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石青:温暖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5-08-24  来源:民进浙江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希望你顺利到达你要去的地方,到了以后幸福美满。”“我一直在尽力,从没停过。”这两句话是杰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中萨尔与一陌生人的对话。在与石青的交谈中,我的脑海里不时跳出来这两句话,能极精炼地概括从事特殊教育的石青老师关爱残疾学子的温暖之路。

我与特殊教育有缘

  “我一开始是没想过会从事特殊教育的,但我似乎与特殊教育又很有缘。”石青老师温文婉约但有时也有点“女汉子”的气质,采访一开始,她就开门见山说道。1984年,她入职一所军工企业的子弟学校担任美术教师,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获得了她本人和辅导学生创作获得许多全国省市大奖,期间她加入了民进组织。1997年,上海的一个亲戚介绍她调入上海聋哑学校工作,“尽管大上海很吸引人,但我不去,我这么一个外向的人,怎么跟学生交流?但是2006年1月,父亲患病回宁波老家养病,作为长女,我必须得回来。当时,教育系统没有普通美术教师岗位,只有聋哑学校缺人,那就随缘吧!不过,我到聋哑学校,我暗自给自己加压,一定要再干出一番新事业来!”然而,第一天上课就给她一个打击,一进教室,全班15个学生鸦雀无声,当时她愣了,习惯用嘴授课的她,面对15双好奇的眼睛,她都不知道怎么开始上课,不会手语,又不能用嘴,怎么办?用手写字吧,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满黑板的板书成了她的上课特色,一周17、18节课就是17、18次板书,学生不习惯自己也受不了。她主动向“老”教师学手语,用笔谈的方式向学生学,前前后后用了一年时间,才掌握了手语。

授人以渔,靠自己的双手体面生活

  进入学校不久,细心的石青老师就发现按照现有教材授课部分学生不喜欢,没劲头。聋哑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强,不妨在这个方向上尝试一下。她在江西工作时就擅长漆艺等装饰画创作,何不自编教材,教学生在课余学习装饰画技艺,掌握这项应用性较强的艺术品种,对他们将来毕业后靠自己生活也有帮助。“聋哑学生大多数家庭境况比较贫困,社会各界都比较关心,结对助学,通过各种渠道来送钱送物的热心人士很多。但是,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关心问津的人相对就少了。没有技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误入歧途的聋哑人不少,很令人痛心!我觉得,让他们多掌握一些技艺,为他们今后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体面地生活出一点力是我的本分。”学校很支持她的想法,腾出一间储藏室做了一间漆画工作室。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11月由她辅导学生章燕、陈春霞合作的漆画《向日葵》,被市教育局选送香港职业训练局成立25周年纪念收藏;同年12月“浙江省第五届特殊教育学生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她的学生获得二等奖;同月在浙江省首届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节活动中,她的学生获一、二等奖;2008 年5 月学生章燕、陈春霞漆画作品《民族之韵》参加市教育局组办的中小学生美术比赛,获高中组工艺制作类一、三等奖;同月学生制作的漆画《向日葵》,由教育局作为礼品送台湾启音学校交流;是年6月辅导学生参加“银亿杯·迎奥运”少儿书画大赛,获高中组一、二等奖,学校获组织奖;同月辅导学生参加浙江省中小学生美术比赛,获高中组工艺类一等奖,她本人也多次获得省市优秀指导教师奖。这其中包含着她无数个晚上、双休日和寒暑假。“凤凰引得梧桐来”,石青老师的学生在各类工艺美术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一些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注,2009年,工艺坊老总朱建平女士找到石青,一次就招去三个学生。

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帮一双是一双

  “三个学生的就业让我有了信心,说明聋哑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立足社会的。如何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扩大就业,我一个人力量有限,‘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帮一双是一双’。我觉得要四步走:一要提高校本课程水平,二要学生多参加比赛扩大影响面,三要加大与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四要持续关注已就业学生工作情况,让业主接纳聋哑学生动机从做善事向需要转变。”石青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十年来,她在忙于学生授业的同时,潜心校本课程研究,2009年11月主编的《装饰漆画教程》教材,在全国特殊教育校本课程录像课、论文及教材比赛中获教材类二等奖;2012年10月在首届浙江省中小学精品课程评比中,《装饰漆画教程》校本教材及《使用参考》入选浙江省12 门特殊教育精品校本课程;2014年11月她负责的宁波市哲社课题《基于“非遗”传承的聋校装饰漆画教材研究》获宁波市第六届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接地气近学生的教材再加上她身体力行,她学生创作的作品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以2011年为例,她的学生王明杰、屈卫莉就双双获得“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美术展”金奖,更不用说省、市级大奖了。2011年9月到11月她还成功辅导完成宁波泰富广场认购的价值13万多的学生漆画习作,实践了产教结合的过程。勤工俭学获得的收入,学校都按照学生的贡献分发给学生,最多的学生能一次拿到四、五千元。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困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会自食其力。2013 年12 月21 日她辅导的漆画作品《硕》在惠润慈善晚宴上拍卖3.8万元,所得善款用于学校盲部低视力教室建设。

  她本人创作的作品漆画作品《水乡》获宁波市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装饰漆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在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中信杯”金奖。由此,她加入了宁波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我加入这个协会主要是通过这个平台,熟悉这个行业的人,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用她的话,就是“厚着脸皮、锲而不舍”宣传学生,她的执着打动了许多人,前前后后,宁波各个文化产业单位招聘了她20多个学生。慈溪的王欢多同学,27岁毕业后在福利工厂工作,她获知他工资不高、特长没发挥后,就联系上林湖越窑青瓷老总孙先生。经面试后成功就业,石青老师还帮着解决了他的住宿问题。几年下来,王欢多已成为师傅级技师,单位还把他的爱人也招进来了,孙总还计划过几年给他一个独立制作室。现在,他们一家人生活安定,工作有奔头。石青老师还在休息天挤出时间,十天半个月,走访就业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工作思想状况,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几年下来,她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前几天象山的方总还来电话向我要十个学生,我哪有这么多!”石青骄傲地说。

让更多的人走在温暖路上

  作为市政协委员、民进会员,石青致力于教学的同时,还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她常说:“爱是需要传递的,传递这份爱也是我的责任,我们要让全社会都来了解特殊教育,了解特殊教育学校,了解这些聋哑孩子,让更多的人走在这温暖的路上。”

  在市政协全会上,在各种调研视察活动中,石青老师带着对残疾学生深深的爱,带着来自基层特教的呼吁,围绕宁波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和残疾孩子的成材就业,多次向政府建言献策,并多方奔走,唤起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关爱和支持。于是,就有了在市政协全会上的十多份提案:

  她提出《关于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的建议》,市残联在宁波市聋哑学校成立“宁波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她提出《关于恢复特殊教育教职工的特殊津贴的建议》,有关部门提高了部分补贴。

  她提出《关于将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金一嵌”编写成地方教材的建议》,2014年11月《三金一嵌》试用本已经装订成册。

  她提出《关于恢复宁波市工艺美术系列初级评审的建议》,2015年4月将在宁波市举办初级评审工作……

  “当然,还有多件提案没有得到落实,但我会继续跟踪下去!”石青老师坚定地说。每当有领导、爱心人士来学校,石青老师都会献宝似的把他们带到工作室,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一幅幅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无不让爱心人士感到惊喜,感到振奋,这也让她充满自豪。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单位、爱心人士和她一起走在这温暖之路上!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