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须眉志 满腹诗书学者风
——访民进长沙市委主委李平
李平,女,1966年2月出生,汉族,湖南浏阳人,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民进长沙市委主委,民进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政协常委。1987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浏阳市文化局副局长、浏阳市文体新局局长、浏阳市政协副主席、宁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等职,2011年6月任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
2013年12月27日,冬日的长沙枫林宾馆,煦暖的阳光高高兴兴地照着,我们走近民进长沙市委主委、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平。
立足本职,有为有位创佳绩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民族的希望所在。”这是李平对她热爱的事业始终坚守的理念。
2007年10月,李平从浏阳市调任宁乡担任副县长,分管文、教、卫生等工作。初到异地,她发现作为人口大县,由于人均财力不足,全县400多所学校办学条件堪忧,职业中专难以为继,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李平就暗下决心,要解决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公平享受普惠制教育的阳光。她提出“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推进均衡”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县 。2008年主持制定了《宁乡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宁乡县创建教育强乡(镇)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化各级政府教育责任。宁乡县年度预算内教育经费由2007年的2.8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8.37亿元;乡镇教育投入由2008年前的不足50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38亿元。
改善办学条件。采取城区学校扩容、农村学校提质的策略,主持制定了宁乡县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和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方案。2009—2011年,城区新建了城郊中心小学、玉潭中心小学、白马桥滨江小学等5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0000多个。2008-2009年完成108所学校的“三改”工程,2009—2011年按标准化学校要求建设198所合格学校。改造44万多平米的C、D级校舍,C级以上学校危房全部清零,其中易地新建的大成桥中心小学入选《全国校安工程经典精选案例》。《人民日报》、国家校安办工作简报等进行了重点推介。
完善教育体系。2010年上半年主持制定了《宁乡县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决定》(比学前教育“国十条”提早近半年),决定在每个乡镇至少建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投入2000万元,新建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障儿童教育权益。投入2亿元,在国家级园区—宁乡经开区内新建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宁乡职教中心成为全国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
优化教师结构。主持制定了宁乡县教师引进计划,五年引进中小学教师1700名,其中每年在985、211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50名以上,有效化解了教师年龄和学科等结构性矛盾。
2009年国务院着手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改革,李平团结卫生系统的一般人抢抓机遇,在全省率先实施基层医改,农村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所创造的“宁乡模式”成为全国典型,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提质改造,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精神病院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大力提升了县级医院服务辐射功能;
改变文化设施落后的局面,是当时的宁乡县人大主任刘秋成出给李平副县长的命题作文,到2011年,由李平任指挥长的宁乡县文体中心已经基本完成主体工程;炭河里遗址保护全面启动, 当年3月4日李平陪同省、县主要领导就炭河里遗址保护,由国家文物局与省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湖南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框架协议》 。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村通”等城乡文体设施不断健全;食品安全、新闻宣传等分管工作均有新的突破和建树。
调任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后,她分管的高等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硕果累累。
她为职业教育奔走出力,深入园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之间搭建桥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她发起和组织全市百家企业、百所院校成立“长沙市产学研校企合作联席会议暨联盟”,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华唐教育,远大住工等与长沙理工大等五所高校和职业院校签约,形成合作共赢新局面。2012年初,长沙市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社区教育是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方面的工作由于涉及面广,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基层工作落实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经过努力,全市有4个街镇入围 “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岳麓区创建成“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雨花区、开福区创建成 “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芙蓉区、天心区入围省示范性社区教育实验区 建成社区学校15763所,使城区街镇社区学校覆盖率100%,农村县(市)的乡镇社区学校覆盖率达57%。她组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连续三年获全国优秀组织奖。长沙市社区教育工作在济南、杭州、成都举办的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和表彰。2013年10月21日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长沙市作为学习型城市先进案例入编大会交流材料。
倾情民进,且行且思谱新篇
李平从小就有一种梦想,并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如果给她一片天空,她就会像一只展翅的雄鹰尽情地翱翔。2011年6月当选为民进长沙市委主委的她,在新的起点和征程上,凭着对组织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她走访基层,倾听会员心声,摸索创新党派工作方式,携手班子成员共同奏响了长沙民进“三部曲”。一是带好班子队伍,抓好党派自身建设。她带领长沙民进会员以“立会为公,参政为民”为宗旨,不断加强全会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不断深化同心思想意识,深化多党合作共识,强化基层支部组织活动, 让900人的会员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她立足党派实际,深入思考,撰写了《同心思想研究》、《党外干部如何增强“四力”》、《 发挥优势,凝心聚力,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等理论文章,影响广泛。二是加强对外协调,抓好政治交接。她善于加强与区县党委和统战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为会内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各区县中共党委的支持下,顺利组建了7个区(县)工委和直属工委,率先在望城建立了民进组织,工委班子实现了新老交替。在人大、政协换届过程中,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的工作热心赢得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实现了会员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人数上的突破。三是注重工作创新,不断增强党派影响力。在参政议政工作方面,她带领会员深入调研,充分发挥了民进教育、文化界别优势,在教育综合改革、学前教育、农村教育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会展经济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调研报告;每年“两会”期间,民进所提交的集体提案和个人提案许多都被作为重点提案督办;她本人被评为市优秀政协委员,撰写的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她还以身示范,带头撰写社情民意和统战信息,会内社情民意采用量在全市连续五年名列第一,统战信息采用率位居前列……春天挥洒的汗水,换来的是秋天满枝的果实。
胸怀大爱,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民进长沙市委主委和市教育局副局长这双重岗位上,李平带领广大会员积极投身到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进一步丰富社会服务内涵,创建服务平台,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民进的社会影响。她发挥会内优势,携手省儿童医院专家到贫困地区举行“关爱少儿健康”送医药献爱心活动;她积极为会员服务,精心筹办会内企业家论坛、中小学校长论坛,为会员提供了交流平台和智力支持,受到会内企业家和校长们的欢迎。她积极推动“阅读•梦飞翔”项目持续发展,做好该项目在农村捐建图书室的牵线搭桥工作。目前,该项目已在全省十多个县、区建设标准化图书室150间,环保型公厕7座,奖励资助学生1200余人次,累计捐资约700万元,受益学生达10万人。她情系省、市民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宁乡县山园村,不仅为山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村级面貌,还时刻关心村里的困难群众,每逢节日都会为村民送去慰问物资,并组织会内优秀教师、农技专家对学生和农民进行了培训。四川雅安4.20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动会员向灾区捐款20余万元,她为救助灾区同胞、支持灾区重建奉献了爱心。
虚怀若谷须眉志,满腹诗书学者风。作为民进组织的一员,李平全情投入工作的干劲和热情,无私奉献的品德和风尚,以自身人格魅力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树立起良好的领导干部形象,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赞誉,同时也赢得了会员们的尊敬和拥戴,我们有理由相信她的人生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彩。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