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铮铮豪情巾帼英姿 殷殷柔情公仆本色

——记民进广元市委副主委、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素英

发布时间:2013-11-04  来源:民进广元市委会办公室

放大

缩小

  她有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工作、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由衷的热爱,她爱笑,阳光灿烂的微笑感染着身边每一人,让人心情愉悦、倍感温暖,她是一个真诚、随和的人,更是一位豁达坚强、睿智严谨的铮铮“女汉子”,工作上周密大胆、耐心细致,冷静沉着、刚毅果断,让许多人为之佩服,不得不感慨“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她,就是历任广元市审计局副局长、广元市苍溪县副县长等多岗职务,时任民进广元市委副主委、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的优秀女干部刘素英,她还是广元市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常委,广元市第六届人大代表。

好学不倦的“求知者”

  刘素英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她始终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看实情、了解实况,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与乡镇、部门、企业的同志一起探讨思路、研究方法、制定措施,不断拓宽视野、提高素质,截至目前她已先后撰写《关于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思考》等调研文章12篇,在《县域经济》、《农村建设》、《西部发展报》、《魅力乡村》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金融如何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对策分析》等6篇文章,其中《打造生态品牌,建设乡村旅游大县》编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系列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川科技经济研究院《探索——建国60周年特辑》,在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区域经济》杂志发表并荣获特等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苍溪打造川东北招商引资洼地》被转载收录人民日报出版社《时政专辑》和求是杂志社《党旗飘飘》文集。

  她坚持: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就能为群众解决更多的问题。

群众心里的“贴心女儿”

  刘素英喜欢往农村跑,到群众家里“做客”,喜欢和群众聊天,她说这是了解群众意愿,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好途径。教育是民生之基,为了让更多学龄前儿童,特别是边远山区贫困儿童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刘素英想法设法,整合圆舍、师资等资源。创新建立了“流动幼儿园”,有效解决了边远农村儿童“入园难”问题,看到自家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开心的上幼儿园,家长们笑得合不拢嘴。新农合是农民的“救命钱”,刘素英积极组织协调,提高了新农合补偿封顶线和补偿标准,扩大了慢性病补偿种类,全区2013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100%,让参合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有效缓解了群众“有病不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一项贴近民心的惠民政策,为确保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该项政策,刘素英指导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对所有在家参检对象一律车接车送,并安排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检查,同时入家入户对即孕妇女开展孕期保健服务。刘素英还时刻牵挂着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经常上门看望留守、贫困、患病的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为他们送去粮油、棉被等生活物品,和他们聊天谈心,鼓励他们勇敢坚强,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营造幸福生活的勇气和信心。2011年12月,刘素英在春节慰问的途中,了解到一户家庭父亲瘫痪、儿子重伤昏迷,母亲艰难持家的困难情况时,她当即捐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并鼓励她们一定要坚强,随行同事纷纷解囊捐款,母亲感动的直掉眼泪。2012年3月,了解到烧伤少年祖荣甫的困难情况后,刘素英急忙赶往成都医院,看望孩子并送上52100元募捐款,以解燃眉之急。今年重阳节,刘素英去看望乡村贫困老人,陪她们一起过节,老人拉着刘素英的手舍不得放开,感动地说:“好闺女,现在党的政策好,看病有新农合,你们又来陪我们过节,开心啊”。

  她坚持:群众满意是我奋斗的目标,我是人民公仆,工作干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领导手下的“得力干将”

  刘素英责任心强,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细数她的履职经历,每一个岗位都记载了耀眼的成绩,她以实力和才干获得了领导的肯定,成为了领导的得力干将。2006年至2011年,刘素英在广元市苍溪县任副县长,她积极推进旅游文化发展,稳步推进和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供销社改革,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双进、新网四大市场工程,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增长,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发展,苍溪县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体育工作评估优胜县,这些称号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她的辛勤与智慧。2011年刘素英调任至广元市利州区任副区长,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工作,刘素英狠下功夫,加倍苦干实干,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她注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致力于改善全区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启动了县域生本教育教学改革,全区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各类教育成果跃居全市前列,建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社科普及基地”被表彰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医改工作是她狠抓的重头戏,在她的带领下,全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利州区被评为“四川省结核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四川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她领导计生部门全面兑现“两奖两扶”、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奖励等惠民政策,诚信计生、阳光计生、依法计生经验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全省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区),多个基层计生服务站创建成全国优质服务先进站;她坚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灵魂,花大力气狠抓“文化惠民”工程,规范建设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并按群众需求配足了农家书屋;她与相关部门总结提炼了全省推广的“七抓七促七到位”的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经验,利州区成为全省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试点县和村村通建设先进县(区)。

  她坚持:只有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对得起组织、对得起群众、对得起这个职位。

同事口中的“拼命三郎”

  刘素英干工作拼命,骨子里透着狠劲,同事们一致叫她“女汉子”。“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她第一时间深入联系乡镇查看灾情、慰问群众,及时组织分管部门开展抗灾自救,当得知国家粮食储备库歧坪粮库仓房严重受损、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之时,她不分昼夜、不顾安危迅速组织民兵和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加固仓库墙体,抢建中一片残瓦重重地砸在了她的手上,鲜血直流,同事劝她去休息,她沙哑着嗓子只说了一句“抢修粮库重要”,忍着疼痛负伤继续抢险。两小时后,一场大雨倾盆而至,而库中的粮食却丝毫未损,为国家挽回了1.3万多吨粮食的巨大损失。灾后重建中,刘素英勇挑重担,时刻心系受灾群众,天天忙碌奔波在灾后重建的各条战线上,实地调查收集受灾情况,科学编制了分管领域的灾后重建规划,并充分发挥党外人士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争取到位灾后重建项目资金7500多万元;为加快重建进度,她精心组织、努力协调,全力解决项目用地、规划调整、资金扩增、手续办理等问题,率先完成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看着重建起的一栋栋民房、漂亮的学校、安全舒适的医院,她笑道:再辛苦,也“值”。

  她坚持:灾难面前,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越是危难时刻,越要冲在最前线。

  “付出与奉献是快乐的”,这是刘素英多年工作的深深感受,也是她努力工作的力量源泉,凭着这股力量支持,她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突出成绩,获得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优秀通讯员”、“四川省‘三八’ 红旗手”、“2013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个人”等优秀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她坦然一笑:“群众认可,就是我最大的荣誉”。

 

(责任编辑:张润天)

作者:赵建强     责任编辑:zhangrun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