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铜川有个“提案王”

发布时间:2017-12-12  来源:民进陕西省委会

放大

缩小

  2017年铜川“两会”期间,陕西省政协机关报《各界导报》的一篇题为《“提案王”精准提案养成记》的报道在代表与委员中不胫而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报道中所写的“提案王”就是政协铜川市第十四届常委、民进铜川市六届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侯小洲。

  侯小洲,男,汉族,1970年12月生,陕西宜君县人。大学文化程度,1997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因为他的提案数量多、质量高,贴近民生民情,被媒体誉为“提案王”。2016年,他被民进中央评为“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被铜川市政协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他的参政议政事迹被收录入陕西省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而出版的《委员》一书。

生活中的“有心人”

  2011年,对侯小洲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当选为民进铜川市五届委员会秘书长,这一年他被推荐为政协铜川市十三届委员,这一年,他又当选为政协常委。这意味着他的人生将翻开新的一页。

  “政协委员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身份,肩负着人们的重托和履行职责的义务。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形象,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他意识到,加强学习,履职担当,快速掌握参政议政本领刻不容缓。面对新行业、新领域,他年轻时那股刻苦学习、肯吃苦、不服输的“犟”劲又回来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他首先从书本中学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政协章程和委员职责,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提案的规范写法,为做好提案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还坚持向老委员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撰写提案,如何回复提案答复等等,使自己迅速掌握一件合格提案的正规流程,尽快进入参政角色。另外,他坚持在生活中学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侯小洲恰恰就是一位“有心人”,不管走到哪里,他总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外出学习时,他发现同样是新建城市,人家空中就没有蜘蛛网般的管线,而同样是新建的铜川南市区道路两边却是各种管线交织,既影响城市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撰写了《关于我市南市区各种管线下杆入沟的建议》,被列为市政协2013年1号提案,由郭大为市长亲自督办,已得到逐步落实。

  侯小洲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和“怎么办”,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难事,办了不少好事实事。

委员中的“痴心人”

  有人说,侯小洲是政协委员中的“钉子户”,有人说侯小洲是政协委员中的“痴心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在政协这个平台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优势和作用,是侯小洲当选铜川市政协常委六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只要能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我就是跑断腿也愿意。”这是侯小洲常说的一句话。他提出的每一件提案都不是闭门造车、空穴来风。提《关于调整包茂高速铜川川口至新区段超标收费的提案》时,他自己开车先后三次实地测量路程,两次前往相邻的三原、富平、泾阳县收费站路口查找原因,多次到市交通局、交警支队、物价局、高速路指挥办和西铜公司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几经周折,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有人劝他算了,可他“痴心”不改,一而再、再而三的撰写提案,直到问题最终解决。为了让自己撰写的《关于提高全市公路限速标准的建议》有理有据,他开车前往西安、咸阳、渭南调研,获取准确详实资料,有力的推动了全市三类19条26段道路的全面提速。提《关于维修铜川老区支巷道路的建议》时,他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历时半个月,查看了铜川22条支巷道路破损情况,随后前往市区住建局、交通局了解道路归属权和养护责任,提出了维修老虎沟巷等10条破损严重支巷道路的建议,当年就得到落实。针对铜川停车难现象,他撰写《关于铜川建立立体停车库加工厂并推广使用立体停车库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重要领导肯定并被约谈。

  他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痴心”不改,认准的事情从不半途而废。提案今年没落实,他不气馁也不放弃,而是用钉子般“钻”的精神、“愚公移山”般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明年接着提,有的提案从提出到落实长达数年之久。在关于调整包茂高速铜川段不合理收费现象中,他2012年第一次以提案形式提出,没有落实后他又连续3年坚持提,2015年答复未果后又转变思路,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继续提,终于引起全国30多家媒体的关注和省、市领导的重视,促使不合理收费得到彻底解决奠定。铜川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资源枯竭后必须转型发展,为了让后人铭记铜川发展史,他多次撰写《关于建设铜川煤炭博物馆和矿工雕塑的提案》,均得到落实。南市区是铜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各个部门的南移,常住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可是城市功能不尽完善,群众健身一直没有体育场,他连续三年坚持提提案,2016年终于被政府列入议事日程,现在体育馆已基本建成。

  6年来,他撰写市政协大会发言6篇、集体提案11件、个人提案58件,因选题精准、调研扎实,所有提案均被立案。他提出的58件个人提案中,有9件被市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有4件被列为市长督办提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付出必将收获丰硕的成果。侯小洲认真调研的参政精神、锲而不舍的参政态度、敢于直言的参政作风多次得到铜川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的肯定,被市政协主席张应龙称赞为“铜川好人”和“铜川好委员”。他撰写的《关于提高全市公路限速标准的提案》被铜川市政府和市政协评为“2014年优秀提案”、《关于调整包茂高速铜川川口至新区段收费标准的提案》被铜川市政府和市政协评为“2015年优秀提案”,并被全国政协机关报《人民政协报》以《为群众切身利益“锱铢必较”》为题刊登,将该提案作为优秀提案予以宣传。

老百姓的“贴心人”

  侯小洲说自己是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农家孩子,不管将来走多远,都不能忘了本。作为政协委员,他时刻不忘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政协会议召开期间,他积极履行委员职责,建言献策,撰写提案。政协会议闭会期间,他勤观察,忙调研,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是老百姓真真正正的“贴心人”。

  老百姓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小事,关乎政府的公信力,关乎铜川转型发展。2016年9月,省天然气公司为治理燃气管道安全隐患,在新区正阳路与东环路十字开挖了一段南北长约40米、宽约5米的路面进行施工。几个月过去了,此段路面既未再施工,也未硬化修复,仅回填黄土、上铺石子进行简单处理。由于土层下沉,出现与原路面10公分左右的落差,致使过往电动车时有摔倒、滑倒现象,小轿车底盘常被剐蹭,拥堵问题更是屡见不鲜,给过往行人和车辆造成很大安全隐患,成为新区与耀州区通行名副其实的“肠梗阻”。今年5月初,侯小洲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现场走访、深入调研,撰写了题为《关于尽快修复正阳路与东环路交汇处开挖道路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经过市政协、市城市管理局、省天然气公司多方沟通协商,7月20日,开挖10月之久的道路终于全面恢复并通行,这一困扰新区与耀州区老百姓交通的“肠梗阻”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6年来,他先后撰写社情民意信息20多篇,为了铜川转型发展他撰写了《关于将铜川打造成全国康养城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领导肯定;《关于尽快在铜川成立陕西康养学院的建议》得到市政协张惠荣主席的认可;见到健康人在景区为逃票手持残疾证,变为“残疾人”,他撰写了《因“证”致残》的社情民意信息;看到车辆停放于人行道,占用残疾人专用通道,他撰写了《别让盲道变“忙”道》的社情民意信息;看到各个小区车满为患,晚上停车不留消防通道,他撰写了《请让我们的生命通道保持畅通》等数十篇反映焦点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每一篇都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努力使困扰老百姓的“闹心事”能得以解决。他撰写的题为《23公里高速路收费20元合理吗?》的社情民意信息,被陕西省政协和民进陕西省委会评为“2015年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老百姓的事情永远在心上,参政议政永远在路上,侯小洲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仗义执言,带着老百姓的“问题”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