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美味是鱼生
在粤东北韩江上游的龙川县龙母田心两个镇,其实几十年前同属于龙母公社。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及其后裔比较喜好剐鱼生。龙母鱼生田心鱼生八宝鱼生,虽叫法不同,但做法都大同小异。家乡人为什么那么好鱼生?或许源于一个生活贫穷的传说,霍山脚下一对夫妇饥饿之际打到两条塘鱼,无炊具只好生剐而食,却鲜味可口并自此行好运,鱼生鱼生好运来。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转运的可信度并不存在,只不过鱼生好吃,鲜爽可口才让这里的客家人好鱼生。如果不好吃,哪个会去吃?
我第一次吃鱼生是在爷爷家,那时由爸爸及乡亲们操刀,年少体验不出鱼生的味美,匆匆几口就不想吃了。剐鱼生,虽然我不是权威,但是对于其中的门道,我能讲得头头是道。首先鲩鱼要选好,要选一斤半至两斤这个幅度的鲩鱼,鱼肉较为鲜嫩,太大了肉质较为粗糙,太小了肉质过于嫩鱼腥味较重。鲩鱼必须是吃草长大的,生长在具有活水长流的池塘里,最好塘底垫上石子或水泥硬底,并每年要做好鱼塘消毒处理等。鱼健康自然好吃。这是先决条件。剐鱼生最考究刀功。若刀功差那就无法剐鱼生,无法切成鱼生片。将鱼快速放血后,有人将鱼剖成两半,有人从背后起肉。我推崇从背后起肉,一来顺着鱼的骨架起肉可能骨肉分离做到肉无骨刺,二来可以做到尽多能多起肉。真正有能耐的师傅,可以做到鱼生吃完了,尚剩骨架的鲩鱼还能在水中游走。这是至高境界,一般人可能做不到。至于切鱼生片,要做到簿且均匀,晶莹剔透雪白无瑕。我见过有的师傅闭上眼睛切鱼生,神定气闲挥洒自如。这造诣也并非三五年刀功可以磨练而成,真正的艺高胆大。怪不得治国如烹小鲜。
对于鱼生配料,我认为少不了这几样:鱼生蓼、茶油、蒜蓉、椒盐。至于其它的炸花生、炒芝麻、姜丝等,那就随便搭配各人喜好而定,如果北方人配上辣椒酱也风味独特。现在的做法是一般都配上食盐,为了省功夫直接上了。椒盐,就是食盐加上五香粉翻炒制而成,比食盐更香更有味。鱼生配料一般为八种,因而叫八宝鱼生。
另外,剐鱼生的过程中以及餐具,千万不要沾上生水,以免影响肉质影响食用者的肠胃健康。在我看来真正做得好的鱼生,夹上一箸鱼肉,配上各种料子,入口没有腥味,鲜爽嫩滑且有嚼劲,喝上几口醇香的白酒,那就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了。
实不相瞒,作为深受鱼生文化熏陶的龙母人,我也好鱼生,不仅喜好农家鲩鱼的鲜美,而且喜好鱼生配料的香味,当鲜香混搭在一起时送进口中,鲜香脆溢满舌尖,令人陶醉。敢问,天下哪种食物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有些人甚至是业余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发出一个观点:鲩鱼生吃有肝吸虫,吃鱼生不干净不卫生会影响身体健康。我不以为然。其实吃鱼生的地方不仅有河源龙母,而且还有顺德、广西等地,肉食生吃不仅有鲩鱼,而且有的地方还生吃虾、生吃猪肉等。放眼国外,日本人吃的刺身,其实就是鱼生,只不过日本人的选用的鱼是三文鱼等,三文鱼刺身无论从肉质口感上根本无法与龙母鱼生比较,海鱼打上来杀好储存几个月能新鲜吗?配料没有龙母鱼生丰富,刀功更无法与龙母鱼生比试。我就搞不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不说日本刺身不卫生不健康,却说龙母鱼生不卫生不健康。这难道真是外地和尚会念经本地姜不辣?在国内大小城市的哪间日本料理没有刺身呢?我不知道某些人是否骨子里流着祟洋媚外的基因。如果说吃龙母鱼生有染上肝吸虫的风险,那么在当今食品安全隐患重重的大环境之下吃什么没有风险呢?吃鸡肉怕染上禽流感,吃猪肉怕染上瘦肉精,米饭吃多了担心高血压,青菜吃多了忧虑低血糖,担心这担心那就什么都不敢吃。有吃才有补,没吃就空心肚。人生在世几十载,百岁人瑞毕竟百里难寻,顾虑这顾虑那还有什么意思,人生一世过得洒脱一些不见得有什么不好。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还不是大有人在?我不反对别人拒绝吃龙母鱼生,但不吃鱼生的人也不要去反对吃的人,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既然人家好这口,凭什么去反对别人吃呢?即使是善意的提醒也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否则善意就变成了恶意,不要让好鱼生这口的人反感。我不反对别人拒吃鱼生,别人也别反对我好吃鱼生。互为尊重乃最起码的为人之本吧。
对于反对吃鱼生的人,龙川县霍山茶场雄文先生这样反驳:如果吃鱼生会死人,那么龙母田心人口普查成倍增长,这该作何解释?乌龟从来没有吃过熟食,却是长寿的象征。生吃营养最丰富,食物在烹煮的过程中,会造成营养成份流失。他还有一个观点,拿喝酒作为挑担来比喻,能挑一百斤的人挑五十斤非常轻松,能挑五十斤的人挑一百斤非常苦累。同理吃鱼生也一样,能吃者争先恐后,不能吃者观之则呕。
我并不支持餐餐吃鱼生天天吃鱼生,凡事适可而止,吃龙母鱼生也一样,熟食是主流,生吃是配角,权当对饮食习惯的一种调节吧。美味之所以味美,注定不是家常便饭,餐餐吃天天吃就没有美味的感觉了,不要让舌尖麻木了。至于多长时间吃一次鱼生,那就因人而宜了。
当然龙母鱼生虽为传统菜式,但也并不是没有需要改良的地方。比如吃完鱼生要适当吃一些青菜瓜果等素食,以达到荤素搭配合理的养生需求,比如凉拌青菜、拍青瓜等。另外,吃完鱼生千万别急着吃熟食,最好过半个小时后才吃熟食,让肚子生熟分开一段时间,这样更科学更合理更健康。
舌尖上的龙川,龙母鱼生占据一席之地。存在就是合理,不管是否有人拒吃,但现实却是愈发让更多的人接受这道美食,品尝这道美食。龙母鱼生早已走出了龙母田心了,漫步龙川县城打出“龙母鱼生”招徕食客的食肆随处可见,甚至走出龙川走出河源,在惠州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地区也有龙川人经营的食府经营“龙母鱼生”。因此如何擦亮“龙母鱼生”这道美食继而成为品牌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试想多年后,龙母鱼生若能做到与日本刺身媲美,将是我们龙川客家人引以为荣的事情,那该多好哟。
一方水土一方人。尝龙母鱼生,谈人情世故。闲暇之时,约上三五知己或亲戚家人,放松心情吃一餐龙母鱼生,唇齿留香间谈笑人生,那肯定是人生一大幸事。
(作者系民进广东省委文化出版工委委员、文学创作四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