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麻醉师胡永珍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二十载

发布时间:2017-11-03  来源:民进杭州市委会

放大

缩小

  人物名片:胡永珍,女, 1968年12月生,1989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从事麻醉工作,副主任医师,2010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建德市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先后获得杭州市麻醉技能比武二等奖、浙江省《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一等奖等。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美丽天使,廿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在麻醉技术的路上,不断追求和付出,甘愿做守护健康的幕后英雄。当她一次次从完成手术岗位上下之后,来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带着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刚才有手术,我来迟了……”此时,她脸上的倦意未消,听到这话,我的心中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忙碌是她的工作常态

  “喂,快来,胡医师!有一例胎窘,需要急诊剖宫产!”

  “胡医师,快来!产房有产后大出血急需抢救!”

  “产房有新生儿窒息急需抢救,胡医师,你快来!”……

  这样的呼救电话,自2001年建德市妇保院开院以来,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多少个凌晨,惊扰了胡永珍医生的美梦,打乱了她的日常。工作时间紧张忙碌自不必说,就是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或者在休息日,也经常会被一个个这样的电话紧急召回。对此她早已习以为常。

  因为麻醉专业人员非常难招,小医院一般没有人愿意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胡医生都一人独自承担麻醉工作。产科性质是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就是下雪下冰雹也要第一时间赶到医院,365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节假日,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并快乐着。她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的习惯,以前手机信号不好,走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先找到有信号的位置放好才放心,睡觉的时候手机肯定是放在床头,而且是第一、二次响铃后马上接通,从不赖床。

忘我是她的使命使然

  记得有一个冬天深夜,刚刚进入梦乡的她,又被这样的紧急电话叫醒,她赶忙骑车往医院飞奔。当时正下着冰雹,冰雹打在脸上的感觉,真的好痛,但当时却根本无暇顾及这点痛楚,只是一个劲埋怨雨水溅到眼里,车子骑不快。还有一次,她骑自行车赶往医院,路上被一辆汽车刮碰在地,当时她的第一反应便是:完了,病人怎么办?她想立马爬起来,尽管左腿很痛,但一番挣扎后,竟然还真让她爬了起来。有点懵圈的驾驶员赶忙下车,问她有没有事,她说不要紧。当时驾驶员一定要陪她上医院检查,她说她就是医生。旁边一个热心市民看胡医生着急忙慌想走,有点急眼了:你都不让他留个电话或是留点钱?她说来不及了,她得立马赶到医院,病人等着她。于是强忍疼痛,骑上车说走就走。当时她的唯一念头就是早点赶到医院,救治病人。救治过程中,因为高度专注,全身心扑在了病人身上,她完全忘了自己已然是位伤员。等救治任务完成,她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才回过神来,感觉左腿越来越痛,撸起裤腿一看,有好几处淤青破皮,血迹浸湿了裤腿,把医务人员都吓了一大跳。其实这些年来,去医院的路上,她不知道摔过多少次,有时是因为雨天路滑,有时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路面,只是这次是因为被车撞,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每次被叫的备班人员当中,胡医生总是最早一批赶到,没有一次因为联系不到她而耽误患者的手术和抢救。现在虽说麻醉科人员增加了,她也不用每天备战,但她24小时手机不关机的习惯没变,因为只要有抢救任务,医院还是会第一时间叫到她。她始终认为,作为一名麻醉科主任,这是自己应该做,也是非常乐意做的事情。

  2016年新医院搬迁,麻醉科虽然增加到4人,但由于从老医院、计生指导站搬到新医院的过程中,各种仪器设备、药品、材料、人员的安排,加上手术麻醉人次增加了近5倍,手术方式从单一的剖宫产到妇科、乳腺科的各种手术,麻醉方式也不断增加,中午基本上没得休息,手术一台接一台,所以有一段时间她感觉胸闷、心悸,有一次在手术间差点晕倒,去背了动态,近千次房早,医生考虑疲劳是原因,建议休息。但她知道房早后,说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只要自己注意,吃点药也就挺过来了。在那之前,她一直自认为身板还比较硬朗,怎么干也不至于会累倒的。但是,就是铁打的身子,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之中,也会有累趴下的时候。大家都全她要注意身体,可她总一笑而过。

精进是她的职业追求

  妇产科医院面对的患者比较单一,多数都是女性,而且以前大多数是产妇。可能大多数人的理解,剖宫产时麻醉医生只要打一针就完事了,殊不知那一针打不好会瘫痪乃至有生命危险,而且打一针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整个手术过程都时刻需要麻醉医生陪在身边,高度紧张,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手术台上的每一个细节。圈内有句话,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大出血、羊水栓塞是产妇足以致命的主因,在这时候麻醉医生是在场全体医务人员当中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十几年中参加过的大的抢救到底有几次,她早已记不清。有时一天十几台麻醉,晚上还要接着做,都是一个人,锻炼多了,也练就了剖宫产麻醉的过硬技能,十几年了,不管多胖的产妇,她从没失败过。产科医生都喜欢她做麻醉,因为她做麻醉,让人特别放心。

  大家可能想不到,胡永珍医生并不是麻醉专业毕业的,在学校里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麻醉,在麻醉同仁中,她属于麻醉专业先天不足的那种。所以她努力自学,1993年在金华中心医院进修麻醉一年,1997年经卫生局考核合格后正式改做麻醉。2001年通过麻醉主治医生职称考试。此后通过函授,先后拿到了临床医学大专和本科毕业证书。并买来各种版本的麻醉相关书籍,不时翻看。遇到疑难问题就查资料、查书籍,或者向老师向专家请教。

  苦心人,终不负,在2011年的杭州市麻醉技能比武中,胡医生以预赛建德市第一进入杭州市决赛,并获决赛第二名;2012年通过了副主任医师职称考试;同年以杭州地区第二的成绩,代表杭州市参加浙江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举办的麻醉知识竞赛决赛,并荣获全省个人第一名。要知道,那次竞赛可谓高手如云,除了全省各地区选拔的精英,浙一、浙二等省内知名医院也悉数派代表参赛,而且她是其中年龄最大的,能够脱颖而出,摘得桂冠,着实让她好一阵子惊喜。在颁奖典礼上,省质控中心主任严敏的一句话至今让她记忆犹新:让一家县级小医院的医生拿去第一名,你们这些省级、地区级医院作何感想?这是她有生以来最高大上的荣誉。她当然知道,这只是一时的成绩,每天接触的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会时时考量她,让她永远保持清醒,时刻砥砺前行。

  都说麻醉医生是幕后英雄,他们的付出不容易被看见,但我们的胡永珍主任却唯独钟爱这份职业。看着患者平安地离开手术室,那份幸福感是难以言表的,所以,为了这份幸福,她会一如既往,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这份工作,做好她的日常,守候她的病人!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