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艺苑  >  文学  >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王承山:改革开放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8-11-06  来源:民进山东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开放的主要标志是要打开国门,走出去,请进来,当时有句口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说政治自信、制度自信等一切自信,都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

  那么,中国人的文化在哪里?需要去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去寻根。所以,1983年,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提议,谷牧副总理担任名誉会长,匡亚明担任会长的中国孔子基金会应运而生。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募集资金修复三孔,支持儒家学说的研究。因为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儒家文化研究机构,所以聚集了全国儒家学者和精英,为中国文化的弘扬而发声。特别是1989动乱之后,是中国孔子基金会第一个打破西方封锁,召开了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可以说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国际上声名远扬。

  1996年,基金会由北京迁至济南,谷牧继续担任名誉会长,当时的省委书记赵志浩亲任会长,依托三孔,继续发挥基金会引领儒学复兴,深耕精神家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曲阜讲话和2014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吹响了振兴的号角。许嘉璐副委员长曾评价曲阜讲话不亚于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所以,中国的经济强盛了,中国文化也为外国人所接受。7月份,我随山东文化交流团到访希腊、德国,确实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力。

  希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贡多斯先生,70多岁了,近200次来中国,每次来都参加祭孔活动,充分表达了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他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也深深的影响着他周边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在德国特里尔马克思的故乡参加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遇见中国”文化系列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山东对外友协主办的“孔子和千年汉字”展在这里开幕,吸引了众多的德国友好人士参观,对孔子和中国汉字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特里尔,我们中国赠送的马克思塑像矗立在西蒙教堂广场上,虽有争议,但当时特里尔市长就说,只要是给特里尔市带来经济效益,我们欢迎马克思塑像来到特里尔。这说明中国强大了,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不管是什么主义,他们都愿合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强盛了,在世界才有话语权,自己的文化才能被外国接受。作为一个民进会员,民进人,要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我们知道民进老一辈的创始人以教育人,以书教人,致力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与光大。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民进更应该把中国制度,中国发展状况,大政方针,用国外友人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民进这个渠道,努力构筑崇德向善、活力迸发、繁荣多彩、文明和谐的道德文化高地,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东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自己说好不算好,大家说好才算好。所以,民进一定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的改革发展鼓与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民进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担当。

  (作者为民进山东省社科院支部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网主编)

作者:王承山     责任编辑:张禹