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强:我与“京津冀一体化”这些年
第一次接触“京津冀一体化”这个概念,是在2004年。当时我在德州市发改委任综合科科长,加入民进只有两年多的时间。那时的我,既有“想大事、议大事”的冲动, 又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21世纪初的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呈现加速之势,全国沿海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许多地区争相融入与之有地缘优势的经济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山东也正着手规划建设以济南、青岛为双中心城市的半岛城市群。当时我敏锐地意识到: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经济圈之间的竞争。德州北有京津冀,南有半岛城市群(当时尚未提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概念),实际上已经处于被两大经济区边缘化的境地。如果不能加快发展,不能搞好与京津冀和半岛城市群的战略合作,德州很有可能成为两大经济区边缘的“经济沉降带”。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暗下决心,要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自己建言献策的主攻方向。我深知,区域经济合作这篇文章博大精深,要想做好这篇文章,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下真功夫,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此,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的我做了很多功课,先是认真学习了张敦富先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原理》等著作,后来外出考察时搜集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素材。在深入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揣靡、几易其稿,我撰写完成了《关于搞好与京津冀和半岛城市群对接合作的建议》,提交德州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后,被评为重点督办提案。
虽然这件提案给我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但仍然让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2006年4月,在这件提案的基础上,我又做了进一步的调研和思考,形成了《关于加快德州经济的战略思考》。这篇调研报告呈报市政府后,得到了时任市长吴翠云同志的重要批示。在批示中她要求市发改委对德州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待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共识后再组织实施。2007年4月,德州市南融北接战略(向南融入省会城市群,向北对接京津冀)正式付诸实施。
受到所提建议进入市委、市政府决策视野的鼓舞,2006年下半年我拓宽了自己建言献策的视野,围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关于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的战略部署,撰写了《关于推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京津冀经济圈对接协作的建议》,并以民进山东省委的名义提交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这件提案先是得到了王久祜副主席的批示,后被《大众日报内参》采纳,并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的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该报告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请省委政策研究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中不少观点和看法,并请省发改委在制定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规划时一并参考。2007年10月30日的《人民政协报》,以《山东民进建议:省会城市群主动对接京津冀经济圈》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2012年1月,这件提案被评为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贡献建言献策优秀成果。
2011年,根据组织安排,我到宁津县政府工作。宁津位于山东的最北部,与河北的吴桥、东光、南皮三县接壤。这使我更有机会研究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因而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深入调研,我撰写的《关于建设鲁冀边界科学跨越发展先行区的思考》,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吴翠云、时任市长杨宜新两位领导的重要批示。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再次升温后,根据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再加上自己多年来的思考,我于2014年6月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山东如何应对京津冀一体化》。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长三角和京津冀给山东带来的双向压力,提出了应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策略。文章发表的次日,《大众日报》的马清伟编辑给我发来短信表示感谢:“你的文章非常有见地,我们正需要这方面的稿子,你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后,我于2016年4月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北部四市如何对接京津冀》。应当说,这两篇文章是我多年积淀的成果,也是我对区域经济合作认识的升华。
2017年初,针对德州市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又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在德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的大会发言,发言中的观点和建议引起委员们的共鸣。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伴随京津冀一体化这个国家战略走过了14年的风雨历程。这14年,是我作为民进会员履职尽责的14年,也是我思想不断成熟的14年。14年来,我在区域经济合作这个领域有付出,更有收获!因为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绩,我先后被授予民进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山东省各民主党派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德州市十大党外代表人物等诸多荣誉称号。能够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对民进会员职责的敬畏,其中也有自己的爱好和执着!京津冀一体化打开了我思想上的一扇窗,让我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区域经济合作这个课题;京津冀一体化也给我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我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很好地展示自己。
有幸的是,经民进山东省委会推荐,今年我牵头承担了省政协“如何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京津产业转移”的调研课题。这对我而言又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新课题、新任务等待我去认真完成,新思路、新建议需要我深入发掘。
2018,再出发!
(作者为民进山东省委会常委,民进德州市委会主委)
陈晓强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