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挺然之节 苍然之姿

——邓晓岗中国画浅析

发布时间:2013-07-02  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6月16日12版

放大

缩小

  

 
(邓晓岗,男,1967年生,研究生学历,重庆市江北区民进会员,现为国务院管理局特聘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重庆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重庆巴渝名家书画馆馆长、重庆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院理事。 其音乐作品以原创巴渝民歌、军歌作品为主,重要的音乐作品《石工号子》、《咏竹》等收录于中央音乐学院教科书中,所作词曲也为阎维文、杨洪基等众多知名演唱家传唱并获得高度赞扬。其书法笔气绵厚,章法宽舒,收放自如。绘画上,多善用书法线条,水墨花鸟、古柏森林等在传统笔墨基础上不宥于传统,道法自然,用笔自由,变化无穷,有大气挥洒、疏密有当、简约硬朗、奔放激扬的艺术风格。

  邓晓岗习画不过10年,然而其30年的书法功底为他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端详邓晓岗的劲竹、古柏、寒梅、残荷,总有一股古韵新风扑面而来。其中的古柏与墨竹,更是神韵清幽。

  邓晓岗所画古柏,主干均势如苍龙虬曲。其侧锋行笔参差错落,刚劲有力,节奏分明,山水画中的皴擦点染等技法亦随笔而出。在古柏树枝的画法上,邓晓岗以长锋逆推出锋,树枝遒劲。他还大胆运用水墨互破的技法,以破笔点出古柏的树叶。圆润茂密、生机盎然的树冠,与苍劲傲然、历久弥坚的树干形成鲜明的对比。落墨枯湿相间的古柏气势古朴而雄沉。

  墨子云:“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邓晓岗师古不泥古。他初作墨竹,即追求古韵。两宋以降,文同、苏轼,元至高克恭、李息斋、宋克,明人王绂、夏昶、姚绶乃至清代郑板桥、蒲华等诸多画竹大师的经典之作,邓晓岗逐一研究。他把笔墨的枯润浓淡、轻重缓急、疏密聚散等运用于竹丛、竹竿、竹节、竹枝、竹叶的描绘之中,画面上竹之反、正、向、背、转、侧、低、昂、雨打、风翻均姿态各具,使得风竹柔中见刚,雪竹冷峻生动,老竹苍枝凛然。

  邓晓岗爱竹如痴如醉。为了画竹,他在花园遍植青皮竹、钢竹等十余种竹子,常常一杯养心清茶,静看竹子四季变化。《出林图》便来源于其写生观察的灵感。他在画中准确地抓住了新篁出林时的各种姿态特点和精神气质,一簇簇只有几片俏皮竹叶的新篁突然高高地伸出一大片茂密的竹林,形式新颖而富生活气息。

  邓晓岗视写生为创作的基石,但凡有暇,总要外出写生。他三下蜀南竹海,使笔下之竹形于尘世而神于化外。他还曾踏访各处园林,观森森古柏之形态,叹鬼斧神工之造物。四川广元的千年汉柏,黑龙江伊春的原始森林,都成为他笔下的灵物。因此,邓晓岗丈二匹的水墨原始森林之作所以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在于该画气势恢宏,更在于他表现原始森林这一题材时,把生活中对森林的感受融于严谨的构图与缜密的章法之中。画中天地氤氲,近树古老而挺拔、苍劲而荒野;远树朦胧而茂密,萧疏而秀美,亦如在弹奏一曲水墨森林的交响曲。

(责任编辑:吴胤)

作者:曲全绳     责任编辑:wu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