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七十首抗战诗词,圆一个中国梦想

——会员李明用笔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发布时间:2015-08-13  来源:民进北京市委会

放大

缩小

  【人物名片】李明,北京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民进书画院理事,北京市职工书画协会会员,书法名师工作室成员,朝阳区教职工书法协会秘书长,朝阳区书法兼职教研员。其作品曾在全国、市级大赛中获奖及展览多次,书法作品作为礼物送给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际友人。其书写的“三百把唐诗中国扇”在朝阳公园进行了个人展览,中央电视台《全球资讯榜》,北京电视台《直播北京》、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栏目都给予报道。2013年被北京文联、北京书协评为“文化交流使者”称号。

  李明,北京民进会员,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书写了70首抗战诗词,用笔墨记录了这段历史。

李明书写的抗战诗词

  见到李明老师是在美丽的清晨,一个清瘦的小伙子,大大的眼睛带着一股坚定目光,落落大方的动作有着文化人的气息。当然,还有他倾注心血,用中国的传统书法书写的70首抗战诗词,所有与他有关的一切都在折射着他的爱国情结:七十首“抗战”诗词,圆一个中国梦想。

朴素的想法——为中国抗战胜利做点儿应该做的事情

  8月是个盛夏的季节,尤其是在北京。和李明老师的谈话从这里开始,李明说,今年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看了卢沟桥桥头的狮子,70年前的战火硝烟弥漫在卢沟桥畔,眼前的一幕一幕让他沉浸其中。这也让他诞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为抗战70周年胜利做点事。

  作为北京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现年35岁的他,目睹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日益强盛,今天的和平和稳定来之不易。李明说,要用自己的行动缅怀先烈,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强大起来,并以实际行动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武装自己,感染他人,感染学生。

实际的行动——书写70首抗战诗词为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

  李明说,自己是一名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拿起笔杆子,讲一讲抗战的人物,读一读抗战的诗句,写一写抗战的诗词,将这段历史展现给学生们。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今年一定要写70首抗战诗词,给学生生动的讲一讲这段历史!

  在书法写诗句的过程中,写抗战方面的诗词几乎很少有人涉及,李明从1937年到现在写抗战的诗词中,认真找寻了一遍,终于选择了70首比较经典的抗战诗词。这些诗词,有中国共产党抗战元老写的诗词;有爱国将领抒发的壮志诗篇;有爱国民主人士写的诗句;还有诗人学者抒写的爱国情怀警句。在这些诗词中,李明选择一位革命家一首诗句,进行书法创作。写的书法体例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小楷等字体,用笔墨记录了那战火纷飞、狼烟横卷的情景,实现了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传承文化、勿忘历史的责任。李明说,我们要勿忘国耻,发愤图强,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这才是我们庆祝胜利、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奋笔而疾书——信念、信仰和传承一直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

  为完成这个目标,李明老师制定了详细的书写计划,每天早到学校书写书法,每个周末、休息日也要写,尤其在暑假这个烈日炎炎的天气中他也全身心投入书写抗战诗词过程中。创作的过程是艰苦的,作品全部完成要书写一万余字,平均每幅作品用时两个小时,那就是140个小时,这还不包括写错、编号、整理、刻印、盖印和装潢的时间。但是,身为一名民进人,他不怕困难,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用之不竭的力量,努力着实现自己的目标。终于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这套作品。

  “抗战胜利70周年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了解具有民族气概的如椽之笔”,李明说,“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承担起历史责任,从自身做起,将这份爱国情感落实到行动中。这七十首用书法写的诗词也算是为抗战胜利做的一点点儿贡献吧。”

作者:     责任编辑:赵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