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杨成栋:《天山思想者》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共和国骄子

放大

缩小

  天山月缺 天山月圆

  山花烂漫、五彩缤纷、巍峨峻拔的天山,为年轻的科学家,“高级”牧羊人筑起了爱巢。

  1960年,刘守仁与一名来自上海的女知识青年喜结伉俪。

  炽热的爱情,温暖着含辛茹苦搞科研的刘守仁,周济着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拮据的家庭生活。

  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呱呱坠地时,他的父亲却在牧场羊羔的产房忙碌着。第二个儿子降生时,他的爱父还是在牧场羊羔的产房伺弄着。

  妻子理解身担科研重任的丈夫,每日里,盼望着满身羊膻味儿的丈夫能来到身旁。

  忙里忙外的妻子不幸患了乳腺炎。养育孩子更是艰难起来。为了不拖累丈夫的科研后腿,妻子痛苦的选择了分离。 

  1975年,妻子依依不舍的带着两个幼子投奔苏州亲戚,临行前,泣不成声的叮嘱丈夫说:“我在苏州老家等着你。”

  在亲友、同学的帮助下,刘守仁每年都要收到来自南方一些单位的商调函件。

  不少好心人追问刘院士,为何不调到条件优越的江南工作呢?

  刘院士说:“我的根扎在了新疆,我的魂落在了天山,五十年天山行走,对这里的人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对这里的羊儿也有了感情,我的事业在边疆,我活着舍不得离开草原,我死了也要把骨灰埋在天山脚下。”

  月有阴晴圆缺。

  刘院士夫妇天各一方,儿子未成家立业,他的爱妻又患了绝症,他愧疚不已,毅然决然把妻子接回新疆,每天为他穿衣洗脸、喂饭敷药,想弥补一辈子的愧欠。

  刘院士谈起家庭,逢人就说:“在事业上,我可以给自己打90分,但作为丈夫、父亲,我只能得30分或20分。”

  1995年,死神无情的夺取了他妻子的生命。

  1999年,刘守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如海的祝贺与鲜花中,他向妻子遗像献上了鲜花,默默泣诉道:“如果可以交换,我情愿用院士、劳模、科学院院长、大学终身教授等等头衔,来挽留住你的生命。”

  正是山盟海誓犹在,却锦书难托!

作者:杨成栋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