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泰斗贺友直
人物名片
贺友直,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22年11月生于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员、编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作品《火车上的战斗》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山乡巨变》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白光》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十五贯》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朝阳沟》获建国30周年美展三等奖,《小二黑结婚》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理论著作有《贺友直谈连环画创作》、《连环画创作谈》等。
贺友直
为绘画痴迷
贺友直5岁时母亲去世,由姑妈抚养。姑妈家有一张老式床铺,床上描绘的戏文人物、雕刻的花鸟虫鱼,让贺友直百看不厌。8岁时,贺友直到设在破旧的关帝庙里的新碶小学上学,里面有个戏台,戏台四周枋上画的三国故事让贺友直非常痴迷,他天天细心地描摹,美术课成绩非常突出。
16岁,贺友直到上海亲戚开的五金厂当小工,后又去印刷厂当学徒。由于羡慕洋行里的高级职员,就到中华职业学校上夜校学外语,因为没有车费,每天从天平路的住处步行到雁荡路的学校。当时路过的上海霞飞路上有一家画廊,画廊橱窗里陈设着油画,贺友直经常隔着玻璃欣赏。回去后他用印刷油墨当颜料在马粪纸上涂抹,以为这样画出来的就是油画了。他还经常路过上海美专,但因为学费高,没有高中文凭也考不进去,贺友直心里酸酸的。
最终,贺友直还是回到上海。这次,他努力找到了一家美术社,希望画画,一位叫陈在新的画师成为他的启蒙老师。
1949年,贺友直经人介绍,创作了第一部连环画作品,是赵树理的《福贵》。贺友直租了一本连环画,连环画很小,他当时不知道原稿是可以放大的,按照租的书的大小,就画那么大,画了一百多张送去了。本来说好一本稿子的报酬是四担米,但介绍人却说,出书的老板到香港去了,四担米泡汤了。虽然四担米在那个特殊时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贺友直并没有因此气馁。之后,他画了一本又一本,进步很快。过了一年多,贺友直在上海连环画界开始小有名气,从此迈进了连环画的门槛。
1952年,贺友直参加上海连环画工作者学习班,之后到新美术出版社工作,这是一家专门出版连环画的出版社。1956年,新美术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贺友直成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创作员,一直工作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