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谱新曲 燕乐写人生
——记民进会员、连云港市“333工程”名教师吴海燕
走进海州区教育局教研室,廊道里整齐排放着一排书架,精致、美观、宁静、优雅,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给人以一种温馨的感觉。我还未及细细体味便被深深地感染了,这里有一种磁场把人吸引,有一种精神把人熏陶,有一种力量把人激发,置身于这种氛围中,我明白了,为什么吴海燕能取得那么丰硕的成果了。
教育局领导得知我来采访吴海燕,便指着书橱里郝然放着的一排《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等核心和主流期刊告诉我,这些杂志每一本上面都有吴海燕的文章。我带着疑惑一本一本地翻看着:《中学生物“感悟、质疑——探究、释疑”课堂教学策略》、《中学生物章节(单元)复习课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中学生物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初中生物教师应主动搭建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桥梁》、《菜单式教研视导在生物教研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例谈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构过程与意义》、《基于建构的“做、思、研、用”的课堂结构分析》、《中学生物教师成长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等等,有近20篇。我真的不能不感慨了,不要说平时有繁重的视导工作,就是专门做教学科研,几年时间围绕课堂教学能在国家核心和主流期刊发表这么多的文章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吴海燕,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海州区教研室中学生物教研员,连云港市政协委员,民进新浦中学支部主任。她工作26年来,始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爱心育人、潜心教研,赢得领导的赏识、同事的信任、学生的喜欢。不论是在三尺讲台上,还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她都根植于课堂,服务于课堂。把“学生发展”作为课堂的基本理念,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她用爱心不断地浇灌和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性和好奇心,关注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去激发和释放学生的潜能。
吴海燕总是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智慧,蕴含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学科教学的佼佼者。她现为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名教师、连云港市学科带头人、连云港市“521”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她还担任“港城名师工作室”——李其柱中学生物工作室秘书长、市教育学会生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评价”专家、市中考命题专家库成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评委等。近年来,她特别繁忙,不但做好自身的教学教研工作,还多次开设省、市公开课和讲座,主持省、市级课题6项,参与江苏省2013年中小学教辅材料的评议,参加2014年市中考命题等。看到吴海燕近年来在国家核心、主流期刊发表的那些论文,再看看她干的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不要说令我这样的外行啧啧称奇,就是在同行中,也是令人咂舌的。
教研员工作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是沟通专家与教师之间的桥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者,是区域学科业务的管理者。吴海燕默默地下定决心,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认为要做好教研工作,必须要拓宽教育视野、提升精神境界、增添工作智慧,要加强学习研究,才能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研员,有深度、有学问的教研员,才能去指导教学、指导老师,给老师带来帮助,为学校提供参谋,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强的后盾。她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和课改问题的深入研究,提高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积极性,实现教研活动主题化,调研工作制度化,教师培训多样化,教育科研实效化,在工作实践中一步一步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教育科研离不开课堂,吴海燕大部分的时间是融入课堂,走近教师和学生,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座谈、问卷调查、查看教案作业、指导校本教研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们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倾听他们的困惑,并采取多元互动的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找准教研活动的切入点,让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精心规划教研活动,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量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教师带着问题、困惑来,带着解决问题的策略回去。每一次教研活动结束之后,她都要认真反思,及时反馈,切实提高指导方案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吴海燕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及其评价,在课堂建设、教师成长、中考复习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策略,她领衔申报的教学成果“中学生物多样化教学范式和系列化教学策略的建构与实践”,获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二等奖。除了围绕课堂教学撰写教学论文,她还参与编写《中考复习指南·生物学》、《伴你学·生物学》等江苏省中小学教辅用书,参与中考命题和阅卷工作,撰写2013年、2014年连云港市生物中考分析报告,并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推广,在区内外多次开设培训讲座,让教师们从中受益,在市内中学生物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吴海燕是“港城名师工作室”——“李其柱中学生物工作室”秘书长,为了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她提出依托工作室进行“中学生物教师成长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探索区域中学生物教师成长的现实路径,搭建生物教师个性发展多样化的有效平台,课题被确立为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期立项课题。构建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发挥名师、专家资源的研究性、示范性和凝聚性,设计构建多层次的互动、协作式的成长平台,如设计学习提升平台、设计合作互助平台、设计教学研究平台、设计竞赛展示平台,充分激发和挖掘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潜能,实现教师成长的可持续发展。
她还从师德修养到为人师表,从教学手段到教学艺术,从备课上课到听课评课,从批改作业到课外辅导,从命题制卷到试题分析,从课题研究到论文撰写等方面精心指导学科教师,唤醒了教师主体意识和对成长目标的思考,促进了教师自我反思水平的提升,提高了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一大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在省市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成为教学骨干、名优教师,促进中学生物教师成长和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吴海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抽出大量业余时间投入到党派工作。民进新浦中学支部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大家庭,是民进中央、民进江苏省委表彰的先进基层组织。2012年,她被推选为支部主任。一上任,她就走访支部的老同志,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与支部委员团结协作,打造团结、民主、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支部活动紧紧围绕民进市委会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发挥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求真务实,主动作为,不断提升会员自身素质、团结协作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把支部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她把民主党派的政治使命和工作特色紧密地结合起来,借助市政协会议、市委会的信息宣传会议、学校的教代会等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她团结支部骨干会员成立了惠民社团,开展惠民服务,每年都要发动会员做好捐助工作,其中苗建武老师2011年以来个人捐款累计达3.5万元。她们支部的会员老师占绝大多数,支部的优势是教学科研,她便把送教、送培作为支部服务的工作重点,多次深入到乡镇和市区教学薄弱学校进行指导和授课。2013年5月,民进江苏省委主委朱晓进、副主委徐菊英来连云港调研,深入民进新浦中学支部了解基层支部工作情况,对她们支部的会务工作、组织建设工作、参政议政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市政协委员,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政治判断能力,以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从关爱身边人、关心身边事,依据职业敏感发现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多篇提案和社情民意得到领导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2013年,民进江苏省委、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主办“江海教育”论坛征文,她撰写的《名师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研修——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路径》,被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的成长》论文集。因成绩突出,她多次被民进市委会评为“四要四好”先进个人,被民进江苏省委评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说起这些年来取得的荣誉和成果,吴海燕总是那么低调和谦逊。她说:“我没有动人的故事,也没有感人的事迹。因为对教育和党派的热爱,让我不断地学习与思考、进取与奉献。作为教研员,我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求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民进会员,我会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尽心尽力,真情履职,用自己一生的热情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