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武:20年的坚守与传递
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德坚守者,当他在几平方米的小店艰难创业时,就在电视台打广告,收购大家买来的假货并当众销毁。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德传递者,事业有成但不买小车,住宿舍楼,却先后资助4000多人次,扶贫济困超过600万元。一已之力,一生之诺。20年来,民进会员李国武以良好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赢得各界的普遍尊重与认同。
临近国庆,临湘市长安河细柳轻摇,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9月28号上午,李国武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回到家乡。得知这一消息,乡亲们自发来到车站广场迎接,为他奏起了打击乐《十样锦》。“总书记的手特别温暖!我感到一份认可、一份信心、一份力量和一份责任”,过去了几天,他仍不免激动。
驱走假冒伪劣食品梦魇
小桥、流水、人家。厂区依然古色古香,飘着八月桂花的余香。自进京受奖后,有几天没在厂里了,李国武虽然很自信,还是去了生产车间,这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井然有序、质检严格的生产线让他深感心慰。
“良心做食品,诚信做企业,员工们都很认同这一点,这有一个多年的过程。”回想创业的漫长岁月,李国武双眼灼灼。
命运同李国武开了个玩笑。1992年,李国武走上了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岗位,吃上了商品粮。正在他憧憬着日后安逸生活的时候,单位改制让刚上一年班的他下岗了。昔日同事们一个个把南下打工当成了救世主,而他选择了自主创业,用借来的两千元,在长安镇开了一家不足十平方米的屋檐食品小店。
90年代,食品安全还鲜有人提及。只要能赚钱,没有 “板爷”、“倒爷”不敢做的事,假冒伪劣食物中毒事件屡屡发生,不少人因此痛失生命。小店开张不久,李国武就发现店里出现了“三无”产品,后来查清楚是因为采购员贪图便宜造成的。店小理不小,李国武当天就将采购员开除并连夜清理货架,第二天贴出公告,按原价收回在他店里购买的所有不合格产品。后来,李国武又在电视台打广告,收购消费者从其他商店买来的假冒伪劣产品。在众人的见证下,将收购的3.5吨假货用15辆三轮车送至垃圾场焚毁。
由于诚信经营,小店生意很红火。2005年,李国武决定由食品零售业向上游农产品深加工延伸,接手濒临破产边缘的国营十三村酱菜厂。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交接资产中竟然包括了两大池子15万斤变质的腌辣椒和榨菜。李国武苦笑一声,只好将其拖到郊外垃圾场全部销毁,还没开张就亏了本。
不论是卖食品还是做食品,李国武始终将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20年来,李国武主动焚烧销毁假冒、不达标产品和原材料20多次,总价值超过85万元,放弃潜在利润600多万元。苏丹红事件、塑化剂事件、地沟油事件都没有波及到企业。相反,企业的检测指标由3个增加到18个,一年送检达80多次,产品销量屡创新高。
“食品企业既要有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更应该有一个道德标准。在利益与道德之间,我庆幸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夕阳余辉中,瘦小的李国武微笑着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