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践行承诺 把村民期盼的事办好

——记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南塘村挂职第一书记李旭

发布时间:2015-03-30  来源:宁德晚报

放大

缩小

  李旭,民进福建省委会机关干部,2014年4月作为民进省委下派干部,挂职于福建省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南塘村第一书记。

  图为:李旭(中)走村入户了解情况

  在春雨绵绵的三月,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南塘村一派诗情画意,这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海的少数民族村近期刚刚完成“清、绿、亮、洁、美”工程,然而就在去年4月,南塘村挂职第一书记李旭上任伊始看到的还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履职近一年来,带着承诺的李旭不仅领着全村干部群众让南塘村的村貌焕新颜,也让村民在致富路上走得更有信心。

  上任伊始  直面村民的“不信任”

  作为民进福建省委机关下派挂职的南塘村第一书记,李旭坦言在接受这个任务时的确有过犹豫。家中年老的母亲、体弱多病的妻子和正在上学的孩子都是他心中的牵挂,但怀着一颗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事的心,李旭很快就拿定主意,放弃在福州相对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而走进农村。

  2014年4月9日,时年42岁的李旭第一次踏上南塘村的土地。在对工作环境经过三五天的熟悉后,他决定先深入村民家中调查民情、了解村情,特别是掌握南塘村目前的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李旭先后召开了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约谈了党员干部;到田间地头与致富能手交谈,倾听他们对村委建设的意见;前往贫困家庭中了解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走访中李旭隐隐约约地发觉村民对他的工作并不热情,手中工作笔记虽然已用了大半本,却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村民为何排斥自己的造访?”李旭百思不得其解。

  李旭与村两委成员商量后认为,想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必须先从贫困户入手。由于村民白天多在外劳动较少在家,李旭只有在晚上才能去到村民家中,与他们交流。

  夜晚的乡村十分寂静,只有几盏路灯透着少许亮光。李旭与村主任、村支部书记拿着慰问金,试图以慰问困难户的形式,打破干群之间尴尬的“沉默”。但连续走访了三个晚上,李旭仍然没有丝毫收获,但从村民欲言又止的神态中,他还是隐约感受到了村民的顾虑。

  随后李旭一人又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逐一探访了困难户,从他们只言片语中,李旭明白村民之所以对自己的态度冷淡,源于对新官的“不信任”。

  村里一位老大爷说,村民们担心像李旭这样的挂职第一书记无非就是来“顶任务”的,充其量也是把来南塘村挂职作为升官的跳板,最后还不是拍拍屁股走人。老大爷的话很直白,但是李旭听进去了,村民们的顾虑让他更加感觉肩上担子的沉重。

  “在履职前,我就承诺来南塘村一定要为村民办实事,即便不能为村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要尽可能改变村里的面貌。”李旭说道。

  心系群众  着力解决村民生产问题

  连日来的走访工作让李旭收获良多,为了尽快化解与村民之间的隔阂,让村民看到他的决心与诚意。李旭主持召开了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全体村民大会。近千名村民齐刷刷地站在会场里,听了李旭近一个小时的发言。会议终于解开了村民心中的“疙瘩”,他们畅所欲言,向李旭提出了近两百条建议,其中包含了急需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

  时间不等人,已是农忙开始的季节了,李旭与村两委成员及时梳理了群众的意见,列出当前须尽早解决的问题——农业生产种什么?村口的几百亩海塘养什么?

  南塘村山地面积广、依山傍海,约六七成村民在养殖白对虾,还有部分村民种植西瓜、槟榔芋等农作物。但是由于近几年南塘村的养殖业亏损严重,村民开始“谈虾色变”。李旭在走访中发现,这其中最大原因就是村民的养殖技术不过关导致产量过低。

  为了保住南塘村优势产业,李旭心想一定要让业内专家为本村的养殖业把把关。机缘巧合,厦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陈家友也在霞浦挂职。在李旭的盛情邀请下,陈家友教授同意担任南塘村的养殖顾问,提供技术服务。热心的陈家友不仅多次到虾塘进行现场指导,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让养殖户能随时咨询相关养殖问题。

  在农业种植方面,李旭积极引导村民转至“公司+户口”的生产管理方式,通过签订合同解决种与销的问题。

  一个多月来,李旭不知走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跑了多少家单位,但是兑现了对村民的一些承诺,他倍感欣慰。

  看着一个多月来留下许多记录的笔记,李旭百感交集,因为那里每一行都记录着南塘村民在这些日子里的快乐与痛苦、喜悦与辛酸。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