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为了长乐职业教育的发展

——记民进长乐教育支部主任、长乐市政协委员郑哲发

发布时间:2015-09-10  来源:民进福建省委会

放大

缩小

  2015年5月12日,长乐职专汽车实训车间内红幅招展、人头攒动,来自全省9地市和平潭综合开发区的各个汽车维修行业的81名佼佼者,在整车实训区上演了一场激烈的汽车维护场景。选手们操作熟练,在维护过程中要实时报告所进行的维护项目和检验结果,声音铿锵有力。引得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评委老师分组对选手进行了点评,使得比赛环节更加吸引人品味。这是2015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厦门日辰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竞赛现场,选手的专业与敬业征服了众多评委与观众,赢得全场赞许的目光与掌声。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后勤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作为大赛组织负责人的长乐职专副校长郑哲发,更是从几周前就开始忙碌。确定比赛场地、联系参赛学校负责人、预定宾馆、安排参赛选手用餐等等……,每一项任务的落实都要经过多次的协调与沟通。

  长乐职专从之前默默无闻的小学校发展到现在在校生达4000多人、占地200亩、开设18个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国家级重点职专,一代职专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为长乐职专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人,郑哲发从1993年进入职专至今,经历了职专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为了长乐的职业教育,他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三尺讲台 寓教于乐

  “发哥,你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我还是不懂,你能再给我讲讲吗?”“发哥,为什么在围棋比赛中,水平较高的选手用五局三胜比用三局两胜获胜的概率更大,它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针对一个一个的问题,郑哲发老师都一一给予耐心的解答。

  郑哲发先后担任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餐烹饪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教学工作,“发哥”是学生对他的亲切称呼。针对职专学生普遍基础较薄弱的特点,他大胆进行职业教育特色的数学教育教改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突破口,围绕文化课与专业接轨、为专业课程服务,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差异教学,提出不同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激励式”、“过程性”评价。同时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数学审美教育、职业操守教育,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愉快地收获知识、收获情感,他的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多次学生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都达98%以上。

差生转化 德诚并重

  从2005年开始,学校安排郑哲发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差生的管理、转化。由于招生没有门槛,一些在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厌学、自律能力差的学生被保送到职专,课堂根本无法吸引住他们的心,出现了一些课堂吵闹,爱与同学发生摩擦,甚至打架斗殴的行为,他们习惯了家长、老师的指责,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常规的教育方式对他们不起作用。为了践行“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承诺,他组织了学校心理健康老师、资深班主任、德育骨干组成帮教队伍,开展了“感恩教训”+“弟子规培训”+“体验成功”组合活动,从攻心入手,让他们回忆真善美,发现真善美,鼓励他们践行真善美。同时让他们感受成功和被尊敬,重拾自信。

专业设置 引领未来

  在郑哲发负责的工作中有一项是专业设置,在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先行者,决定了职业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了做好专业设置工作,他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根据教育部及福建省职业教育发展纲要,着眼于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任务,从背景调研、生源组织、可行性分析、发展规划、办学模式等细节方面入手。近几年来,学校陆续开办了“针织工艺”“纺织技术及营销”“机电技术应用(纺织方向)”“数控技术应用(纺织方向)”等专业,形成比较完善的纺织专业集群,这些专业既受学生欢迎,又为我市纺织业的发展培养了各种岗位的技术人才。

招生就业 忙并快乐

  从2008年开始,学校安排郑哲发负责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千头万绪,它需要学校教务、实训、后勤、德育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为了取得各处室的密切配合,最大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郑哲发通常加班加点制定项目方案,并对工作中各个细节一一标注。正如招生就业处的朝晖老师说的:“跟着哲发副校长工作,虽然辛苦,但做起事来很顺畅,是忙并快乐着。”

  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一般在初三学生市质检后就要全方位开展招生宣传活动。为了更好地宣传职专,让准备向职业化教育发展的学生到长乐职专来。郑哲发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科学制定招生计划,举行一系列下校宣传活动,特别是借长乐初中毕业生在职专参加体育测试之机,创造性地推出职专学生技能展示会,有烹饪、美发、服装设计、动漫作品等等,精美的表演,让这些初中生赞叹不已。近几年学校的办学规模稳定在4000多人的水平,列福州市五区八县的前列,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就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导向,学生就业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为了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对口率,郑哲发从提高学生就业素质和拓宽就业渠道两方面入手,通过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创业教育,企业文化宣传,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通过走访企业、电视宣传、举办校园招聘会等形式,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录用职专毕业生。目前职专纺织、数控等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工资就达到4000多元。

  每年的暑假是教师休息、放松的时间,但也是学校招生工作的“旺季”,对郑哲发带领的招生就业团队来说,暑期是工作的高峰期,他已习惯这一段“忙着并快乐着”的日子。

校企合作 实现双赢

  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没有校企合作就没有职业教育的生机和出路,作为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几年来,郑哲发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并用真诚交流,与我市一百多家企业和行业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长乐市纺织服装职教集团”“长乐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开办了17个订单教育班,开办了非全日制教育的“企业员工班”、“短期培训班”,开辟了76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开展了 “岗位能力分析会”“专家讲座”“引企入校”“企业经理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校企活动,取得了企业家的理解、信任、赞赏,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双赢,由于职专校企合作所做出的突出成绩,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落户到了长乐职专。

参政议政 双岗建功

  郑哲发除了负责职专学校中一系列工作外,他还是长乐市政协委员,从2010年9月起,开始担任民进长乐市总支部副主委兼民进长乐市总支部教育支部主任。平时积极带领本会会员围绕民生问题开展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撰写调研报告及社情民意。其中2013年他主笔撰写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被列为福州市政协1号提案,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2015年《关于促进校企合作 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被《吴航乡情》报社采用,刊登在“委员访谈录”专栏中。

  在参政议政之余,郑哲发还带领会员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如到长乐松下前连小学进行送书送教活动、带领会员对灾区捐款捐物、参加义务献血活动、组织会内羽毛球比赛等等。每一次活动,他都是说得少,做得多,为组织获得“民进福州市先进支部”、“长乐政协提案先进支部”、“民进福建省委会先进基层组织”、“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基层组织”等一项又一项的荣誉默默地做出贡献。

  由于郑哲发在学校工作及政协参政议政中的突出表现,他先后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福州市民进先进会员”、“福州市民进参政议政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对这些荣誉,他看得很淡,他经常和我们谈起:“我很庆幸我有个很支持我的家庭,有个能对我谆谆教诲的母亲,她从小至今教育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一直记得我母亲的说过: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