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民营企业家何培新的公益梦

——当非公企业公益领头羊

发布时间:2014-08-26  来源:民进上海市委会

放大

缩小

  企业家不仅要振兴自己的企业,还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点,被宸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培新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上海市委委员,何培新不仅将自己的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他还是上海慈善基金会“两新”组织公益同行专项基金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动员非公企业家实践社会责任。

  “社会工作党委本身与其他政府组织有所区别,作为‘两新’组织的引路人,社会工作党委搭建的平台让原本单个的企业家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在非公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路上,何培新一直努力走在前端。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这不仅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更是为了能有更高的眼光和更广的胸怀报效祖国。”何培新如是说。

  作为虹口区政协委员,何培新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几年来,他先后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旧区社区文化建设机制的建议》、《关于提升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价值的建议》等提案。《关于推进虹口区新兴产业、节能服务业发展的若干见意》被列为重点提案,引起政府高度关注。

  作为企业家,何培新广泛反映民意,致富不忘扶贫。他先后在贵州、江西等地捐助希望小学,连续8年资助两位河南省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

  从“单打独斗”到“团结协作”

  2013年11月,市社会工作党委举办非公企业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研修班,何培新担任班长。“社会工作党委组织我们到延安学习,重温那段红色历史,让我们感触颇深。”一周时间虽然不长,给何培新和其他学员的震撼却很大。

  企业的成功除了经营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外,更多地得益于员工的支持、社会的认可,得益于改革开放、和谐发展的环境。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才能得道多助,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延安干部学院研修班学习过程中,两名学员身体不适入院治疗。期间,许多同学主动放弃休息在医院陪护,令两位同学感动不已。“每个企业家都从原来的‘单打独斗者’变成了‘团队协作者’,这是大家在培训班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发起基金,3天募集500万

  首期延安干部学院研修班学习接近尾声,学员们收获颇丰,但如何扩大学习成果?何培新建议,既然作为社会工作党委的“正规军”,应该建立起规范运作、符合企业家特质的平台。于是,班长何培新及班委倡议发起上海“两新”组织公益同行专项基金,邀请更多的非公企业家和延安干部学院研修班学员们自发进行募捐活动。希望能够汇聚学员的力量,弘扬延安精神,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一份力。

  倡议发出后反响强烈,2、3天里基金募集了超过500万元资金。其中,首届延安培训班的学员所在单位捐赠资金超过420余万元。

  如今,募集基金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在市社会工作党委和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联络组共同的协调牵头下,6名本市非公企业家代表实地调研日喀则结对单位情况,并正式签署结对资助协议。非公企业家还对口援助100多名西藏贫困学生。

  承担社会责任、关心社会治理,主动释放善意,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在公益基金成立仪式上,何培新倡议企业家们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参与公益事业,共圆公益梦。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