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音醉草原 筝声传丹心
——记民进通辽总支副主委王晓红
1969年,王晓红出生在辽宁朝阳,其叔父王天一是中国著名的古筝艺术家,由于其对新筝发展的巨大贡献,被称为“新筝艺术之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王晓红自带天然的乐韵,从小就展露出在古筝上的才华,凭着自己天分和刻苦的努力,在专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她让筝乐回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他带领学生随同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三次出国访问,出访国家和地区达31个。
2002年,随着新筝在音乐界展露头角,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领导看到新筝的发展潜力,力邀王晓红及其部分团友在学院内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古筝新筝系。在本职工作中王晓红表现突出,她是科尔沁职业艺术学院古筝新筝系主任,专业学科带头人,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古筝精品课程负责人,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古筝教育家称号。全国古筝考级考官、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东方乐团副团长,多次受国家文化部门调派到法国、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
从教多年,王晓红桃李满天下,所培养的人才遍布28个省市及多个国家。在由香港中华文化艺术节组委会、香港艺术联会举办的第七届国际音乐艺术大赛中国赛区选拔赛上,王晓红带领21名古筝新筝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选手经过激烈的角逐,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荣获金奖8个、银奖6个的好成绩,王晓红被授予国家级艺术导师称号。
她在全国公开发行了《中国筝岛报告》、《王天一原创筝曲教学纲要》、《筝乐的回声》等著作,出版示范演奏光盘8片。2008年10月15日,王晓红在通辽市东方影剧院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晚会古韵悠然,旋律优美,王天一老师更是倾力助阵,获得了各方赞誉,演出后公开发行了音乐会光盘,在通辽掀起了学习古筝新筝的热潮,为打造通辽市古筝名城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晓红事业上的成就和谦逊的人品,让她的同事时任民进通辽总支副主委的刘长林非常欣赏,刘长林爱才惜才,多年来为组织吸收了许多优秀人才,他坚信自己这次更不会看错,他积极热心地与王晓红沟通,让她了解民进,关注民进,介绍她参加组织活动。在民进这个大家庭中,王晓红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民进人对社会对国家所特有的情怀,触动了她。随着了解的深入,她加入民进的心情日益迫切,2006年,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民进通辽总支的推荐下,王晓红终于成为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光荣一员。
参加民进之后,她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学习统战理论,也承担了很多工作任务,在领导的关心,同志的帮助下,王晓红从一名普通的会员成长为民进通辽总支副主委、通辽市政协委员。
通辽是王晓红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她的梦想、她的事业、她的家庭,作为通辽政协委员,为了通辽的发展她更是责无旁贷,认真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她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众多有建设性的提案,其中《关于在市博物馆内设立艺术精品展厅的建议》、《关于加速高职高专教师绩效工资进程的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作为民进通辽总支信息的主要撰稿人,她所撰写的多份稿件获得各级媒体的报导,扩大了通辽民进的社会影响力。
王晓红,第一次见她,你看到的是一个温柔浅笑的女子,有如一株兰花,淡淡幽香。深入接触,才发现她有着那么多的梦想和执着,在她身上,你会看到一个为了古筝新筝音乐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的女性,你会看到一个饱含家国情怀的民进人,“但以天音传草原,筝声袅袅表丹心”。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