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丽娟:持续为教师队伍建设鼓与呼
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供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作出修改与补充30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17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主委庞丽娟提出的增加“加强教师队伍”有关表述获得了采纳。
庞丽娟的另外两个身份是国家督学和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十几年来,她密切关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做了大量深入系统的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持续提出意见建议,为教师队伍建设鼓与呼。
早在2004年,庞丽娟就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要扫除观念、体制、经费三大障碍,为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2006年,她提出应修改《教师法》,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2009年,建议调整城乡倒挂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2011年,建议严把学前教师队伍准入制度,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2014年,她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应加强省市统筹,提高并保障经济落后、财力较差地区教师的基本工资收入和培训机会。这些建议得到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庞丽娟在北京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不仅生活、工作条件艰苦,工作负担重,而且待遇仍然普遍较低。”她认为,政府应当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工资政策,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基础工资待遇,建议报告中增加“加强教师队伍”的有关表述。
庞丽娟的修改意见受到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的高度重视,最终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部分,增加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报告起草组致函庞丽娟:“您所提出的增加‘加强教师队伍’有关表述的意见,已经吸收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