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积极参政议政,不负民进使命职责

——记民进上海市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徐亚同

发布时间:2018-01-12  来源:

放大

缩小

  徐亚同教授是我国第一代从事废水处理、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领域的专家,多年来在该领域内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13部,先后有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市级的科技进步奖,并经常参与项目的评审、咨询、验收,先后到国内20多个省市的几百个污水处理厂帮助解决实际的问题,曾为上万名行业内的技术和操作人员讲课百余次,被聘为国内多家学会的理事、委员或顾问,是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徐亚同于1995年加入民进,在老同志的传、带、帮的教导下,认识到民进作为参政党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入会后即加入到参政议政的行列中,并同时被吸纳成为民进市委联络委员会的成员,积极参加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提案交流和现场调研考察等活动。他充分发挥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情况熟悉的优势,入会20年以来每年均提交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建议2项以上。

  上世纪80年代末,环保局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法规,要求凡是一万平米以上的建筑物均需设置污水治理的设施,他曾参与多个工程,并为更多的处理设施作改进和后期的运维。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其中弊病极多,不仅占了市中心大楼地下宝贵的停车位,治理过程中的臭气、噪声等对大楼又造成了二次污染,他便提议停用在大楼地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予以处理,该提议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认同,并在不久后予以实施。1996年,看到当时马路上的燃油助动车不断增加,对道路交通带来不安全的因素,并由于单缸发动机对燃料未充分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他提出“在市区范围内禁止使用燃油助动车的建议”,基于当时人们的认识和出行交通需要的限制,该建议在多年以后终于得以被大家所认可,并由职能部门从政策法规上加以认可和予以实施。

  烟花爆竹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并被大家应用至今,在节假日的大量燃放造成空气和噪声的污染,产生大量的垃圾,并引发火灾,浪费了大量资源,也造成人民生活安全隐患。他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在市中心闹市区禁放烟花爆竹”的提案,其后曾得到部分采纳,即在政府的要害部门和医院学校等地划为禁放区,如此情况下公众又为禁放区的范围等争论了十多年,烟花爆竹燃放的危害依然如故。2015年初他又提出了“重议禁放烟花爆竹”的建议,最终到2015年底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在外环以内禁放烟花爆竹的政令,并在春节期间组织了数万人的监察大军,最终使上海市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使上海市市区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消除了火灾的隐患。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提案经验,部分提案需长期跟踪并予以坚持,为此提出“强化跟踪,持续完善,提高参政议政时效”,提出在提案提交后需重视“后提案”时期对提案采纳和为各个方面认可程度的跟踪以便为提案的最终采纳作后续的努力。该建议为“联合时报”所刊用。

  世博会前后,徐亚同结合自己在低碳经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关系方面的实践和认识,为民进上海市委、各区县以及直属委员会的领导作了“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辅导报告,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几年前,基于上海长江口水资源的安全正面临严重威胁,黄浦江取水口不容乐观的现状,徐亚同提出了“重视上海水源地的安全与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并积极参与了民进中央所主持的有关长江流域和长三角地区水系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调研课题;基于政府对河湖污染治理呈现九龙治水和分段划片管理和治理的情况,提出了“从流域角度治理水体,构建健康的水体生态景观廊道”的建议,这也为以后部分地区实行的河长制提供了参考。多年来,他还结合在环保局、环卫局、水务局、科委。农委等邀请参加的各种决策咨询会以及平时发现的问题先后提交了“加强我市城市雨水回收利用”“进一步加强本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将病死猪进行集中资源化处置”“加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防止工业废弃物乱倒的对策”“严格防止滥用抗生素”“逐步减少并限制塑料瓶装水”“关注和防止新型污染物的危害”“将居民餐厨垃圾有机废弃物在社区就地处理、消纳减量”“促进我市畜禽废水沼气处理工程健康发展”等十几个建议,其中的内容也部分或正在逐步为有关部门所采用。

  2015年,徐亚同主持承担民进上海市委的“关于创新环保机制,推进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关于重视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建议”等两项调研课题,并提交相关的调研报告,得到良好反馈,当年他被民进上海市委评为2015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