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翅的天使
每个生命来到世上都是一尘不染的纯净。当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会带给父母无言的感动,看着孩子在温暖的襁褓中恬淡地睡着,偶尔在梦里笑出声来,做为母亲是多么的幸福,每一个家庭都会因新生命的鲜活而感觉生活幸福美好。
从怀孕开始,每一位母亲都对孩子寄予着种种的祝福:健康、聪慧、美丽、善良。可有些孩子落地的一瞬间就注定他们不一样的人生。他们像其他孩子一 样躲在妈妈怀里吮吸着乳汁,像其他孩子一样双手抱头像在胎里一样酣畅的睡着,更像其他孩子一样慢慢地学会翻爬、学会站立、学会走路 。他们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可是,命运,早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就无情地夺走了父母最起码的祝福和孩子最起码的拥有。
先天性生理缺陷,这样的医学诊断像巨蟒一样节节吞噬着父母的身心,有的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有的家庭从此暗无天日,而有的家庭却从未放弃过信念,还给孩子一片纯洁天地,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
民进会员张温静就是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她尝尽了为人母的喜悦,更尝尽了为失聪儿子付出的艰辛,为了孩子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她承担起母亲和老师的双重责任,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地学着说话,学着做人,那种艰辛不是常人能想到的。孩子成功了,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很不错的单位工作,生活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作为一位残障孩子的母亲,她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传递给更多的家庭,她想尽力来帮助那些被命运捉弄的孩子,于是她开办了一所咸阳康复教育学校。
去年,民进咸阳市委会慰问康复教育学校,这是我第一次见张校长,她是一个精神饱满的四十多岁中年妇女,在她的引领下我们来到老师集中培训交流的办公室,她们的年龄大约二三十岁,一个个阳光热情。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康复教育,一个老师带三个孩子。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教室,推开门,里面仅有三个孩子和他们的母亲,没等张校长说话,孩子们就朝着我们这几个陌生人笑着说:“叔叔阿姨好,”每个字都像是嚼出来的,尽管发音很不准确,但听了很温暖,他们象阳光下的向日葵,眯着眼睛微笑着,散发着阳光的味道。张校长说孩子教育干预的越早,便启蒙的越早,发音就越好,交流就越顺利。
在第二个教室,有一个失聪且脑瘫的孩子,来的时侯什么都不会说,口嘴歪斜,面貌奇异,对他几份怜悯之余多了一丝害怕,老师说他现在是可以说话的,这样一个孩子能说话真是生命的奇迹。我把他拥在怀里,孩子轻轻地抱着我,我抚摸的他的头,心理涌出一阵阵心酸,我噙着泪水不想让他感到我的心痛,不想给他任何信号让他感觉到他们与常人不同。紧接着我们去了第三个教室,这里有一个孩子让我觉得更为惋惜,他在上初中时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智力,他现在的智力比三岁小孩还低,他就像一朵即将开放的花朵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渐渐的萎缩了。他对我们微笑着,或许他知道人间最美的语言就是微笑,或许他的微笑是顽强与命运对抗的一种诠释。接着我们去了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教室,他们不管是哪种残疾但他们的心是阳光的。
张校长说二楼全是些小不点,我的心突然紧缩了,鼻子一阵阵发酸,推开门一个小男孩大概四岁,手舞足蹈跳起来摸着我们的同事,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因生理不健全影响到性格的完整性,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当他说叔叔阿姨好时我们几乎惊呆了,他发音完全正确,吐字清晰,没有任何不妥,我们看到这样的孩子欣慰地笑了,老师让他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认真地表演着,不怯生,不自卑,用信心演绎着歌曲,我很想陪着孩子一起唱,可喉咙哽咽着,一阵阵发紧,眼泪还是忍不住的落了下来,与他们相比不得不承认他们是生活的强者。
张校长给我们讲述着办学的艰辛,她眸子里始终流露着幸福、坚强、自信的眼神。她说再困难首先要救孩子,多一天教育,多一份成长,多一份自信。他让孩子要从这里走出去,走进普通学校,走向主流社会,这是她的心愿。从这里走出去的已经有两名同学步入了大学生活,说到这里她眼里莹闪着幸福的泪花。她说她最对不起的就是这里的44名老师,她们于家庭不顾全身心的投入到他们的事业上,好多老师都是从一个人变成了一家三口的生活,但还是坚守着她们的信念,她们在这里学会了阳光,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微笑。张校长说他们每月只有800元的工资,可他们仍然不离弃这些孩子们,因为孩子需要他们。
勇于面对生活,才是生活的强者。孩子们的阳光、家长们的坚强、老师们的执着,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让大家一起为他们祝福,为他们祈祷,大家手牵手,心连心,为这些折翅的天使架起一座通向彩虹的桥梁,托起一轮绚丽的红日。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