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热血写赤诚 无私大爱医者心
——记民进延安医院支部副主任武杨屏医生
民进延安医院支部副主任武杨屏医生是一位多次参加义务献血的爱心志愿者,她曾经在一次献血志愿者沙龙上发言说,我是医生,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她的发言博得热烈掌声。很多医务人员都曾在不同的场合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用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武杨屏医生1994年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和很多输血科工作人员一样,他们变成检验科或输血科的新手,然后在这个岗位上生根发芽,成为中流砥柱。武杨屏就走了这样的一条“经典”的血缘的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了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用自己的善举为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诠释奉献着一个民进会员的至上大爱。
舅舅肝硬化
1994年,武杨屏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她还记得以前同学的评价“如果你将来成为老师的话太温柔,可能学生会欺负你;如果你成为医生的话你有耐心、爱心,你的病人会康复得很快。”这个评价言中了武杨屏的人生轨迹,她的确考上昆明医学院而且学了临床医学。
武杨屏性格温和,从小她就觉得医生的工作非常神圣。武杨屏的舅舅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肝硬化反复住院,最后消化道大出血不幸离世。“听大人说,大出血,要压迫止血。很痛苦。”武杨屏的眼睛湿润。舅舅从小对武杨屏最好,舅舅的家里有无尽的童年欢乐。她在舅舅家长大,看着舅舅从健康到病逝,武杨屏幼小的心里满是悲痛。她加倍努力学习,“我想学医可能会对家里人好一点,至少不会像我舅舅那么早离开亲人的身边。”武杨屏的眼里含满热泪,她努力地忍住。舅舅早逝,武杨屏努力成为一名好医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高中毕业,武杨屏没有犹豫地报了昆明医学院。学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没有电影里的风花雪月、花前月下,只有埋头苦学,不舍昼夜。
每天很早,武杨屏和舍友就去占座位,她喜欢坐在第一排,听老师讲授会非常清楚,问老师问题也非常方便。全身206块骨头名称要背,神经分布要背,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内外妇儿科学……都要背,而且都要很精确。一系列学习压力,仿佛让武杨屏回到了“高中时代”。
工作后,武杨屏并没有停下学习。2000年,她在输血科老主任张平的推荐下到上海血液中心进修;2006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了基础医学的研究生。2014年,到北京301医院学习。在这期间得到向东主任、兰炯采教授、汪德清教授等输血界名家指点,获益匪浅。
“我闲不住,在输血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武杨屏内心的求知欲不断地增长。她还花了三年时间读了英语专业的夜大。
无血手术
她刚来到输血科不久,就遇到了浙江医科大的严力行教授来昆明培训,武杨屏求知若渴,并且了解到临床医学知识在临床输血中有多稀缺,大好前程在向她召唤,她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若狂——输血科,不再是人们心中老弱病残待的地方,自己所学终于有用武之地。从业20多年,她用一颗关爱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仁爱之心去救冶每一位病人,为了建设和发展这个科室他倾注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变的是他满脸的慈祥笑容和一颗医者的高尚仁爱之心。
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闻名于云南。如何通过输血专业知识的更新,确保心脏大血管手术安全、提高疗效,做好“大后方”,做到精准输血?一直是武杨屏思考的问题。
在早期,临床输血都用全血,后来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不仅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而且在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
“记得工作之初,我院一台心血管外科手术输血量大约1200毫升,后来随着技术的提高、理念的更新,用血量逐渐减低到600毫升,甚至不用血。”如今一部分自体血液回输的手术在延安医院开展,大大减少了医院的用血量,目前,昆明市延安医院呈现出手术病人增加的情况下,用血量却在递减的良好局面。“虽然跟北京阜外医院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一直在不断学习,大家都非常努力。”武杨屏说。
武杨屏对每一例手术都认真审核,通过数据采集和质量分析将每一滴救人的血液用到刀刃上。临床专业的知识对她帮助很大,她可以通过用血量分析,提醒临床在处置时需要完善的方面。“我们经常根据医生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对他们成分输血进行沟通,在合理用血方面作用很大。”
武杨屏最害怕的事情是血液紧张。要不断地接电话,跟临床、患者、家属解释,要跟血液中心进行沟通。“后来我们医院进行了存预警,并且多次组织全院进行应急演练,我们没有一起由于血液紧张而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武杨屏骄傲地说。这样的成绩跟血液中心工作也密不可分,每一次缺血,血液中心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把珍贵的血液送进医院。送血车开进来的时候,每一个在输血科工作的人都懂,这背后的辛苦和付出。
“对自己职业意义理解最深的人,都会沉醉在自己既是事件的见证者,又是事件的参与者的感觉中。既可以思考又可以行动,从这两种身份去体验生命的激情。“如果是可以抽我的,我绝对不会拒绝。”武杨屏知道家属的绝望与焦虑,她坚持献血,她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生命一旦逝去,就成了永别了。
热爱民进
民进延安医院支部成立于2003年8月20日,当时有会员23人,现已有会员50人,第一届支部主任张飞萍和第二届支部主任景舒南是武杨屏医生加入民进的介绍人,加入民进组织之后武杨屏医生认真双岗建功,积极要求进步,勤勤恳恳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的向新的目标努力。同时作为民进延安医院支部副主任,她在民主党派工作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政治素质,在支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达者兼济天下,贫者独善其心”,她积极参加参加民进市委和支部组织各种活动,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国情、省情、市情、院情,从理论上武装头脑,在工作实践中为做好民进各项工作尽责尽力。武杨屏医生认为:按照民进会章的有关精神,要求每一位会员“立足本职,搞好岗位工作”,在本职工作中作出成绩,就是以实际行动为民进组织增光添彩。民进组织也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作为一个民进会员,理应在单位的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先锋表率作用。民进会员们应该爱岗敬业,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为病人着想,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为病人服务。她自己以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钻研与自己本行相关的国内外先进的医学、医疗技术,作为“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要以一流的水平为患者服务,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为每位民进会员营造出一种“民进是我家”的温馨氛围,积极配合支部主任带领支部会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注意了解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有人情味地为他们反映解决一些合理的,应该解决的问题,使大家感到组织的温暖。医院支部会员还时时注意结合形势,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讨论,尤其是对环境、生态平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好环境,维护好生态平衡,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所提高,疾病也才会大大减少,作为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和宣传。在院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座谈会上,她也积极发言,为搞好医院工作建言献策,对医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立足本职,做好岗位工作的前提下,延安医院支部还发动会员,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为社会做好事、做实事。在汶川地震、宁洱地震、我省严重旱灾以及“我为春城种棵树”等活动中,我支部会员踊跃捐款,总数上万元。抗击非典时,支部还主动请战,向院委提交了“请战书”,在这一举动得到了院党委和民进市委的充分肯定。2005年“三八”节,支部还组织会员到安宁太平镇为该乡百余名女教师义务体检,进行了妇科、内科、五官科以及肝功等检查,深受女教师们的欢迎,并得到了安宁市政府和民进市委的充分肯定。武杨屏医生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并鼓励有能力的会员参加医院义务献血活动,为患者献爱心。她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将生命在于奉献的信念一直延续下去,做一个有抱负、有责任、有爱心的民进会员。希望通过自己和所有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经历,在“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感召下,能有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伸出双手,托起更多的生命希望之舟,共同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美丽家园。她还组织会员到敬老院献爱心慰问孤寡老人。每位会员每年捐资120元,每年资助二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治疗。2006年支部被民进云南省委评为省级先进支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民进延安医院支部民进支部第一时间以短信的形式动员各科室民进会员,要求大家立足本职工作,全力投入收治和抢救伤员中。在此次“3.01”事件当中,延安医院全院共收治受伤人员共6名,其中重伤1名,全部伤员都获得精心治疗并且康复。延安医院全院的民进会员积极主动承担救治工作,迅速开展抢救,他们全力以赴,日夜奋战,埋头苦干,忘我工作,任劳任怨,多方法治疗、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最优质、最良好的服务,为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死亡率。
武杨屏医生所在的输血科,承担着全院收治受伤人员采供血的重要工作,她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编发义务献血知识和献血相关信息,并在采血过程中给大量闻讯而来前来义务献血的市民提供献血指导,消除了献血市民的思想顾虑,为献血市民献血之后恢复体力提供有效的帮助,为延安医院全力救治“3.01事件”中受伤人员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保障。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武杨屏医生和支部的全体会员们千方百计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工作,坚决配合党委、政府打赢医疗救治工作攻坚战,展示了民进会员的良好形象,弘扬了白衣天使的仁爱奉献精神。昆明民进的医务人员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优良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好评和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