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铜川市群众艺术馆干部、民进会员张晓莉
张晓莉,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优秀音乐培训教师。铜川市音协、曲协、剧协会员。铜川市合唱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先进个人,陕西省残疾人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科文卫体职业道德楷模。
贫苦出身铸坚强
1974年8月,张晓丽出生在陕西河阳一个贫苦家庭。她记得,奶奶特别喜欢传统戏曲秦腔,逢年过节,经常带着她,踮着一双裹着的小脚,拄着拐杖,去邻村、去镇上、去庙会上看《洪湖赤卫队》、《王宝钏》、《桃园借水》等传统戏曲剧目。从此,戏曲艺术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她幼小的心灵中。
小学毕业后,十二岁的她被家人送往周至县戏校学习秦腔戏曲。三年后又前往铜川市秦腔剧团继续学习,并师从国家级《板胡》演奏家赵耀武老师学习戏曲演唱专业,从此踏上了艺术之路。正当她在戏曲艺术道路上踌躇满志时,戏曲行业却逐渐走下坡路。还没来得及回报支持她的亲朋好友,却要自寻出路谋生。经过痛苦思索与抉择,她顺应当时的社会招工潮流,被招到铜川市纺织厂工作,从此成了一名辛苦劳作,坚强隐忍的纺织女工。
“因为舍弃不下,因为心里喜欢”,张晓莉说这句话时满含深情,明亮而坚强的眼神有着不服输的执着和刚毅。她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当一名纺织女工,她有自己的梦想,而这梦想一直潜伏在心底,使她的心境得不到宁静。这梦想,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
毅力支撑梦想
梦想不会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的追求,定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在纺织女工生涯中,始终坚持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利用时机坚持练功、唱戏、唱歌。她清楚记得,1992年的除夕之夜,万众瞩目的春节文艺晚会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以一首荡气回肠的《父老乡亲》唱红了大江南北,唱进了千家万户,也唱进了她的心里。她一直寻找的梦想之门瞬间被打开。唱得像彭丽媛一样好成了她心中第一个梦想。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深深感动了身边的人,经朋友热心引荐,张晓莉拜陕西省歌舞剧院著名声乐教育家白秉权先生为师学习民族声乐唱法。
在铜川市纺织厂工作的她,每月工资60元。省吃俭用也难以支付学习费用。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困难对她来说是挑战、是考验、是磨砺,更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人生经历。乐观豁达、永不服输的性格为她在艺术之路上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好运。经朋友推荐,她利用下班时间为铜川市工人文化宫的乐队及舞会伴唱。从此,黄堡纺织厂到铜川市工人文化宫的路途上,多了一个娇小瘦弱、匆匆忙忙的身影。两年多,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往返于这两地之间。最让她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情:那年冬天的晚上,漫天白雪覆盖大地,分不清路的她失足掉进因修路挖成十几米深坑的路堤,她一下子昏了过去,直到被刺骨的寒冷冻醒,她拼尽全身力气站起来,忍受全身疼痛,艰难的向几十里地的铜川工人文化宫走去,因为那里是她实现梦想的舞台。第二天,她又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去西安学习。想起自己饿了吃碗凉皮,渴了喝自来水,累了坐地上,太多的心酸让她几度落泪。正是这些数不清的磨难,造就了她坚韧和自强的性格特点。张晓莉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艰辛地走向了艺术殿堂。
艺术与人生伴侣
1990年的夏季,认识了相携一生的爱人。说起爱人,她脸上尽是幸福与满足。爱人从事二胡演奏四十余年,是铜川市二胡协会会长,获奖无数。1987年3月,在铜川市民进联合支部成立之初,带着对中国民主促进会“执政为民、立会为公”的崇敬与信任,他成为铜川首批入会的民进会员,并积极履行民进会员的职责和义务。多年来,在爱人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她于2010年9月光荣加入民进组织。
张晓莉聪慧、端庄、大气,是个很灵秀的女人。她自豪的说,没有爱人的支持与帮助,付出与牺牲,也就没有她的今天。不管是孩子的教育管理,繁琐的家务活,做饭烧菜都是爱人一手操办。从不让她为这些事情影响工作,让她专心从事自己喜欢的艺术事业。可以说,爱人是她艺术道路和精神上的坚强后盾,更是他生活中的灵魂伴侣。最让她感动的是,爱人为她创作的声乐作品《姜女魂》,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十佳歌手大赛上,荣获全国十佳歌手奖。这是对爱人、对家庭、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更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和鞭策。
苦尽甘来结硕果
用泪水和汗水浇灌的梦想之花,终于开花结果。接踵而来的是掌声和鲜花,是赞誉和光环,是数不清的荣誉和奖牌,工作也从铜川市纺织厂调动到铜川市群众艺术馆。更高兴的事情如芝麻开花节节高:1993年12月,她演唱的秦腔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只盼深山出太阳》小常宝的一段唱腔,获陕西省秦腔艺术流派大赛一等奖;1999年10月,获第二届全国煤矿艺术节优秀演员奖;2002年3月,获中国西部民歌大赛三等奖,同年6月,获中国首届西部歌手大赛银奖;2004年10月,获“推新人大赛”全国总决赛十佳奖等36个国家省市级奖项。 2015年2月,被授予陕西省科文卫体职业道德楷模称号;2016年入选全国总工会 《全国先进个人事迹》汇编。
一本本鲜红夺目的证书、一幅幅烫金耀眼的奖杯,还有无数没有证书的赞扬褒奖,是她用十三余年的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这是她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追求,更是作为一名民进会员的光荣。多年来,她热心会务工作,积极为会内做贡献。在庆祝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0周年、庆祝三八妇女节,喜迎教师节等活动现场,用精彩的演出诠释了“立会为公,服务于民”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回馈社会恩泽桑梓
社会的舞台锤炼了她,善良的大众成就了她。虽然她在艺术道路上收获很多,但始终没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没有忘记民进会员的职责和使命,始终秉持“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用全部的艺术热情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积极为铜川市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也为铜川市民进赢得声誉。
2009年,一名歌唱爱好者席耀丽慕名登门学习唱歌。看她身有残疾,又是下岗职工,家庭十分困难,张晓莉不但不收钱,还加班加点为她上课。不识谱就一个一个音符教,不会唱就一句一句带她唱。晚了就留她吃饭,直到把她送上回家的车。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6月,席耀丽在第七届陕西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中以一曲《心中的阳光》获得一等奖。她很感动,也很欣慰,想起自己艰难困苦时接受过太多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她认为这是爱心的接力和传承,更是对艺术生命力的培育和延续。
2011年冬,全市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她前往铜川市宜君县棋盘镇下乡演出时胃病又犯了,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她忍着寒冷和剧痛,穿着薄纱演出服,坚持面带微笑,把优美歌声送给山区热情淳朴的老百姓。多年来,她为山区的老百姓送去上百场演出,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赞扬。
每年的大型文艺晚会、各种文化盛典、大型比赛以及老百姓喜爱的消夏纳凉晚会等舞台上,均能见到她光鲜亮丽、风采迷人的身影。她演唱的《好日子》、《大地飞歌》、《亲吻祖国》等歌曲声音高亢明亮、甜美婉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像这样的义务演出累计上百余场次。
她用自身行动宣传民进优良传统,用文化艺术传承民进精神。她认为这是艺术工作者和民进人的使命和职责,是责任和义务,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
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经常性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目前,她义务担任铜川市群众艺术馆少儿声乐、老年合唱团、铜川市合唱团、中老年艺术团等辅导工作;为铜川市秦腔戏曲提升班学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工作。2011年至今,她义务培训了1300多名学员,先后获得省市优秀辅导老师奖6次,10余首音乐作品获得省级创作奖。
她是民进组织中传递和谐音符的美丽使者,是铜川这片热土上歌颂幸福生活的一只百灵鸟。她更像是一株静开的腊梅,不惧严寒,不屈不饶,昂首怒放。他们夫妻二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民进的优良传统,不断的为民进组织增光添彩,不断的为扩大民进组织的影响力和聚心力献计出力。尽心尽力服务于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谱写了一曲民进人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