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多瑙河畔的中国诗风
——赵丽宏获颁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札记
“中国诗歌之夜,赵丽宏之夜”
10月16日晚7点半,天上飘起了些许小雨,骤降的气温丝毫没有影响诗人们的兴致。斯梅德雷沃文化中心大会堂灯火辉煌,热气腾腾。在盛大的金钥匙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开始之前,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在底楼大厅举办的“美丽中国图片展”奏响了中国诗人之夜的前奏。图片展揭幕之后,人们涌入大会场,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和数百位塞尔维亚文学爱好者将大礼堂坐了个满席。优美的塞尔维亚民歌是颁奖典礼的序曲。塞尔维亚作协主席拉多米日·安德里奇专程从首都贝尔格莱德赶到颁奖典礼现场,向大家庄严宣布:2013年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奖得主——中国诗人赵丽宏。他以《自由是诗歌的另一个名字》作为题做了颁奖演说。他说:“赵丽宏的诗歌让我们想起诗歌的自由本质,它是令一切梦想和爱得以成真的必要条件。”安德里奇在颁奖词中引诵了赵丽宏年轻时代的作品《梦境》中的诗句:
你说,做人多么苦恼,
想聚首相依,却天各一方,
分离难道是人生的必然?
你说,要是做鸟多好,
做鸟,就能比翼双飞,
在辽阔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你说,要是做鱼多好,
做鱼,就能随波逐流,
在清澈的流水中幽会。
生而为人,你我只能被江海分隔,
日夜守望
……
赵丽宏从斯梅德雷沃市市长娅斯娜·阿弗拉莫维奇手中接过那把象征着塞尔维亚诗歌最高奖的“金钥匙”,他感谢斯梅德雷沃诗歌节的评委将这个一年一度重要的国际诗歌奖再一次授予了中国诗人。1993年,中国诗人邹荻帆曾获此殊荣。赵丽宏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获得这个国际诗歌奖,“是对我诗歌创作的褒奖,也是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肯定。在中国, 写诗的人不计其数,有众多优秀的诗人,很多人比我更出色。我的诗只是中国诗歌长河中的一滴水,一朵浪花。”他在获奖感言中感谢将诗集《天上的船》翻译成塞语的塞著名诗人德拉根。他说:“如果没有他创造性的劳动,我在塞尔维亚永远只是一个遥远的陌生人。”
德拉根上台向大家介绍了赵丽宏及其诗歌创作风格和成就。他说:“赵丽宏是一位自我反思型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最宝贵的艺术传统,同时又兼容了时代的敏感话题。从他的这本诗集中,读者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赵丽宏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的时代,了解他的生活,他的为人,以及他作为一名诗人是如何在孤独和愤懑的时刻,通过写诗消解了心中的怨恨和不满。”赵丽宏用自己的诗写梦境,写历史,写大自然,写爱情和亲情,他的文字隽永而深邃,往往在平淡中见真知,在不经意间透出新意。德拉根指出:“人类几千年的诗歌体验已经证实: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远的寓意是诗歌的理想境界,永远不会过时。赵丽宏诗集《天上的船》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颁奖典礼以朗诵赵丽宏的诗歌达到高潮。赵丽宏用中文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古老的,永恒的》和《天上的船》,塞尔维亚著名演员聂保沙·坤达基纳随后用塞语翻译朗诵,最后由我用英文朗诵。颁奖和朗诵过程中,会场上一次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最后,当地男女声业余合唱团为大家献上了风格辽远优美的塞族民歌,德国诗人托马斯用颇具特色的背式风琴为大家演奏助兴,而俄罗斯诗人则一边弹钢琴一边唱起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在五十年代风行全球的老歌唤起了大家的共同记忆。
颁奖典礼结束后,各国的诗人纷纷上前向赵丽宏表示祝贺,很多塞尔维亚文学爱好者围住赵丽宏要求签名、合影留念。塞浦路斯诗人乔治过来拥抱赵丽宏,在他耳边亲切地说:“今晚的盛典是赵丽宏之夜,是中国诗人之夜。你的诗令我感动。”一位塞尔维亚姑娘悄悄地过来,递上一个纸袋,纸袋里放着鲜花、葡萄酒和巧克力,还附着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今夜,您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喜悦。”
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和斯梅德雷沃地方台先后对赵丽宏进行了现场采访。塞尔维亚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政治报》对赵丽宏进行专访报道。赵丽宏被很多人簇拥着,他的温婉淳厚的汉语成为这个美妙夜晚的主旋律。
回到酒店已是快要午夜,雨已经悄悄地停了,一轮满月当空,仿佛也在为中国诗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