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的好医生——倪长霖
险象环生的一天
民进医科大学总支委员倪长霖主任是天津代谢病医院心内科主任,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医院,检查患者病案,跟科里的其他医生沟通患者的病情,做着查房前的准备。正当倪主任拿着杯子走到门口的饮水机前准备接水的时候,大门突然开了,冲进一个右手举刀的30岁上下的女人,高喊“杀李大夫”。此时离行凶者最近的倪主任顾不得说话,上前一把握住行凶者的手腕试图夺下凶器并扭打在一起。行凶者转念又想自杀,她双手握刀冲着肚子就要捅。此时,倪长霖主任顾不得扭打中造成的创伤,两只手死死地攥着对方的手腕。双方已经相持了将近半个多小时,直到警察赶来制服了行凶者。
倪主任说起这事时还很后怕,如果不是自己正巧在门口,一屋子的医生和护士全都伏案工作,肯定会被突如其来的凶徒砍伤,后果不堪设想。
是什么原因让她举起了刀?
事后在警察审讯中得知了张某来此行凶的缘由:张某住院期间的一天夜里,因与其男友发生一些矛盾在医院吵闹,值班医生李大夫为了不让其影响其他病人制止了张某。张某因此怀恨在心,出现了上述一幕。
得知实情后的倪主任感到愤怒和悲哀,仅仅因为医生几句话,就导致患者上门行凶,如今的医患神经已经紧张到了何种地步?医生每天要为数十上百名患者进行诊疗,哪有心思还要防备突如其来的“歹徒”?
医生如何会变成了替罪羊
医生和患者之间由于知识的不对称性,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的不同,得出的结论看法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因此之间产生矛盾是必然的。目前的医疗手段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把患者的疾病治愈,虽然这是一个普遍共识,但患者往往不能理解。第二,好多患者将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认为是医生多开药、开贵药,赚“黑心钱”,因此对医生缺乏信任,甚至产生怨恨。第三,从医生的角度,以代谢病医院为例,一位医生一个上午要接待门诊200余例,并且每天如此,周而复始,强大的工作量和压力让医生很难做到接待每位患者都如亲人一样关怀备至,态度言语难免冷漠。最后,长期的病痛和巨额的医疗费用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备受折磨,导致心态失衡,甚至产生病态心理,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抛开患者疾病难以人为控制的因素,解决医患矛盾关键还得从当前医疗改革制度入手。让我们分析下医疗价格。医疗价格共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药品价格,二是医用器械的使用费用,三是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费用,四是医院管理费用。正常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获得技术劳务费用,就不该从药品、医疗器械中谋取利益。但是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支持日益缩减,缩减后如此少的财政拨款,连正常人员的工资都无法保证,使得医院和企业一样,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医院建设发展的巨额经费缺口,显然只能由广大病人来买单。医院只能以药养医,以过度医疗增加检查设备使用率来维持运转。从本质上来看,政府限制医疗服务费用并没有减轻患者的负担,只是将医护人员推到了患者的怒火面前,成为财政投入不足的医疗制度的替罪羊。
结束语
事后,倪长霖主任也因为见义勇为及时制止了一场恶性事件的发生而受到医院的嘉奖。在倪长霖主任的建议下,医院没有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按倪主任的话说,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是受害者。她得了疾病我们要医治他,她企图自残自杀我们阻止她,她因为想不开做了过激行为我们也要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因为我们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同时,倪主任也建议广大医护人员要谨言慎行,锻炼与病人的沟通方式与技巧,把小矛盾解决于萌芽。希望政府重新审视现行医保政策,加大对医院的投入特别是医护人员劳务费用,将以药养医现象彻底杜绝。全力推广三级医疗制度,让小病在社区解决,缓解大医院患者流量。只要多方共同努力,解决医患纠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