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专家”的竹荪情
——记福建民进会员高允旺
先进技术的“推广员”
魏荣相是岚下村第一批开始在林下种植竹荪的菇农,去年他种了三十亩,收入了几万块,他的收益村民们看在眼里,纷纷在今年报名种植,请高允旺来讲课,为大家出谋划策,带领大家走出困境。今年岚下村有十五户在林下种植,总面积达到三百亩,将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林下竹荪种植基地。
谢大姐是西吴村的示范户,在林下和田里都种着竹荪,她的大女儿在厦门读书,二女儿也面临升学,刚开始很担心往后的生活难以为继,在高允旺的技术支持下,竹荪产量提高,谢大姐依靠竹荪收入可以付两个女儿每年近四万块的学费和生活费。
高允旺说,看到谢大姐,就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很苦,五个兄弟姐妹经常吃不饱饭,自己的母亲也为了供孩子们上学想尽办法,他是农民的儿子,一直以来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把自己的技术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
不仅是竹荪,高允旺今年成功的将黑皮鸡枞从北方的大棚搬到南方的林下,填补了福建省在这方面的空白,林下种植降低了成本,操作简便,最重要的是投资少见效快,高允旺计划未来进行全面的种植推广,又为菇农们开辟了新的致富道路。
哪里有了先进技术,哪里出现了难题,高允旺都要去看,他对农业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我得到太多荣誉了,我想对得起这些荣誉,就要尽我所能为农民服务。”高允旺说,这就是他的动力,也鞭策着他前进。
极强的使命感、出众的工作业绩和行为操守,高允旺不断向社会展示着基层民进会员的风采。
扎根农村的“高老师”
“第一要准备地膜,第二要准备稻草,第三要小心白蚂蚁……”高允旺讲课内容非常务实,他对岚下村每一户在树林中具体种植的位置了如指掌,他收集了详细的图纸,再三叮嘱准备事宜和注意事项,临离开路下组的时候,被村民们团团围住,大家都舍不得高老师走,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想向他请教。
“我最欣慰的就是哪个菇农看到我都要喊我高老师。”提到自己的“学生”,高允旺非常高兴。今年54岁的他已经扎根基层32年,不仅仅是研究技术的专家,他还推广技术、热心公益。
为了方便农民咨询,除了各村讲课,高允旺开办了“科普超市”,在农村每五天一休的圩日接待来自各地的菇农,为他们答疑解惑,传递新的技术和信息。不仅如此,还举办了“竹荪论坛”,与菇农们共同讨论竹荪种植的新思路,更是邀请专家授课,邀请种植大户现身说法,南平市科协也前来帮忙,把《竹荪高产栽培新技术》手册无偿分发给菇农。各界努力下的“科普超市”得到了菇农的认可和喜爱,引导着更多人了解新形势、使用新技术。
2011年,高允旺组建了一支农民志愿者服务队,这支服务队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捐款捐物,为残疾人开设专门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各地的菇农举办竹荪种植培训,在高允旺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做了许多善事,把关怀传递到了偏远山村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