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崔月明:又是一年端午时

发布时间:2015-06-17  来源:民进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支部

放大

缩小

  过去,吃完早餐以后,大人们就开始画符,用毛笔蘸红色颜料,在黄纸上画些避鬼符咒,有的用黄纸剪成葫芦形,叫做“撵灾葫芦”,贴在门楣的上方,即可挡住凶神恶鬼进入家门。接着在堂屋当门的二梁上,挂上一张判官钟馗的画像,用以驱鬼。如家中有病人或产妇,也要在其房门上挂一张判子,以保平安。挂艾虎最有趣味了,大一点的孩子都会自己做。拿两只鸡蛋,在顶端凿一个小洞,倒出蛋黄、蛋清,将两只空蛋壳粘起来,在上面画虎,再粘上一些毛须,还真像呢。用彩纸剪成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系在下面,象征“五毒”被虎踩在脚下。“麦秸艾虎”是用新麦秸编成的,像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锤,当然也有其它形状的,在下面系上七缕彩穗,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小孩子最迫切的就是近午时洗百草汤,这百草汤是用香艾、草蒲、益母草等中药材,放在一起煮水,用其洗澡,浑身清爽,防病强身,不会害疮子。洗完澡,要在孩子的口鼻、耳眼、肚脐、肛门等处涂上雄黄,再戴上“老虎肚兜”,可防各种毒虫的侵害。然后,在颈部、手腕、脚脖扣上五彩丝线,叫做“扣花绒”,这花绒是“神仙索”,扣上它就是能逢凶化吉,神鬼都带不走的。再接着就是在胸前戴上香荷包,这香荷包是用各种彩布做成的,里面装着香料,一个一个串起来,有三五个、六七个不等。小伙伴们这时会聚到一起,互相比着看谁的好看,最漂亮的一定会让大家围着观赏,一个个羡慕不已。现在的香荷包已经产业化了,成为一种非常时尚的饰品,商店、街边的小摊都有买的,各式各样的品种令人眼花缭乱,个个惹人喜爱。内装的香料也门类繁多:有装香料的如冰片、丁香、藿香,有装香茶的类似于口香糖的作用,有装嗜好品的如槟榔、榧子,有装香饼、速香的,有装香药的或生津降暑一类的,香气清新淡雅、醒脑明目。有的放在衣柜、书橱里,还能驱虫防蛀,香味几年都不散。

  过去,海州一带家家在端午正晌午,都要做蟾酥墨、黄瓜矾、红糖萝卜。这几样做起来也很简单,捉一蛤蟆在嘴里塞上一块黑墨、将黄瓜内瓤拿掉放上明矾、将萝卜切成薄片拌上红糖,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干,以备治疗口疮、喉炎、饱胀之用。现在这些习俗也基本消失了,可能有人家偶尔会晒红糖萝卜,我估计也只是为了回味一下那种味道。因为在去年端午,我就晒过一次红糖萝卜,就是为了体验一下童年的感觉。

  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我认为端午节是最浪漫、最有味道的。不仅因为此时拥有初夏的典雅与温情,也不仅因为它有着美食的诱惑和滋润,以及各自龙舟赛事的欢娱;而更因为它储藏着时光的记忆,托载着无尽的温馨,继承了传统习俗中的精华,并添加时尚元素进行推进与发展,使人们的精神有了归宿,不再寻觅与游离。

  (作者为民进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委员、海州支部主任)

作者:崔月明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