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之花”绽放教育沃土
——记淮安市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民进淮安区一支部邵娟老师
民进淮安区一支部会员、江苏省淮安中学邵娟老师荣获市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邵娟老师,199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同年分配至江苏省淮安中学,2012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她 多年承担高三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徐长俄、张曦、王佩坚等同学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坚守,20载青春吐芳华
“我爱我们的学校,6年的淮中学生,20年的淮中教师。1992年和我一起分配到淮中的女教师,大多飞走了,当年的同事们戏说她们是“飞鸽牌”,说我是“永久牌”。这话没错,我是永远的淮中人。”邵老师在《教师要学会爱》一文中曾深情的写下这样的话。
她曾荣获全国“创新写作杯”、“圣陶杯”征文指导一等奖,江苏省“木中杯”、“苏教国际杯”作文大赛指导一等奖;全国“创新作文”大赛、江苏省“新高考杯”作文大赛、淮安市“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复赛指导二等奖;淮安区中小学纪念建党80周年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指导一等奖;淮安区高三教师专业知识技能语文学科一等奖等。
一路播种、一路收获。邵老师参加编写的《高考复习指南》《新课标新教材一体化》《高中新课标同步创新课堂优化方案》《文学名著赏析》获得一致好评。她曾参与省级课题“课堂素质教学模式最优化研究”、市级课题“语文专题教学的功能和实施”的研究,主持区级课题“高中语文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她撰写的多篇论文荣获全国“三老杯”三等奖、省“师陶杯”三等奖、省“新世纪园丁杯”优秀奖、市一等奖等。
坚守,是一种品质,坚持自己的事业不轻言放弃,以一种古道热肠的衷情守望着教育的未来。邵老师20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淮中这片沃土上,用青春浇灌出自己绚烂的教育之花。
奉献,100%的教师情结
邵娟老师深爱着她的学生,正如她所说:“无论是慈母式,还是严父式,只要我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100%,而不是1%、2%,只要我们真正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不再是难题。”
邵老师亲手创办了淮安中学小荷诗社、荷韵文学社,出版《荷韵》诗集2本、《荷韵》报纸22期,多次组织、指导社员参加诗歌竞赛。
2007年10月28日下午,全国著名诗人、省作协副主席、淮安作协主席赵恺携淮安作家协会会员来淮安中学参加“贯彻十七大,作家进校园”诗歌朗诵会。邵老师带领着小荷诗社的社员们与诗人赵恺面对面,并向各位作家及来宾献上了自己创作的《青春的味道》《他和她》《朋友》《那夜》《爱溢》《父爱》等作品。舒展流畅、感情真挚的诗句获得了作家们的好评,
邵老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读书会、征文赛、辩论赛、演讲赛、课本剧表演、参观访问等,逐步形成了“成人与成才”并重的教育特色。2008年,邵娟老师任教的高二(30)班被表彰为“淮安市周恩来班”。2012年,她精心策划的《淮安颂》独具韵味的方言吟诵在淮安区门户网站广为流传 ,在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此外,由邵娟老师编排、指导的话剧《国歌》、大型诗歌朗诵《高三之歌》、《纪念之歌》等节目多次在校“一二·九”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学总理,创三好”文艺演出中获奖,受到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
20年来,她担任过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但是始终没变的是,她那一份敬业奉献精神的执着与践行。一路走来,一路欢歌,邵娟老师一直坚守站在淮安中学的三尺讲台上,用情用心用爱做着不平凡的工作。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