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育人 用心履职
——记民进台江工委主委林无
民进福州台江工委主委、现任教育局民办职业学校督导员,原福州市财经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林无,虽然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仍心系教育,心系学生。不久前,作为校关工委副主任,林无向所在学校退休教师发起了成立贫困优秀学生奖励专项基金的建议。在他的提议下,退休老师纷纷慷慨解囊,筹措资金 6000多元,为 “爱心”基金正式启动奠定了基础。“我们要让爱心延续,让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之情”。林无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真正内涵。
他是学生心目中的知心人——“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
三十年如一日,从一线教师到学校的领导,他始终如一。
曾几何时,只要是林无带的班级,他都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因为他坚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在他担任班主任时,他为了尽早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在短短的 3个月时间,他要对全班50多位学生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生在家的情况及性格特征等,并为他们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诸如此类的工作,从来没有人要求他一定要这么做,可是他依然坚持着 ……
在他担任一线教师时,他发现班上有个学生近来上课老走神,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直觉告诉他,这孩子心里肯定“有事”。为了弄清缘由,他私下找孩子谈心。望着老师慈爱、真诚的眼神,学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恸哭流涕起来,一股脑儿道出了心中的委屈。原来这个孩子小小年纪父母已经不在,一个年仅八岁的弟弟从乡下来到她身边。弟弟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户口关系,没有办法到校学习。“孩子,我一定想办法帮你的弟弟。”听完诉说,林无一边安抚着孩子,一边在心中默念着。从此,尽管素不相识,但这个学生的弟弟却成了他心中无限的牵挂。他四处奔走,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愿意去尝试。不少人说他没事找事,但是他却说,为了孩子做什么都值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学校肯接收孩子了。林无终于舒心地笑了。这个学生从此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恩师,报答我的知心人!”
林无多年来一直坚守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一信条,三十年如一日。他用爱浇灌每个孩子的心灵……曾几何时,多少人想用高薪职位来聘请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名和利都是过眼云烟,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
他是民进参政议政的有心人——“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是我们应尽之责。”
作为民进的老会员、台江区政协的常委,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时常觉得,自己的一个信息也许会给百姓带来一份期待,一个建议就会实现他们多年的期盼。一条条的信息、一件件的提案就可能在政府和百姓心中架起一座座“连心桥”,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此,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心系百姓,主动地、用心地去了解他们实际的困难。去年,台江苍霞街道民屋区发生火灾。他作为民进推荐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代表参加了灾后调研。在调研中,他一一走访了受灾群众,详细询问并了解他们所需所急。调研结束后,他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受灾群众基本上都是文盲,无法撰写受灾补助申请,希望政府能够派专人实地走访受灾群众,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一建议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全盘采纳。调研组的同事们都好奇的问他,为什么我们都参加了调研,怎么就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林无笑了笑,说到:“只要我们带着感情、怀着责任与群众交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感知群众冷暖,就一定能够将他们所思所想所需反馈政府,让政府及时倾听到群众的呼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作为市教育局的民办职业学校政府督导员,林无经常到校进行督导工作。一次谈话中,他了解到民办学校学生在享受国家补贴有区别时,立刻将此情况写成社情民意,并通过民进这一平台上报有关部门。不久,该条社情民意信息就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获得省领导批示。
一次,在和社区工作人员闲聊中,林无了解到,虽然政府调整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但是贫困民众的低保标准却没有随之变动,导致许多原先可以领到低保补助金的民众没法申领。为此,他在走访了多家低保户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撰写了《政府对贫困民众的低保线应随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作调整》。信息提交后获得省领导批示。这是林无参政议政中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常说,“虽然我不知道我的建议是否能够得到采用,但是能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是我应尽之责。”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林无,他就是这么一位踏踏实实践行自己人生准则,用心做人做事实现人生价值的民进人!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