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徐俊弘扬传统文化努力推进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17-11-10  来源:民进扬州市委会

放大

缩小

  民进会员、非遗传承人徐俊耗时一年,“刻”出全国最大金丝楠木雕。《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2014年12月,徐俊耗时一年完成的古金丝楠木雕《溪山行旅图》。据了解,此前最大的金丝楠木雕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如柏创作的《春溪幽谷图》,而《溪山行旅图》楠木雕凭借更大的尺寸,刷新了这一纪录。这尊木雕以这幅名画作为范本进行创作,连底座高1.3米、长1.8米。雕刻材料为古金丝楠木,描绘了古代文人出门寻师访友的画面,呈现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业内人士介绍,该件金丝楠木雕市值超过300万元。

  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用木料雕刻成胚胎,加以漆饰成精美的艺术品。到西汉时期更是大量的采用木料、竹料,精雕细刻而成,一些髹漆木雕,如天山汉墓出土木雕黑漆马头,块面如削,方而不圆,无一点浮饰,艺术成就可比威武出土的木雕角兽,木雕漆虎、漆人、漆猴,莫不着刀无几而神完意足,可见汉代雕塑以形写神,简练浑朴特点之一班,创造了多种雕刻技法,为后来的木雕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始于秦汉而盛行于唐代的夹苎印花工艺,最初就是用木板雕刻成纹样夹染而成的,后来再发展成镂花版刷印,在木雕的基础上发展了漆器艺术品等,但都用于上层社会。这是徐俊的认识。

  木雕漆器装饰因为用途和雕饰的物体部位不同,形成了各种漆饰类别,归纳起来大致可分:木雕浅刻、木雕浮雕、木雕镂空贴花、建筑雕刻、家具雕刻、漆器点螺楠木雕与木雕镂空、立体雕等。在漆器工艺中,设计、木雕、制作、漆饰、工艺装饰构成整个漆器品。而各工艺装饰与木雕分别所占面积均有一定比例。就地屏而言,一般工艺装饰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三以上,去掉边框等,木雕装饰占五分之一,整个作品既要突出主题,又要烘托主题,内外相呼应。浅刻在工艺木雕中主要用于地屏、屏风、家具的边框和远景等,漆器中用于雕刻、雕漆锦纹、勾刀等,它更适合近看,结合阴阳线刻变化处理,使纹样显得既工整又流畅,简练而多变。浮雕一般结合纹样镂空,在漆器木雕中,多用于地屏下堂板、牙板角牙,内镶花板中,显得灵透多变。在工艺画面中将饰物镂空后,镶嵌在配以相应底色的底板上,能使换面纹样显露出很强的立体感和丰富的层次感。镂空立体雕多用于地屏的边柱,家具的腿脚等。近年来漆器金丝楠木漆,大多精雕细刻,纹样工整逼真,雕饰物具有完整的立体感,相应的配以石决明、夜光螺及各种高档玉料,运用扬州独特的点螺工艺,精心制作而成。使作品更加具备绮丽似锦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徐俊的理解。

  民进会员、非遗传承人徐俊的父亲和叔叔都从事木雕艺术,可谓世代相传。徐俊1975年6月出生;2004年在江苏省苏州美院专攻工艺雕刻;2010年创办“徐俊金楠阁工作室” ;2014年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政府授予《金丝楠木雕刻传承人》;2015年2月任扬州市青年雕塑家协会秘书长等等。徐俊,2005年《春溪幽谷图》摆件,获2005年杭州西博会金奖,扬州漆器厂颁发了荣誉证书,获2005年度精品创作二等奖;古金丝楠木摆件《春溪幽谷图》获2005年杭州“西博会”金奖,古金丝楠木台屏《潇湘秋月》获2008年漆花杯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铜奖,古金丝楠木雕《叠嶂行云》摆件获2008年第九届“西博会”金奖……

  徐俊在努力弘扬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传承。他的《春溪幽谷图》作品创作成功,就是典型的山籽雕手法。该作品采用了从洞中观外景的形式,由内而外层层递进,表现大自然的美丽。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整件作品饱满圆润,意境深远,仿佛人行其间,沉醉于山水之美景也。徐俊的《溪水行旅图》是创新作品,创意设计采用了北宋范宽的代表作名画溪山行旅图为蓝本,作品采用了汉代出土的古金丝楠木,描绘了在苍松劲柏,群山叠石,瀑布飞泉,悬崖峭壁中,古代文人出门导师访友的画面,向人们呈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作品巧妙采用折叠皴、披麻皴,斧劈皴等多种手法,将各种质感的山石表现的淋漓尽致,展现了扬州雕漆工艺的古朴端庄,秀丽精巧,藏锋不露的特点,一览无遗的呈现了山水画的最高意境。

  民进会员徐俊认为,创新是传承文脉下的创新,随意的乱来简单割断与过去的关系,这不应被当作艺术。回顾历史,传统艺术从古代形态转变为现代形式,始终没有离开继承传统的精神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受时代的影响,当代不少搞创作的人都不太愿意在传统上下更多的功夫,因为学习传统要耗费时日的,他们耐不住这个寂寞。因此,不少人对传统采取淡漠、疏离的态度,热衷于追求形式效果,而缺乏传统的磨炼,故其作品也常常流于粗俗与平庸。如何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与发展,是很多艺人一生的追求。目前,徐俊正在努力挖掘艺术表现的实质,进一步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创新出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体现出时代精神需要的艺术作品来。

  历史在前进,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要求在不断提高,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木雕艺术的同时,不断创新民族文化艺术和人们喜爱的新素材,来更好的表达人们美好的心灵和幸福的追求。这就是民进会员、非遗传承人徐俊的追求,我们期待有更美好的作品问世!

作者:钱存龙 龙晓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