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方寸情缘

——记民进会员、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

发布时间:2015-01-06  来源:民进上海市委会

放大

缩小

贺友直自画像

  作为中国连环画坛的一代大家,民进会员、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先生不久前荣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成为中国连环画坛自建国以来第一个拿到这个“终身成就奖”的老艺术家。

  自学成才

  谈起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相信人们并不陌生。特别是中年以上的人们,对于连环画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在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那些物质条件很是匮乏而又迫切需要文化普及的年代里,连环画无疑成了当时人们获得文化知识和娱乐的极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来讲,更是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快乐伙伴,甚至可以说伴随着几代人难忘的记忆。

  作为20世纪我国兴起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连环画在上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可谓是遇到了它的黄金时期,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不论是对于文学脚本的阐释和创作,对于少年儿童的文化启蒙与课外娱乐,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甚至是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认识,对于当时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育,无疑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贺友直这样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连环画画家。

  实际上,贺老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专业的学习。生于1922年的他,少时正逢战乱频仍的年代。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境贫寒,他在小学毕业后即不得不辍学做工,先后当过印刷厂学徒和小学教员。凭着对绘画的与生俱来的喜好,他开始了艰苦的自学。后来,因为亲戚的介绍,他于1949年开始涉足连环画的创作。

  起初,他并没有以画连环画为专门的职业,而是如同现在的自由职业者一样,根据出版社的约稿和要求进行创作。1952年时任上海市文化局长的夏衍主持举办了上海连环画工作者学习班,贺友直考取并参加了学习,同年11月结业后分配到新美术出版社工作,这样才算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职业。1956年贺老随该社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事连环画创作长达数十年,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等职务。1980年被借调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在年画连环画系任职7年,曾任学位研究生导师,被教育部授予兼任教授职称。贺老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第二届副会长。现为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获奖甚多

  年近九旬的贺老至今清楚地记得,他的第一部连环画作品是1949年创作的赵树理的《福贵》。从此,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绘制的连环画、小说插图以及少儿读物等多达90余部,有作品近万幅,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许多作品为人们熟悉和喜爱,并多次获奖,他创作的《山乡巨变》被称为是中国连环画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杰作,并于1963年在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会上获得一等奖。作品《火车上的战斗》在1957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白光》和《十五贯》分别荣获1980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皮九辣子》荣获“全国第四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二等奖;《朝阳沟》荣获建国30周年美展即“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小二黑结婚》荣获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银质奖;《连升三级》等众多得意之作也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贺老2004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2004年度造型艺术成就奖”;《贺友直艺术》荣获“上海市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奖”。

  贺老曾在法国、德国、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曾在上海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举办《贺友直艺术展》,作品曾在英国、挪威、瑞士、韩国、香港等地展出。贺老还曾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法国昂古莱姆高等图像学院授课,并曾获法国昂古莱姆市荣誉市民证书。

作者:邹海伟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