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绣手姚建萍
绣像传情
姚建萍参加完巴黎展览回国的时间,是9月21日。下飞机后,她打开手机,第一个电话是北京打来的:“姚大师吗?又要请你完成一项新任务了——为墨西哥总统夫妇绣一幅像,两个月后总统访华时,将作为国礼赠送。”
“有问题吗?”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姚建萍口言“没问题”,但把所有泰山一般的分量压在自己身上;她说“应该的”,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在为国家争荣誉,这份责任,是她作为中国工艺大师必须担当的。
给外国元首和著名人物绣肖像,对姚建萍来说已不是头一回。二十年前,她怀着对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崇敬之情,决定把意大利著名摄影家的那张周恩来坐姿的《沉思》照片,绣成工艺作品。这是一次苏绣创作上的重大突破,因为照片与刺绣品之间存在光与立体感完全不同的艺术质感。为这,姚建萍花了近一年工夫,从大处把握整个人物画面的光影转换和色彩的变化,小至每一个细微之处——比如周恩来脸上的老人斑、手背上的筋脉,尤其是凝聚在总理眉宇间那肌肉丝理的变化,都让她反反复复、无数次运用不同针法进行比较试针,最后寻找到最佳的飞针走线方案。
《沉思》绣品艺术,在1998年首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让姚建萍一举成名。之后的姚建萍在人物肖像上的创作,越加娴熟,步步登高。从《母亲》《盛装苗女》,到《邓小平》《钱学森》,再到《蒙娜丽莎》《椅中圣母》……她的肖像绣品,一次次应邀参加各种国内外艺术大展,或被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携带的国礼赠予他国元首、政府首脑。
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无题”创作是最自由和最能发挥自我能力的艺术。对像制作国礼这样的“命题作文”来说,艺术家们通常是最头痛的,因为这样的创作“自由度”首先被禁锢了,其次“必须是最高水平”,要为接受国礼的对方——通常是元首和政府首脑自己高度认可,因此可以想象其艰难程度。“国绣手”姚建萍接受的所有任务,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形。
为墨西哥总统创作的作品,是又一件重活。姚建萍不仅没有见过这位总统,而且连他的名字她都不知道,长得啥样更不用说了。更何况还有一个无法犹豫的问题:时间,仅仅五十来天。真人的肖像创作,对艺术家来说,素描一关几乎是不可能少的,但姚建萍不可能有这种机会,她只能通过报刊、网络等手段,从那些毫无立体感的照片和电视镜头里寻找那位身在大洋彼岸的培尼亚·涅托总统,还有他的夫人。最后,姚建萍选定了总统夫妇在四年前结婚之际甜蜜幸福的瞬间笑容的照片作为创作蓝本。
为一位陌生的重要人物刺绣肖像,且仅以有限的几幅相片作参照,创作成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绝非易事。为求得对素材透彻和仔细的分析,姚建萍首先安排设计人员对创作对象的肖像进行细节处理和块面剖析,尤其紧抓画面主题与背景的艺术关系,突出总统与夫人之间的亲密和美感,最后姚建萍选定了总统和夫人依偎在一起的半身双人肖像作为创作稿。
“又要出差啦?”家人见姚建萍又在收拾行李,便问。
“不,就在几百米外的镇上……”姚建萍头也顾不得抬。
“哪还用得着行李?”
“自然用得着!这回新作品,时间太紧。少则七天,多则半个月,我得先把作品的主体部分一气呵成才敢回家呀!”
这就叫创作——全身心的投入,不能丝毫分心。其后的七个整天,姚建萍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足不出户,吃住在此。都说绣娘有在绷架前静坐三天三夜的工夫,那姚建萍的本领就该比这高出几倍。七天后,当姚建萍支起麻木的双手,将绣作上的粗稿图放在眼前时,助手们围在她身边,欣赏着师傅巧手勾勒出的“总统”夫妇那亲密无间、伉俪情深的表情与姿态,以及准确到位、生动有神的脸部轮廓和眼睛,连声赞叹“太美啦!”……这是作品的核心与灵魂,有了它的成功,便有了整部作品的基础和方向。
紧接下去的,是要对线条折光度和粗细的把控,以及面部五官间冷暖色调的混搭与不见痕迹的巧妙过渡,力求让作品达到似照片而非照片、似油画而非油画的境界,这才是刺绣的艺术境界!内行人知道,面部轮廓和表情其实是最难的艺术创作部分,姚建萍根据西方人面部棱角分明的特点,巧妙地运用光线,改变了以往运用渐层加色打造阴影轮廓的手法,转为果断施针的手法,直接打造阴影轮廓,从而凸现面部棱角,最后效果极佳。
因为是原创,姚建萍必须自己动手、跟踪到底。这次有关部门对尺幅的要求也大,给绣制工作带来难度:如果适当卷起来绣,会因为看不到全貌而影响随时掌握整体艺术的效果;如果全面展示着绣,她坐着,手就根本够不着。怎么办?姚建萍一咬牙跪在地上,这样她的手就可以施展开来,同时也能边绣边观察全貌作品。
“跪绣”之中的姚建萍,忘了自己的年龄,忘了自己的双脚麻木,也常常把时间都忘了……如此“忘我”的超越,成就了她艺术上的又一次飞跃。
2014年11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向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介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新丝路战略构想之后,赠送他一幅精美的中国苏绣《培尼亚和里韦拉》。
“太珍贵啦!”培尼亚总统看着作品上的自己与夫人的亲昵幸福情形,一脸惊喜。回国后,日理万机的培尼亚总统一直惦记着要给中国艺术家回信感谢。这,也就有了姚建萍在年初接到一封异国总统发来的“感谢信”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