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民进蚌埠市体育支部主委郑荣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源:民进蚌埠市委会

放大

缩小

  她曾荣获全国自由跤锦标赛冠军、全国“三跤”总决赛冠军、世界自由跤邀请赛冠军。她为了心中的冠军梦,用自己跌宕起伏的故事诠释了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她就是民进蚌埠市体育支部主委、蚌埠市体育局女子自由式摔跤教练、国家级裁判郑荣。

  一

  1985年12月10日,郑荣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父母都是纺织厂工人,她自幼活泼可爱,深受父母喜爱。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她,父母就让她上了离家最近的纺织厂子弟学校。在学校里,郑荣特别喜欢体育,上小学五年级时,她参加了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并跑出了8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她的这一“跑”,却“跑”出了自己璀璨的一生。

  1999年9月,郑荣小学毕业后上了第十中学,刚上初一,蚌埠市体校杨冬生教练来到学校选才,经过严格选拔,郑荣一眼就被杨教练看中,并动员她来体校上学。经过再三考虑,郑荣的父母同意她上了体校。在训练中,杨教练忽然发现郑荣协调能力强、爆发力好、骨架更适合摔跤项目,便动员她参加自由式摔跤训练。起初,不仅自己想不通,就连她的父母也想不明白,并遭到周围亲朋好友的反对,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去学摔跤呢?在杨教练的一再耐心说服下,郑荣终于接受了这个决定。当她学会了第一个撂空翻时,她开始对摔跤有了一点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郑荣经常说,只有你对摔跤有兴趣,你才会下苦功去训练,并且用心去揣摩。有些人认为摔跤只要力气大就能比赛,这就错了。真正的摔跤比赛,是要斗智斗勇的,要比技术、技巧和爆发力等。小个子战胜大个子的例子并不少见,这就是在技术上取胜。技术的提升,要靠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在训练和比赛中总结经验,在苦中体会到乐,从各个方面改善自己,不断取得进步。郑荣热爱上了这一竞技类体育项目。兴趣与拼搏,让她的摔跤运动焕发光彩。从选择摔跤的第一天起,郑荣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将她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刻苦的训练当中。从那一刻起,年仅14岁的她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实现体育梦想。

  二

  进队之初,郑荣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较低,特别是上文化课时因理解不了,学得非常吃力。但她没有气馁,她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不仅需要在训练场上付出,更需要文化知识的提高和保证。在常年半封闭式的训练和半军事化管理的环境中,她随身携带笔记,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就连教练都评价他“场上用汗,课上用功”。

  转眼半年过去了,郑荣从一名普通的队员,成长为一名技术稳定、心态平和的优秀运动员,她用汗水在坚持,用青春在拼搏。韧带拉伤在训练中是常有的事,为了备战2000年在安徽芜湖举办的全省自由式摔跤锦标赛,郑荣忍受着枯燥和伤痛,训练强度也有所加大,但她必须得坚持到底,因为这次锦标赛决定了她个人发展方向,多年的努力也将在这次的赛场上得到见证。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荣在此次比赛中一举夺魁。这次夺冠也让她在国内跤台上崭露头角。

  作为一名运动员,如果说她的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可能决定着她的发展前途,那么执法裁判的指点作用,往往具有点睛之用。在本次锦标赛中请来了多名资深国际级裁判,其中就有国家级教练兼国际级裁判员顾国飞先生。郑荣出色的表现得到了顾国飞先生的高度赞扬和认可。2001年9月,她被顾国飞先生选中到了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自由跤专业队,并成为一名专业自由式摔跤运动员。

  冠军前的个中辛酸,造就了日后郑荣训练中能吃苦,赛场上求胜欲望强的品质,而这特殊品质又助力她开启了女子跤台冠军之旅。

作者:李东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