谊会副会长,每年都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增强联谊会的活力和凝聚力。他出资为民进安阳市委妇委会、民进安阳艺术团开展调研及公益演出活动;他资助摄影家“重走长征路”,拍出大量精美优秀的图片,在全国摄影家图片展览中获奖;他协助安阳市委统战部举办“同心同德建中原”主题活动。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刘文现连续3年被民进河南省委和民进安阳市委授予优秀会员;连续3年获社会服务一等奖;2011年被安阳市委统战部授予安阳市统一战线先进个人;2011年林州市慈善总会授予他“慈善金奖”的荣誉称号。2012年入选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

“让父老乡亲过上有尊严的好日子。”

  近几年来,刘文现为村里建设共捐资累计300多万元,使村子的落后面貌大为改观。

  文现首先捐资150余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拆旧房200间,通胡同20余条,村里的道路、大小胡同、户内户外路面3万3千余平米全部平整硬化, 实现了后白璧村的村容村貌的五化一提升(硬化,美化、绿化、净化、亮化,提升了村庄品位)。并在村东头新开了一条宽5米、长300余米的南北大道,使原来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变成阳关大道,村民将其命名为“文现路”以表感谢。接着文现又捐资60余万元用于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重点用于建造村内自来水工程。先根据地势新建压力蓄水池,再把管线通到各家,让全村六百余户人家都用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随后又捐资50余万元用于扶危济困,其中每年重阳节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一袋大米、一桶食用油,在春节期间为困难户发放鸡蛋、猪肉各5斤和200元现金。为了美化村庄,文现 在村边栽了2000余棵杨树。还从外地引进4000 多株绿竹和20余种花卉等景观植物,栽种在路旁的绿化带和小花园里。 一丛丛翠竹生长在北方的林州,而且是在雪花飞舞的季节,你或许有些不信,然而这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竹种在门口,以青葱葳蕤展示着村中生机;竹种院里,以梅鹊窗花映照着农家喜气;竹种池边,以北方的清雅媲美着江南的婉约。

  刘文现对所做的这些并不满足,还在着力打造着他心中的“林州最美乡村”计划。

  2013年春节前的后白壁村,得知书画艺术家来村里义写春联,数百名村民早早来到广场布置场地。只见一位位技艺高超的书画艺术家在纸上挥豪泼墨,激情满怀地为乡亲们写春联。乡亲们一边观赏,一边帮着抻纸添墨,等待着把美好的祝愿带回家。只见整条街道纸墨飘香,春联和“福”字铺成一片喜庆的“红地毯”,把后白璧村映衬得格外美丽。村民刘富生激动地说:“去年文现就买纸请人给我们写春联,今年又请来书画家来给我们送文化,真是让我们高兴得蹦起来了。”“由衷地感谢我们的文现,带领我们走向了新生活,我是个农村妇女,不会用语言来表达,我作为鼓手,我就用这个来表达全村人的内心感受”。说着村民赵俊凤眼里噙满了泪花,手猛地舞动鼓棰,一阵阵咚咚战鼓过后,村民们自发地扭起了秧歌。“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正是后白璧村真实的写照。一幅幅神采飞扬、寓意深刻的春联,别开生面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同灯塔将文明之光照亮乡野,在无形之中改变和提升着乡亲们的思想文化素质。

  一位路过这里的外地人说,如此纯朴、和谐、美好的地方,必定能创造出幸福甜美的新生活。

  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张婆婆的孙子就要聚媳妇了,她虽已八十高龄,但在为孙子举行的庆典上扭起秧歌,还自编自演,说了好多歌颂村里的顺口溜。“俺孙子娶媳妇,高兴得我心里没法说,八十多岁又出样儿,谁知咱心里实在甜。这些年,村大变。多亏了慧丽和文现。”是的,后白璧仅2012年就有20多对新人喜结良缘。这在3年前,后白璧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拉大等原因,农村娶妻难相当突出。“好女不过皂角岭”就是当时的辛酸歌谣。村民们说就连文现要不是走出去闯出一片天,也很难能娶上媳妇。

  他的爱人汪慧丽为了实现刘文现回报故土的夙愿,同他一起回来扎根农村,在村里领导旧村改造。“饮水思源,回报家乡”,这是后白璧老百姓集体联名送给他们夫妇的锦旗上的一句话。这是群众的肺腑之言,更是他们两口子的坚定实践。村民们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妇女们精心编了方言快板,老年人饱蘸笔墨写了长长的感谢信。“刘文现是后白璧自始以来出现的最罕见的人物,是颗璀璨的明珠”,“为后白璧投入三百万元,使后白璧乡亲过上小康生活”。信手从里面掂出几句,就足以看出人们对刘文现的无比敬意。一位叫刘海生的老党员说,“我现在要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逢人就讲支部好,村委好,刘文现好!”七十高龄的他,还亲自撰写新闻稿件在省市报刊上发表,称刘文现是当代活雷锋。

“我的钱不算多,但我愿意让有限的钱给最需要的人,让钱用到刀刃上,具有人情味。”

  “山西女孩桑雪丽出院了!”这消息像暖流一样在晋冀豫三省的众多网友之间流淌着。刘文现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桑雪丽是山西省平顺县西井山村的一个17岁的小女孩,在五、六个月大时就被父母遗弃,遇好心人桑增生把她抱回家抚养,在六岁和14岁时抚养他的兄弟俩先后离世。由于家庭的贫困,桑雪丽也错过治疗心脏病的最佳时机,医生说如果再不进行手术治疗,最多还有四、五年的寿命。男儿有泪不轻弹,刘文现看着网上的介绍和图片,潸然泪下,当即发帖表示愿意承担雪丽的医疗费用。在刘文现的影响下,网上募捐迅速攀升,雪丽的医疗费用很快就筹够了。2013年1月5日桑雪丽成功在北京进行了手术。一场牵动全国网友救助桑雪丽的“爱心行动”,彰显了人间大爱。

  2010年阔别多年家乡的刘文献夫妇回家过年,车进不了村子,煮不了饺子,看不成春晚。故乡仍然这样落后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在飘忽的蜡光中过年的经历,深深刺痛了这对夫妇的心。刘文现随后就在林州市慈善总会举行的“盛世阳光·慈善花开”晚会上捐款1 00万元。

  “我带着慈善的关爱走进大学,将来我一定将慈善传播四方,用爱心和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11年8月17日下午,林州市桂林镇坟沟村的王志方接过5000元慈善救助金后动情地说。王志方是林州市一中的学生,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但他的父母均为残疾人,家庭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为学费一家人犯了难。刘文现响应林州市慈善总会开展的救助活动,圆了王志方的大学梦。

  为鼓励学子发奋学习,长大成才,为民造福,刘文现在2011年大学新生入学前,给村里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发放3000元助学金。从2011年起,他先后两年参加慈善总会的助学活动,资助了40名家庭贫困的优秀大学生。

历史只要播下有价值的种子,总有一天,在你想象不到的时候和想象不到的地方,会有可喜的收获。”

  一个人的历史,一部慈善的诗篇。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影响林州慈善的轨迹和潜力。林州慈善所产生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一直为别的地方所赞叹和羡慕。

  在2011年林州“慈善一日捐”活动大会上,刘文现捐款30万元。2011年,他荣获林州市“慈善金奖”。2012年,被林州市慈善总会授予“慈善家”称号

  2013年2月27日,林州剧院,鲜花锦簇,爱心飞扬。林州市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林州首个个人出资成立的慈善基金——“文现慈善基金”揭牌仪式。

  这次刘文现又捐出了500万元。“文现慈善基金”将紧紧围绕三个主要领域做出善举:一是关爱青少年成长方面,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就业等;二是关注弱势群体,助老抚孤;三是资助涉及社会核心价值的重大文化活动和慈善活动。

  “我将带着刘叔叔的爱心走进清华大学,我一定要学好知识,回报社会。”2012年8月6日,于成亮泣不成声地说了这番话。于成亮是林州市一中学生,在高考中以673分的好成绩摘取了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桂冠。和于成亮同时受到资助的还有11名学生,他们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刘文现对这十二名大学生每人资助了1万元。2011年的时候,刘文现就已经对林州考入清华、北大的12名学生,每人资助了1万元。对此,有人曾不解地问刘文现:“不要搞锦上添花了,还是多搞些雪中送炭好。”刘文现答道:“你不知道,寒门学子难呀!林州考上清华北大的多数学生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家庭条件还不是太好。虽然钱不多,但对于这些考上名牌大学的优秀孩子来说就是个帮助和激励,会对他们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果不其然,2013年寒假归来,这些学子急切要向刘文现汇报学业。2月7日,林州市慈善总会为他们举行了迎新春座谈会,当场宣布刘文现将继续为以后考上清华、北大的林州学子承担全部学费的决定,受到刘文现资助的学子们纷纷发言,表达感激之情。于成亮的发言说出了学子一致的心声:“今天慈善助我成学业,明天我定行善于天下。我们一定不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多长本领,将慈善之火炬坚定不移地传递下去。”

“凤凰新城这个项目可是让我睡不着觉的项目啊!”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刘文现铭记并践行着习总书记说的话。知情者都谙熟每每成功的刘文现做事有三个秘诀:一是做大,要做就做龙头;二是抢快,出其众所不备;三是先行,创新领域,不随波逐流。别人在城市里搞房地产,他却走进农村立足民生;别人争抢土地,毁耕毁林,他却炸山拓荒,化腐朽为神奇。他的梦想就是要让家乡的农民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建一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新型农村社区。

  刘文现坦言:“凤凰新城这个项目可是让我睡不着觉的项目啊!”睡不着的是他活跃的责任感的骚动。可残酷的现实是那样咄咄逼人……从市区的龙头山向东北,这条“龙”身绵延数里。在曲山东部有山如凤凰展翅,和龙头山遥相呼应,人称“凤凰山”。凤凰山名字虽美,但附近都是废弃的采石场、石灰窑,这是长期以来村民们采石留下的遗迹,废弃的久了,一片荒芜破落的景象。无论你怎么想象,也难把这里梦幻成一个漂亮的山景小区。刘文现就有这个能耐,只见他大手一挥,这片蛮荒之地便顿时孕育了勃勃生机。

  刘文现信心百倍地描绘着未来的图画:“在700亩山地、丘陵地带,将依山就势崛起 150栋住宅楼,总投资需要10亿元,我计划 3年建成。建成后可以容纳横水镇北部十几个村的5000多户农户入住,总人口达到 2万人。我有信心把这里建设成为林州城东的一座漂亮的凤凰新城,像展翅的凤凰一样美丽!”

  安阳市市长马林青来了,原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政治部主任、少将申学魁来了,省市有关领导都来了。林县老书记杨贵专门致信并题词。十八大代表王生英通过调研还把它作为典型向大会提交。安阳市委统战部落实中央、省统战系统“同心同行”精神,组织各民主党派的“同心”实践活动基地也选择在这里,并重点打造了“同心”工程。凤凰新城很快上升为省、市重点工程。这就意味着林州打造的新型农村社区凤凰新城走出了安阳地域,成为全省大事,意味着林州市新型农村社区打开了广阔视野,从此举世瞩目。

  2012年7月17日,林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启动仪式在凤凰新城隆重举行。接着便是一派大项目大动作大到位的景象。不遗余力全方位推动开始了:林州市四大班子领导日夜兼程抓协调;横水镇倾巢而出作保障;城建土地环保等部门搞测评、办手续;电力部门拉专线;公安部门维护秩序。

  激情尽情燃烧!创业潮涌东方。随着事情的推演,“幽谷”里传出正能量,人们看到了又一个神话。在火热的施工现场省市领导称凤凰新城是“冲出洼地,化腐朽为神奇;构筑高地,树农村社区旗帜;美太行的壮举,咱老百姓的福地。”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三年来,在刘文现的强力支持下,一场规模空前的惠民建设热浪席卷后白璧,席卷林州东部城乡,凤凰新城把偏远贫困地区和“林州滚滚发展的洪流”连接起来。三年来,刘文现光向社会累计捐款已有 1000多万元,可他对自己却很吝啬,常常坐在项目部的板房里,端一碗白菜面条,嘶溜嘶溜吃了,然后一碗面汤,又呼噜呼噜喝个精光,用手一抹嘴说一声“真得劲!”。一碗面,盛的是本色,装的是力量。

  凤凰展翅高飞,新城照亮未来。谁都深信不疑。对泓皓,对文现,对林州,呈现出的不正是这样一幅美景吗?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     责任编辑:zhangru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