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坚持做经典阅读的点灯人
人物名片:
徐江波,女,1969年5月生,1998年9月入会,现任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工会主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民进建德新安江支部副主任,杭州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先后获杭州市优秀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建德市首届“最美教师”、民进杭州市2002-2005年度先进会员等光荣称号。
“成就风雅教师,培育礼乐学子”,这是新一小徐江波老师在支部会议上分享工作时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徐江波始终秉持着这句话的内容,把“经典阅读”这项听起来美丽,做起来艰难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行动中,使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亲朋眼中的“傻子”
2017年暑假,对于忙碌了大半年的徐老师来说,这是一段难得放松自己的时间,因为在5月份徐老师刚刚做了个小手术,由于有课务在身,没有时间休息,放暑假本该好好休息一下,调养一下身体,但是徐老师并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6月28日的期末考试一结束,徐老师就马上组织全班同学开展“班班有读”,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班里的每个学生在暑假里都能参与“经典阅读”这项有意义的活动。暑期两个月,如此长的周期,如何让家长和自己的小孩,每天都能参与阅读,学会精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是这项工作的核心难点。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徐老师每天都要通过微信与家长群里的每个学生家长对接。早上7点发布阅读要求,9点以后、下午、晚上一直守着微信接收学生上传的作业,并且对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并将优秀的作品、有特点的作品和有进步的作品收集起来,家长上传完毕一般都是晚上10点半左右,为了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的作品,徐老师每每要等到深夜才能将孩子们一天的阅读情况制作成美篇反馈给家长,这一天的阅读工作才算完成。久而久之,由于长时间的盯着手机,徐老师的视力越来越差,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很着急,称其为“傻子”。笑她放着大好的休闲时光不去休养,还为别人家的孩子没日没夜的瞎操心,她就是这样一位甘愿奉献的引路人。
做坚实的点灯人
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儿童诗《点灯的人》里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有的人理想是当点灯人,点起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徐江波老师从2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励志甘当点灯人。新一小的早上上课时间是8点20,但是徐江波老师每天都在7点40前到达学校,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要求每个学生在7点40到校参与早自习阅读活动,结合课文文章,针对性选择阅读对象,既要帮助大家了解课文以外的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内文章的知识点。就这样,学生们一天的学习总是在美好的阅读开始。每天40分钟的无私付出犹如灌入灯盏中的灯油,虽然看似不多,但却做到了细水长流,让灯光变得长久不熄,越点越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几十年如一日,是一种执着的表现。现在的新一小五(4)班在徐老师的细心引领下,全班40几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而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一点一点地收到了回报。夏蕙雪小朋友参加杭州市民间故事比赛获得了特等奖,并代表杭州市参加了浙江省的比赛;李伊卉、金珂羽参加了全国“李燕杰杯”的演讲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和风采奖;杨轲砚、李伊卉和秦瑜参加了建德市和杭州市的读书征文比赛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作为三四年级的学生,获得如此高的奖项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学校每年的庆“六一”课本剧表演中,徐老师所带的班级,都是学生自己改编剧本,自导自演,全班参与,而且都能获得最高奖项,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徐老师说,阅读是一项释放心灵,提升素养的行动,学生在阅读好文好诗的过程中收获理想,收获自信,收获快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现如今,徐老师的点灯工作犹如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样影响着学生的家长,影响着身边的其他教师,而徐老师也愿意和所有的同仁们一道做一个点灯的人,每天都扛着坚实的梯子,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因为她,是点灯人,是幸福的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