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疗疾,手到病除
——中国医师奖候选人龚利先进事迹
潜心教研,桃李芬芳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主任与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以“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教学相长;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教学理念,深受学生喜爱。说起龚利上的课,学生们都会竖起拇指。有学生这样评价:“听龚老师的课你绝对不会有走神的时间,因为他的讲课,每一句话都说得那么精彩,错过就太可惜了。”
龚利全面负责推拿学教研室的日常管理,同时又积极承担本科理论课教学、实习带教、教学查房、进修医师带教、培养硕士研究生等教学任务,此外作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针灸推拿专家组组长还负责学科规范化培训工作。近年来,他副主编“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推拿学》等教材、专著共6本,发表教学论文5篇。先后获得上海市高教系统“教学新星”提名奖,上海中医药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16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1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以及作为主要完成人获2017年上海市教育成果奖特等奖等。
而在科研上,立足于临床,龚利主持“手法结合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规范化研究”等省市级课题8项,第二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8项,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41篇。作为主要参与者,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0项。
济世爱心,健康行走
作为一名研究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医生,龚利最大的理想就是普及膝关节相关科学知识,愿所有人都能了解自己的膝盖,拥有健康的膝盖。自2007年他开始探索在社区开展膝关节健康筛查、健康知识讲座、推广“健康行走计划”以来,他从事科普志愿活动已经有11年之久。11年来,龚利深入上海部分街道和社区,参加各类义诊咨询活动二百余次;主讲健康讲座三百余场,惠及社区数万名群众,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从事志愿活动过程中,每当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偶尔也会想到何时为“健康行走计划”划上句号?可瞬时眼前闪过那些患者期待的眼神、等待的身影、痛苦的表情,变形的膝盖……龚利一次又一次打消了“放弃”的念头。即使在他自己骨折术后仅两周,上肢功能尚未恢复的情况下,淋着暴雨仍然恪守承诺,准时出现在社区居委会科普与义诊的现场。“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自己。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也都有老去的时候,希望老年人能够早一点知道相关知识,早一点关爱自己的膝盖,能拥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这个简单的愿望,牢牢支撑着龚利继续他的“健康行走计划”。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龚利认为做科普、讲知识,其实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每个医生都有义务做好医学科普,传递正确的医学知识。这几年,龚利的“健康行走”计划正通过重点专科协作组形式、国家级继续教育形式、对口支援形式,走到广西、浙江、云南、四川等地,逐步走向全国。他通过媒体加大膝关节健康知识的普及,坚持撰写科普文章五十余篇,先后刊登在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报、大众医学杂志等;参与电视台、电台的健康类栏目的节目录制四十余场。2014年1月还主持创立了“健康行走计划”微信公众号,开展在线膝骨关节炎的健康教育。正是由于“健康行走”科普项目11年的坚持实施与可持续发展,形成面向全社会的“社区—讲堂—媒体—网络”科普活动模式,同时将临床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如推拿功法易筋经、自编“四步简易锻炼法”、“膝痛犊鼻求,阿是常来揉;血海阳陵叩,健康来行走”自我按摩口诀与按摩操等,2017年,龚利的“远离膝痛,健康行走”科普活动荣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成果奖三等奖。因其在志愿者服务的突出贡献,龚利先后被评为全国民进社会服务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等。
“上工治未病”,防治结合、治病治心、医教研和科普相结合,这就是龚利医师的真实写照。而他常铭记恩师赠予的一句话“人无德则不能立信,医无仁则不能疗疾,师无诚则不能以教,学无悟则不能成才。”他说,这句话教会他怎么做人、做医生、做老师以及做学生,他会在为医之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